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22-11-03 06:01:09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专项练习及答案1.(2013·江西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1.(2013·江西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考查形象)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2)(考查思想内容)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2013·鹰潭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青玉 案

贺 铸①

凌波②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③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 ①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 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

(1)(考查思想感情)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4分)

3.(2013·威海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4分)

(2) (考查思想感情) 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4.(2013·萍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①

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④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⑤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⑥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①俞紫芝:宋代诗人,笃信佛教。②桡,船桨,指代船。③赊,语助词。④翡翠,翡翠鸟。⑤别业,原意为别墅,此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旆,旗。

(1)(考查形象、思想感情)诗歌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2)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 拨不断·大鱼

王和卿

胜神鳌[注],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注] 神鳌:《列子·汤问》中说,上古时东海有蓬莱等五座仙山,随波上下往还不定。天帝恐怕它们消失,命十五只巨鳌牢牢顶住。鳌指海里的大龟。

(1)(考查形象)这首元曲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

(2)请说说本首元曲是如何将夸张和衬托结合在一起的。(4分)

6.(2013·临川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考查形象) 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4分)

(2))(考查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处士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食 笋

曾 几①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②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③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注] ①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学识渊博,勤于政事。②戢戢(jí jí):牛羊角的样子。③下番:下一轮。

(1)(考查形象)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考查思想感情) 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8.(2013·吉安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饮 酒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注]尘羁。

[注] 绁:束缚。

(1)(考查形象) 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概括“青松”的特点。(4分)

(2)(考查表达技巧) 从整体上看,诗人运用哪些方式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七)①

姜 夔

笠泽②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③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 ①姜夔于绍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处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家,途中写下了十首七绝。此为第七首,描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②笠泽:指太湖。③长桥:指垂虹桥,北宋时建,在今江苏吴江市。

(1)(考查形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一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4分)

(2)(考查观点态度) 有人说“雁影”是作者的化身,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作简要说明。(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杂诗二首(其二)

曹 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①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②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③。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注] ①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

②飘风:暴起的风。③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吴本是秦会稽郡,后汉时分为吴和会稽两郡。

(1)(考查形象) 诗人开篇两句中塑造“浮云”这一意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

(2)(考查思想感情)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1)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2)“假寐”更好。“假寐”,即坐着打盹儿,表明诗人旅途劳顿,要睡又因心绪不宁,只得“假寐”,同时由本句的“坐”到第四句的“卧”,层次清楚。而“不寐”则与第四句“卧听”重复。(说“不寐”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1)词中明写相思之情,实则借怀思美人抒发自己的苦闷闲愁和迷惘心境。 (“相思”“苦闷闲愁”各2分,不结合诗句作答各扣1分)

(2)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新颖别致,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修辞1分,作用1分) 这三句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作者借“烟草”“风絮”“梅雨”等意象寄托自己的“闲愁”之多之重之广。(手法1分,分析1分)

3.(1)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清爽感; (2分)诗人的情绪也从离愁别苦中陡转过来,胸襟也因之开阔起来。 (2分)

(2)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2分)委婉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2分)

4.(1)诗歌描写出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船泊烟岸、鸟闲云淡、屋迷旗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2分)从而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2分)

(2)①远近结合。(1分)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云淡淡、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1分)②动静结合,化动为静。(1分)溪云、酒旗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翠鸟、白鹭本为动景,动物不动,从而静物更静,闲适之情荡漾其间。(1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5.(1)这首元曲塑造了一个翻江倒海、气度不凡的硕大无比的大鱼的形象。(2分)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是以此自比,来抒写自己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2分)

(2)能够顶住蓬莱等五座仙山的大龟已经够大了,可作者却用“胜”字说这条大鱼比大龟还要了不得,用“轻”字说背着蓬莱岛对它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用“恨”字说它想在东洋翻个身都困难,以此衬托出大鱼之大。(4分)

6.(1)两联远近角度不同。二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三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扣住远景、近景,得2分)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阔大深远的特点。(2分)

(2)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生活,表现作者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景慕的感情。(扣住古朴、高洁得2分,扣住无限景慕得2分,共4分)

7.(1)颔联写春夏之交,在风雷雾雨之后,新笋破土而出,如龙蛇戢戢而动,如虎豹初露斑纹。(2分)诗人用比喻将雨后春笋写得有声有色,动态十足,表现了对它的热爱,也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2分)(意思对即可)

(2)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曲折复杂的心理:第三联写只要竹林常发出新笋,就无虑顿顿吃素,每食无鱼;第四联则写不要把竹笋全吃了,应该留下一些,让它生长成竹,因为我们还要靠它障日遮风。(3分)表达了诗人对竹的热爱和赞美之情。(1分)(如果答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希望后继有人济世救民”也可。意思对即可)

8.(1)①青松不屈服于逆境,生命力顽强;②在凝霜之中,青松卓然独立,不畏严寒;③青松外形伟岸挺拔,与众不同,比成片的树林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答出两点即可,4分)

(2)前六句诗人托物言志,将感情寄寓在青松之中,表达出自己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2分)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2分)

9.(1)本诗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空蒙淡远的冬夜行舟图。(2分)这一画面是由太湖、长桥、远山、云雾、雁影、小舟等景物组成的。(2分)

(2)同意。(1分)①茫茫太湖上的一点雁影与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情正好契合,这里的孤雁也就成了作者的化身(1分)。②作者把自己比作孤雁,(1分)表达了其淡泊、清冷、落寞的心境。(1分)

10.(1)“浮云”喻身不由己、无所依靠,诗人塑造这一意象一方面暗示了游子的孤独无依,(2分)另一方面为下文的“东南行”埋下伏笔。(2分)

(2)①采用象征的手法,用浮云来象征游子;②诗歌前六句借“浮云”写出了游子的遭遇,表达了游子生不逢时、遭遇乱世、漂泊不定的凄苦之情;七八两句抒发了思乡但无法归家的抑郁、痛苦之情。(手法及象征意义各占1分,情感表达前六句分析与最后两句分析各占1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价廉物美 价廉物美

价廉物美成语名称价廉物美成语拼音jià lián wù měi成...

仰拾俯取 仰拾俯取

仰拾俯取成语名称仰拾俯取成语拼音yǎng shí fǔ qǔ成...

仰首伸眉 仰首伸眉

仰首伸眉成语名称仰首伸眉成语拼音yǎng shǒu shēn mé...

1997年9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8日出...

1998年10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8年10月16日...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