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上)释厚观 (2008年7月,美国佛法度假讲座之讲义) 一、禅定之异名1 (一)禅(梵:dhyāna,巴:jhāna),动词语根dhyai(思虑):汉译静虑2、思惟修、弃恶、功德丛林……。...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六、修定与生天 (一)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32~p.33: 由于修习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脱的差别。依佛法的因果法则,修得某种定,如不能依之发慧...
中阿含经卷第一东晋的孝武帝及要帝之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译了于东亭寺,为罽宾(迦湿弥罗)三藏法师瞿昙僧伽提婆(众天)译。道祖笔受(笔录)。中阿含七法品第一:(有十经)初一日诵(...
中阿含经卷第二六、善人往经第六(初一日诵)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七善人所往至之处,以及无余涅槃。结集者的我们所听过的就是如是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化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八、师子经第八(初一日诵)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尼干子的弟子师子大臣说自己所主张的八种法:(1)不可作(身口意的恶行)。(2)可作(身口意的妙行-善行)。(3)断灭(恶行)。(4)可憎...
中阿含经卷第九三十六、地动经第五(初一日诵)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在跋耆国时,有大地震,就说大地震动的三种因缘:(1)空中大风起,风起则水扰,水扰则地动。(2)有神足通的比丘,和护比丘之天,于...
中阿含经卷第十习相应品第五:(有十六经)(初一日诵)何义不思念惭二戒敬各二及本际二食尽智说涅槃弥酰即为比丘说(何义经、不思经、念经,惭(愧)为二经。戒经和(恭)敬经都各有二经,以及本际...
中阿含经卷第十一中阿含王相应品第六:(有七经,王相应品本有十四经,分后七经为第二诵。)七宝相四洲牛粪摩竭王鞞婆丽陵者天使最在后(七宝经、三十二相经、四洲经、牛粪喻经、摩竭王〔频...
中阿含经卷第十二六十三、鞞婆陵耆经第六(初一日诵)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阿难谈说昔日在迦叶佛座下,发心修行之事。往昔之时,佛陀为大长者之子,名叫优多罗摩纳,他有一善友,名叫难提波罗...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王相应品第一:(有七经,第二日诵。通名小土城,有四品半,合有五十二经)乌鸟喻说本天林善见三十喻转轮蜱肆最在后(乌鸟喻经、说本经、天林经、大善见王经、三十喻经、转...
中阿含经卷第十四六十七、大天捺林经第三(第二小土城诵)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在弥萨罗的大天捺林中,为阿难说佛的本生谭。佛昔日经八万四千代为转轮王,都因见头生白自发而出家,而学仙人修...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六十九、三十喻经第五(第二小土城诵)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在布萨之日,曾经观察诸比丘众之静坐时,都寂然无声,因此。乃非常的欢喜而安慰。佛陀于是,乃说国王及大臣具有的...
中阿含经卷第十六七十一、蜱肆经第七(第二小土城诵)大意:本经叙述鸠摩罗迦叶答蜱肆王所问,为有关于有后世与否的问题。王虽一一举出反证,但迦叶乃巧妙的举喻以服他,王虽服他之说,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