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六度”达涅磐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30 09:45:33
大乘佛教认为,众生沉溺在苦海之中,不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涅磐彼岸,个人也不能真正解脱而成佛。因此,大乘佛教发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誓愿。向众生指出了灭除“无明”,超越尘寰苦海的六种方法和途径,即以戒、定、慧三学为主要内容的“八度”。其具体内容是:

  大乘佛教认为,众生沉溺在苦海之中,不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涅磐彼岸,个人也不能真正解脱而成佛。因此,大乘佛教发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誓愿。向众生指出了灭除“无明”,超越尘寰苦海的六种方法和途径,即以戒、定、慧三学为主要内容的“八度”。其具体内容是:

\

  布施度;指用自己的财力、体力、智力去济助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是为他人造福成智,也使自已积累功德,以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小乘佛教也讲布施,其目的在于破除个人的吝啬和贪心,灭尽“贫、目真、痴”,免除来世的贫困,即从个人利益和解脱着手。大乘佛法则强调大慈大悲,超度一切有情之众生,所以布施对象大大超出人类范围,推恩及于飞禽走兽,花鸟虫色。   持戒度:持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尤其强调“杀戒”,保护众生。大乘佛教主张放松对信徒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约束,对于违反戒规的行为,也采取一些比较宽容的处置方法。   忍辱度:忠于信仰,安于苦难和耻辱。大乘佛教宣传忍“受不可忍之事,认为这是万福之源。它要求信徒宁愿忍受”汤火之酷,俎醢之患“,也决不作危害众生的事。” 精进度: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喜济众难,普渡众生的修行过程中,努力不懈,决不退却。   禅定度,是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强调参悟“实相禅”,主张把禅法与空观联系起来,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实相禅是把禅法作为悟证大乘般苦空观理论的方法。   智慧度:惹是荒女的意译,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从而取得正确认识的精神作用。此处指修持者断除烦恼、灭绝“无明”,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佛教通常把智慧分为三种:(1)闻所成慧,指听闻佛法,学习王明(一声明,声韵学和语文学;二二巧明,工艺、技术、历算之学;三医方明,医药学,四因明,逻辑学,认识论;五内明,佛学),即从王明中获得智慧。(2)思所成慧,依前闻所得慧而进行深思熟虑,融会贯通,得于自已思索而成为智慧。(3)修所成慧。由闻和思所得为智慧,修习禅定,由定发慧生明,证悟人生和宇宙的真实,是得于证悟的智慧,这一智慧,要求修行者运用般若“缘起性空”的中观理论去观察、洞悉一切现象的实相,证悟万物性空的真理,破除我、法二执;持守中道,断除烦恼,灭尽无明,脱离苦海,到达涅樊成佛的境界。这就是大乘般若圣智,是大乘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本书研讨的重点点对象和阐述的主要内容。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古诗原文[挑错/...

仪表堂堂 仪表堂堂

仪表堂堂成语名称仪表堂堂成语拼音yí biǎo táng tán...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成语名称仰取俯拾成语拼音yǎng qǔ fǔ shí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