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出土的《金刚经》达数千号,有的经文上还有题记。过去对此类经典的整理不多,一些题记也末引起重视。本文对现藏国内外的敦煌《金刚经》及其注疏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佛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方广锠 《新华文摘》 2003年第11期 佛教扎根于中国社会,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佛教研究始终为人们所重视。但科学意义上...
定位与坐标——《中国佛教文化大观》跋一方广锠 最近应邀到日本从事半年合作研究,适逢中国佛教协会与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京都举行,遂往参加...
敦煌本《坛经》首章校释疏义【内容提要】敦煌本《坛经》被发现后,引起学术界、佛教界持久的兴趣,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共发表有关它的录校本近三十种。但是,诸录校本都还不...
敦煌《坛经》新出残片跋方广锠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坛经》是禅宗的基本经典,是中国人所撰且获得“经”之权威的唯一佛典。这一情况,足以奠定《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然...
敦煌遗书中的《维摩诘所说经》及其注疏[兰州]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145-151页--------------------------------------------------------------------------------一《维摩诘所说经》,又名《维摩经》《维摩诘经》、《...
杨文会的编藏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方广锠 中华佛学学报 第13期 卷上?中文篇(2000.05) 页179-205 -------------------------------------------------------------------------------...
智升与他的《开元录》方广锠 《开元录》全称《开元释教录》,唐长安西祟福寺沙门智升撰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 《宋高僧传》卷五有智升传,非常简略,除肯定他在佛教文献学方...
略谈《中华大藏经》在汉文大藏经史上的地位方广锠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上编,以下简称《中华藏》),1982年在当时的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支持下立项起步,由任继愈先生主持,组成...
略谈汉文大藏经的编藏理路及其演变方广锠 本文对汉文大藏经从古到今的编藏理路作了简单的梳理,指出古代编藏主要出于宗教目的。日本《大正藏》的编纂,体现了大藏经从宗教性向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