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建立正确的出家观念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1-15 09:32:51
宗教都是出世的

  宗教都是出世的

\

  我们知道,佛教属于舶来品,汉唐之间,由印度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至韩、日、台湾等地区。因佛教的传入,而有「出家」的行为。对国人来说,「出家」同样也是舶来品,因佛教的传入而有。  自古以来,宗教一直都与人民生活紧密结合著,每个国家、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宗教。稍有知识层次的宗教,其神职人员似乎都是出家的--没有婚嫁、无儿女家庭,将本身完全贡献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从事宗教的修练或弘扬。  因此,我们可以说,宗教的本质都是出世的--要出离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间,求生到较好的天国、或宗教中理想国度。例如:耶教、回教等一般宗教的求生天堂,佛教的求生他方净土或自心净土。  出世不一定出家  但是,虽然所有宗教的本质都是出世的,则不一定是「出家」的。例如:天主教虽有「出家」的神职人员,但其宗教理念并不导向出家,就算后世上升到上帝的天国,信徒仍然是可以有家庭的;回教亦然,回教主张一夫多妻制,自然不可能有出家的理念。所以西方的宗教,虽有出世却并不出家。既有出世又有出家理念的,似乎只有传自印度的印度系宗教了。印度本有宗教,叫做「婆罗门教」,属于印度各民族中的最大民族--婆罗门族所信奉。婆罗门教的宗教理念,便是出世又出家。「出世」是因为印度的生存环境恶劣--炙热贫穷等,导致人们产生出离人间的念头;「出家」是婆罗门教认为,要出离世间,下辈子不再来出生为人,必须出家去修练,才有可能。  所以,古代婆罗门族的男人,少年期间,就要出家去修学婆罗门教法。但由于婆罗门族是天生的宗教民族,男人具有弘传婆罗门教法的责任,也兼具传宗接代的大任。于是,自少年即出家的婆罗门男子,到了二、三十岁的壮年时期,每人都要还俗去结婚生子;同时,担任婆罗门教的神职人员,从事宗教工作。然后,到了晚年,儿女长大了,已无家庭之累,便再次出家去修练。此次出家,直到老死,都不再回家了。这是印度本有宗教--婆罗门教的出家制度。佛教的出家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历史最悠久,影响印度文化最大;后来产生的各种宗教,如佛教、锡克教,虽因不满意于婆罗门教的理念或修练,而自成一教,但无不多少受到婆罗门教的影响。例如:同样都有出世的理念、同样都有出家的行为,只是用于达成出世的修法不同而已。以佛教来说,教主释迦牟尼可以说是印度宗教的改革者,但当婆罗门教徒批评他时,他则说:我是真婆罗门。可见佛陀虽然不认同当时的婆罗门教,但他还是肯定婆罗门教的追求出世、修清净行的。所以,佛教中的一些宗教名词,像轮回、业报、涅盘等,都延续自婆罗门教,只是内容有别于婆罗门教。而婆罗门教的出家修行,佛教同样接受了下来,强调出家修行胜于在家修行。但同样的,佛教的出家,亦有别于婆罗门教的出家。  佛教的出家是不分种族、不必再还俗的。  前面谈到,古代婆罗门族由于是天生的宗教民族,所以凡是男人,少年时期就需出家修学,而印度的其他民族就不必出家,也不可能在婆罗门教中出家。  但由于婆罗门民族是世袭的神职人员,男人于少年出家后,又必须于壮年时还俗结婚生子,以延续婆罗门的种族,然后老年再行出家修行。这在佛教是不同的。  佛教否定了婆罗门教的四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族制度,不认同种族的贵贱之说。所以,任何种族的人都可以出家,做到了宗教修行的平等;同时,出家是志愿的,不像婆罗门硬性规定种族的男人都需出家,自然也就没有出家必须再还俗结婚生子的事,因而提升了出家的实质。  另外,与当时印度婆罗门教或其他宗教不同的是:佛教允许女人出家。这在重男轻女的古代社会,无疑是破天荒的大事!虽然,佛教对女人的出家,有很严格的设限,如要求出家女人执行「八敬法」,同意男人出家后还俗,再出家可经七次,女人却在出家,经还俗后,就不可再出家了。出家,对女人依然不公平。  但是,当今的女权主义者,应多体会佛陀当时的处境,在女人被认为低贱,没有任何宗教允许女人出家的古代社会中佛陀让女人出家,已经是非常伟大的事了。而且,因女人的被允许出家,也对佛教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佛法提前灭亡了五百年。当然,这都已成过眼云烟了。  