金陵刻经处与近代佛教教育吕建福 传统佛教之培育僧材、续佛慧命,主要靠早期寺院的译经讲学及唐以后建立的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最早虽由禅宗大德所创,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
牛在何处──第二届两岸禅学会议感想※ 作者: 吕建福教授-青海省社科院宗教学副研究员 一、组织周密 以“念佛与禅”为主题的第二届两岸禅学研讨会,是这次整个参访交流活动的中...
杨仁山与金陵刻经处吕建福 一、杨仁山与金陵刻经处的创立 杨仁山,名文会,生于1837年,安徽石埭人。十岁受读,十四岁能文,聪明颖悟,性格豪爽,喜读奇书,知识广博,“凡音韵历算、天文...
廿一世纪佛教的希望──参访台湾佛教有感吕建福教授 世纪之末的金色十月,应台湾慈光禅学研究所所长惠空法师的邀请,赴台参加第二届两岸禅学研讨会暨第三届两岸僧伽教育交流访问活...
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及其重要概念吕建福 本文针对学术界对密教哲学的不同认识,尤其以「六大缘起」作为整个密教哲学的核心概念,提出密教哲学主要是讨论菩提心的问题。菩提心是密教...
实践与解说——吕建福先生佛学笔谈录问:年前南京“金陵刻经处”出版过一本名为《闻思》的纪念文集,先生曾发表了一篇专题论文,关涉的课题是在近代中国佛教思想方面;此外,也在北京的《...
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圆瑛法师之《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吕建福 半个世纪注解《楞严》 圆瑛法师一生着述宏富,有《圆瑛法汇》行世。其中堪称巨着而令法师最费心力者,当数《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