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西游记》中的教育思想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22-10-16 09:07:30
《西游记》中的教育思想《西游记》中的教育思想 孙宏宇 内容提要 《西游记》是一部以唐僧取经故事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它以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为线索,描写
《西游记》中的教育思想 《西游记》中的教育思想

孙宏宇

内容提要 《西游记》是一部以唐僧取经故事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它以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为线索,描写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取经的故事,其中包含着厚重的教育寓意。本文论述了小说中的教育思想,总结了小说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西游记;教育思想;德育

《西游记》是一部具有神话、童话性质特点的小说,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的作品,它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它是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熟悉喜爱的古典文学作品。

《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师徒合作、团结,历经磨难终于修成正果结束全书。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着师、徒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通过师之教育使徒弟终有所成。所以,它又是一部关于教育的小说,其中蕴含着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第二回,孙悟空师从须菩提祖师,与众徒弟一样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不觉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由此被祖师发现,之后孙悟空又打破盘中之迷,到三更时候前往学艺。祖师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迷也?”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悦。既识盘中暗迷,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你长生妙道也。”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孙悟空学习腾云之法时,祖师道:“凡诸仙腾云,皆跌足而起,你却不是这般,我才见你去,连扯方才跳上,我今只就你这个势,传你个‘筋斗云’罢!”

须菩提祖师就是根据孙悟空的特点,将技艺传授于他,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二、主动学习

在教育教学中,要求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主动学习思想在第二回悟空学艺体现最好。

孙悟空学艺,他的学习目的明确,就是要学习长生之术,在须菩提祖师询问其要学习的技艺时,他均表明:“可得长生否?”这说明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学习目的,这也是他学习主动性的动力,待到学艺之时,他即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学习变化之术时,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

”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遂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甚么妙法。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学习腾云之法时,悟空道:“这个却难!却难!”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启道:“师父,为人须为彻,索性舍个大慈悲,将此腾云之法,一发传与我罢,决不敢忘恩。”待传授之后,师徒们天昏各归洞府。这一夜,悟空即运神炼法,会了筋斗云。

孙悟空学艺,表现出其学习目的明确,积极主动学习的进取精神,他深得师父喜爱,使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业有成,师父教有所获,须菩提祖师不仅得了高徒,还创新性地研究出“筋斗云”,从而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境界。

三、理论联系实际

孙悟空学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师徒相互配合的理想境界,在他学业有所成之后,即展开了运用所学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精彩篇章。

第二回,孙悟空回至花果山,前往水脏洞,与魔王交手一节:那魔王被悟空掏短胁,撞丫裆,几下筋节,把他打重了,他闪过,拿起那板大的钢刀,望悟空劈头就砍,悟空急撤身,他砍了一个空,悟空见他凶猛,即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望空喷去,叫一声“变!”即变做三、二百个小猴,周围攒簇。……最终被悟空夺得他的刀来,分开小猴,照顶门一下,砍为两段。

第三回,孙悟空前往东海龙宫索要兵器: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扑的钻入水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猴王被带入“幽冥界”后,那猴王恼起性来,耳朵中掣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略举手,把两个勾死人打为肉酱,自解其索,丢开手,轮着棒,打入城中,然后勾了生死薄。玉帝闻知,最终决定着太白金星招安。美猴王听得招安之事大喜,道:“我这两日,正思量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

第四至第七回都是孙悟空运用所学本领大闹天宫的精彩部分,他在这一实际应用过程中,使自已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已对所学本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他更加机智灵活的运用所学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同时也为以后西天取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说从开篇至孙悟空被压于五行山下,深刻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学业有成之后,是为了实践运用,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从而使知识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从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来看,孙悟空的确是一名难得的高材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成语名称任人唯亲成语拼音rèn rén wéi qīn成...

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成语名称任其自然成语拼音rèn qí zì rán成...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成语名称仰面朝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cháo ti...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成语名称仰面唾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tuò tiā...

任其自流 任其自流

任其自流成语名称任其自流成语拼音rèn qí zì liú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