不同的出家观念  同样在一个国度里,会因修行者的宗教体验不同,而个别成立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宗教作为;同样是一个宗教,也因为流传于不同的国家社会,受到不同的文化影响,而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作法。  以出家来说,泰国佛教徒的出家观念,和中国佛教徒的出家观念,就大为不同。佛教在泰国成为国教,古来泰国人民以能出家为荣,凡是男人,一生中都将出家一次,连国王亦不例外。当家中有人要出家时,家人无不欢喜非常,护送前往佛寺出家。出家后,少数长久出家,多数人于几月后便还俗。还俗后,则身份提升,被认为已长大,可以当兵服役,被认为已成人了。  但在我国,情况可不一样了。「出家」受到社会人士的排斥,「还俗」则受到佛教人士的蔑视「出家」之士在我国似乎两面不是人!  何以同样是佛教的出家?受到的对待会如此天壤之别呢?自然是因为国俗民情不同,文化观念差异,对「出家」认知不一所致了。  儒家文化与佛教  我国文化古来以儒家为正统,直到二十世纪,儒家正统才渐次消减,但许多儒家的观念仍然深深影响著国人。  儒家文化讲究人伦礼义,注重的是人生现实面的问题。如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应该有怎样的礼仪、并提出「孝」为人的根本,人若对父母不孝,则无以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生死方面,认为生比死重要,子日:「未知生,焉知死。」宗教方面,过于玄虚,非人类知识所知,不可迷信,子日:「敬鬼神而远之」。所以,孔子生前不语怪力乱神。  环顾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是个很特殊的,当各国仍停留在宗教文化的时候,中国己经发展出以「人」为本的文化,不迷信神权,这是很难得的。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养成了知识份子的务实,但以「孝」为主的人伦文化,则对佛教在国内的弘扬,造成了不少的伤害,出家被斥为无父无君,儒学之士,标榜「僧道无缘」。历代朝廷,凡是儒家之士受到重用,佛教多少会受到教难,信仰宗教之人,会被视为异端,日子实在不好过。  其实,只要认真检视佛教,会发现佛教的理论与儒家文化有其相同的地方。在世上所有宗教中,佛教是最没有迷信色彩的宗教。不迷信神造万物、不迷信上帝是人类的主宰者,讲究的是在内心的宁静下,透过观察、观照、思维、分析,明了「法」的来源去脉,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从而彻悟实相,解除生命的迷惑,获得安心自在。其中,完全是人本的,毫无「神」的色彩。  但凡夫总是主观、偏执的,知识份子尤甚。  人总是需要宗教信仰,藉著宗教的力量来填充、慰藉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迷惑。所以,以人为本的儒家文化,虽然切合实际,并不能满足国人的内心需求,因此,外来的佛教、本土的道教,在国内都有许多的信徒。  然而,由于本土文化,重生不重死、百善孝为大的影响,对佛教教理与修行,在接受上似乎有些消化不良;尤其对辞亲割爱的出家,大多难以接受!毕竟,「出家」传自于印度,中国并无「出家」的概念行为,道家虽有「出世」的思想与行为,但和佛教的出家是不大一样的。  于是,国人对出家的看法,已偏离了佛教的观念。国人把出家看得很严重,几近生离死别;对出家者的还俗,也深不以为然。这种观念对吗?有必要加以□清,以免误人误已!  正确的出家观念  国人会把出家看得那么严重,多少受了一些道听途说的影响。世人常把一个人的出家,认为是受到重大打击,或受了什么挫折,如失恋、事业失败、作恶多端悔改,然后才会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晨钟暮鼓了此残生。想来多凄凉。历史小说,近代的电视、电影,都有这些剧情。  我们不否认,确有人因此而出家修行,毕竟人事上的打击、挫折,也是让人认知人生是苦的事实,从而产生脱苦、离苦的意念行为,不再贪恋短暂的世间物,步上出家修行之途。但比例上来说,因此而来出家的,实在并不多。出家如果是一时冲动的产物,佛教实在不可能流传了二千五百多年,还绵绵不绝的扩散到全世界去。  所以,信仰佛教而出家者,大多对佛教教理与修行有所认识,绝非一时冲动或盲目。出家不是要逃避现实,而是要面对现实,解决人生最现实的问题:生、老、病、死之苦,消除生命的无明,提升人生的境界。出家并非消极,而是对人生,对生命的一种积极面对。  国人不知,把出家看作消极的逃避者,对出家抱持著蔑视的心态;反之把出家看作积极者,则又把出家看得太严重了,总是对有意出家者,再三询问:要考虑清楚,既要出家修行、成佛作祖,就不要半途而废。