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举常常看回自己的内心,你就会知道要如何与人相处。当你能做到自己的出现就能让别人受益时,你就算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人。 要达到这点,基本上你就要懂得如何去帮助别人,而不是去给...
是诸佛教佛陀教导我们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为什么他会如此说呢? 因为我们很容易受到自己的情绪和心念影响,只要它们一动,我们就会立刻反应,不是掉进自己的情绪中,就是...
智慧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正确的知识”与“正确的经验”的累积。此中可分为二,一是世间智慧,另一则是为出世间智慧。...
智者...
因果业力不可思议曾经有人问我,当一个母亲很生气的骂儿子,要他去死;如果他儿子真的去死,身为母亲的是否已犯了杀戒。也许你会说不犯,因为母亲并没有生起杀心,但是,事实上母亲已经犯了...
因果与轮回众生有生、老、病、死,死后又会再转世,这就是每个佛教徒一定要深信的。...
有些不懂得佛法的人以为证悟了空性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其实是错的,佛教是很重视因果业力的,就算你证悟了,过去的所作所为都还是必须要去偿还。所以因果和业力是很可怕的。...
受果报既然来到乌敏岛,你就应该把外面世界所有的念都丢掉,如果你禁不止而动那一方的念,就表示你对这念已经在执著。 我说过,执著表现在念的延续,接着便是冲动,冲动就会想去亲近,亲...
刀锋上的蜜...
当你拉回眼前时,外界的是非对错,都和你无有关系,你祇要去注意你是否起着正确的心念。 打个比喻:时间到了,该是煮饭的时候,那你问自己:固定你自己要去煮饭的吗?答案是:不是,是大...
客尘烦恼阿若乔陈如尊者在楞严经中说出他对“不动的心”的体会。...
怕什么?在我们之中,有的很怕老鼠、蟑螂,有的不喜欢蚊子、苍蝇。要知道一个修行人如果有一分的不喜欢、一分的怕,就是有了一分的障碍,这也令到内心不能开阔的原因。 你不喜欢蚊子、...
妄念...
断惑见真有些人以为学佛、修行就是要去学习很多“修法”。 而出了这种种的“修法”之外,他是不理会自己的习气的。 他也不知道修学这些“修法”主要是要去对治内心中的习气和...
放生有一次,师父遇到一班相熟的渔夫在捕虾。 当时,师父见到网中除了十多只虾之外还有一条鱼,于是便要求他们把鱼放掉。看在师父的脸上,那鱼总算重归大海。 想想看,如果当时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