彷佛出家就是参加了敢死队,只可以勇往直前,誓死前进,就算会粉身碎骨,亦不可以回头。  因此,国人对出家又还俗者,大多抱著不以为然的态度,不仅非佛教徒如此,不少佛教徒亦是如此。认为既然出家了,就该有始有终,岂可意志不坚、半途而废?对出家人的要求真是严格的很。我们同意出家不可儿戏,古德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帝王可为。但认为出家就不该还俗,毕竟有违佛制。佛陀并没有规定出家之后就不可以还俗,无论男女,出家后都可以再还俗;相反的,正因为出家不易,佛陀尚允许男众出家七次,还俗七次。对男众的出家,佛陀真是大慈大悲、广开方便之门了。  为什么佛陀要如此慈悲、方便呢?相信是看在出家修行的不容易上。  「出家」为什么不容易呢?出家必须离开世俗种种、断绝男女欲爱、饮食淡泊,所谓三衣一钵,乞食而活。这是佛世印度出家人的物质生活。这种只求温饱、毫无享受的出家生活,岂人人都能接受?所以,出家者必须是基于追求生命解脱,重精神甚于物质,才有可能长久出家修行。  但是,人心是无常的,坚强的意志亦可能随著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万一某种因素使得出家者觉得不适合再过出家生活,那怎么办?因此,必须同意他(她)可以还俗。可是,还俗一段时间之后,他又觉得还是出家修行有意义,想要出家呢?还是可以让他出家,这才是佛教正确的出家观念。  这并非把出家当儿戏,而是不得不有的方便。试想,如果规定出家就不可还俗,那么,当有人出家后,因某种因素,想脱离出家身份,欲又不可还俗,要还俗只能偷偷摸摸,被人知道了,便受人耻笑。这未免太不慈悲、太不人道了?佛教讲究慈悲,不会有这种作法的。  还俗的原因  当然,出家之人想要还俗,可能有多种因素,其中之一可能是道心退失。因此,还俗确是有违初心的。  但是,这又何妨呢?人生是一种磨练,成功、失败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经由不断的磨练,而能对人生、对生命有所领悟,从而增长智慧、断除烦恼,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圆满对生命的探索,而能止于至善,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不少的成功,也会经历不少的失败。什么时候会成功,什么时候会失败,也非自己所能掌握。成功了,不必骄傲;失败了,也不必气馁。没有人能常保成功,也没有人能永远失败。成功、失败都是人生必须的历练。  以此观点来看出家还俗,就不会觉得什么。就算还俗者是因道心退失,也不会加以耻笑,反而要赞叹他有过出家的历练,在生命的体认上,多少比自己要深刻;在人生的旅程上,也丰富了许多。  同样的,当我们以此观点,来看出家时,也不会把出家看得太严重,对出家过于苛求。不妨把出家看作去体验另一种人生、去经历另一种磨练;出家也不必然就要一辈子,时间的长短,视各人因缘而定。出家是平常的事,还俗也是平常的,出家会受到尊重,还俗之后,也同样受到尊重。这样,不是很好吗?  做父母的,会把女儿出家看得那么严重,多少受了本土文化仇视佛教的影响。由于文化理念的不同,我国便发展出了不同于佛制的出家观念,偏离了佛教正确的出家观念,给佛教出家者带来一些困扰,佛教界实在有必要加以澄清。  幸好,近年来,台湾佛教界常有短期出家法会,让有心体会出家者,在短期内剃头著出家服,期满即还俗。从出家到还俗只有一星期,让人了解到:出家是可以还俗的、出家不必然是一辈子。  这种短期出家的观念,多少已匡正了我国一些偏差的出家观念。如果能推及到所有佛教徒,及社会人士,让国人对佛教徒的出家,都具有正确的观念,那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话说回来,出家绝不可儿戏,依佛陀之意,出家也是终此一生的。佛陀并不像婆罗门教,采取二段式的出家--少年出家,壮年还俗结婚,老年再出家。而是不论从哪一年龄出家,便直至老死。  但是,佛陀慈悲,鉴于出家修行不易,也预留了方便,让出家之后因某种缘由,必须还俗者可以还俗。还俗之后,想再出家者,亦可以再出家。如此,才显得佛法通情达理,令人激赏。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古诗原文[挑错/完...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解...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古诗原文[挑错/...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