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常见佛教名词释疑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1-13 09:32:26
网友:法师你好!为什么说佛也叫二足尊呢?那;行足和;明足是什么意思呢?麻烦法师开示,感恩法师!学诚法师:二足尊,指于人中最尊最贵者,又以二足譬福、慧,佛圆满福慧,故称二足尊。明行足,明,即无上正等正觉;行足,即戒、定、慧等,佛依戒、定、慧而得无上正等正觉,故称明行足。网友:师父,弟子第一次听说;恶取空,请问是什么意思?学诚法师:恶取空,是对空性的谬解、执着,认为一切皆空无所有,便否定因果。此是极大

常见佛教名词释疑

\

网友:法师您好,;佛法僧中的僧具体指什么?仅代表出家人嘛?感恩。

学诚法师:僧为梵语,意译为和合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传统佛教中,指受过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团体而言,现在也包含了沙弥、沙弥尼。广义而言,僧伽包含在家众之佛教教团全体。

网友:请问什么是;无明?

学诚法师:无明是;痴的别称,指不通达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状态。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

网友:法师,何为智慧?

学诚法师:智慧是一种抉择的能力,抉择自己的行为和苦乐。

\

网友:法师你好!为什么说佛也叫二足尊呢?那;行足和;明足是什么意思呢?麻烦法师开示,感恩法师!

学诚法师:二足尊,指于人中最尊最贵者,又以二足譬福、慧,佛圆满福慧,故称二足尊。明行足,明,即无上正等正觉;行足,即戒、定、慧等,佛依戒、定、慧而得无上正等正觉,故称明行足。

网友:师父,弟子第一次听说;恶取空,请问是什么意思?

学诚法师:恶取空,是对空性的谬解、执着,认为一切皆空无所有,便否定因果。此是极大邪见,弘一大师曾说:;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因起有见者,著有而修善业,犹报在人天。若着空见者,拨无因果则直趣泥犁。

网友:顶礼师父!请教师父,攀缘和随缘,在处理具体事情,做选择时有些分不清,有些困难需要特别努力心里会烦恼是在攀缘吗?您认为有判断标准吗?

学诚法师:随缘与攀缘最根本的区别是:是注重因地的努力还是果相的呈现。

网友:阿弥陀佛。请问师父,有相修和无相修的区别是什么?

学诚法师:一者立,一者破。有相修通过建立种种法相,来破除我们对世间虚妄颠倒的认识;无相修通过扫荡一切,来破除我们对一切相的执着。二者有次第之别,若修行人违越次第,尚无基础便直趋无相,由于内心烦恼坚固、无明深重之故,不但不能真正破除执着,反而容易坚固颠倒妄想。

网友:请问愿力是愿景带来的力量的意思吗?我最近时常诵读金刚经,感觉心里能舒服许多!谢谢您!

学诚法师:愿力,是由理想、志愿而激发出的内心力量。一个人的愿力越坚强,战胜困难的力量就越大。

网友:法师,执着即生烦恼,有些事必须要坚持下去,但执着和坚持有什么分别呢?

学诚法师:执着与坚持是两件事。该做的事情、该承担的责任,都应该毫不犹豫的坚持;坚持的同时,心却不能粘在事情上,否则便成为了执着。譬如走路,步步行,步步舍,不舍前一步,就不能迈开后一步,便是既坚持又不执着的好例子。执着便如同泥地行走,粘滞沉重、拖泥带水。

网友:我想今生最好、来生最好,是贪念吗?

学诚法师:人人都有欲望,欲望即是希望,没有希望,生活就失去了动力。佛法不教人;绝欲,而是控制欲望、净化欲望。对于五欲的爱染是贪念,应当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少欲知足,身心才能泰然安乐;对善法的追求要永不知足,愿力无限,生命提升、利益他人的动力才源源不断。

网友:如何正确理解恒顺众生?菩萨讲恒顺众生,可众生却陷在贪嗔痴中,岂不是恒顺了五欲六尘?

学诚法师:恒顺众生,就如同医生根据病人的状况开药一样,各人体质、病症不同,所开的药方也随之不同。与他人相处时,用适合众生根器的方法来度化众生,采用种种善巧方便,最终将其引入佛道。例如对中国人说中文,对美国人说英文。

网友:弟子对;恒顺众生有所困惑,弟子以为对外界的感知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所以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在其世界里,其判断认知都是对的。哪怕在其他人的世界中多么的愚蠢、错误。菩萨恒顺众生,是怕众生生嗔恨心吧?所以暂时的任其错下去,待以后有机会再教化?

学诚法师:恒顺众生,是佛菩萨心怀慈悲,为了利益众生,以智慧观照众生的根器及缘起,而选择适合他的方法教导,并非随顺众生的烦恼、错误。

网友:法身遍一切处,但法身为什么不出现在垢中,垢难道在一切处之外吗?

学诚法师:譬如阳光遍照大地,并无分别障碍,然而盲人却不能看见太阳。

网友:请问;无一物该如何解释,是否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呢?

学诚法师: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智慧与慈悲的圆满。因为智慧,所以没有烦恼;因为慈悲,所以有永远付出的动力。

网友:弟子有时见身边刚入门的同修在佛法上有疑问,便尽己所能的给予帮助。但有些同修说这样不好,度人之前先度己,否则会耽误自己的修行。祈请法师开示,这种所谓的度人之前先度己,会不会与慈悲心相冲突?

学诚法师:;度人先度己是修心原则,时时返观自心,念念不忘宗旨,只有先调伏了自己的烦恼才能去帮助他人;;度己先度人是行事原则,学佛之人要学习佛菩萨,放下自我,广行大悲,在利他中才能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各有针对,不能颠倒理解,否则前者成为自私的借口,后者成为法镜外照的理由,则走到了佛法的反面。

网友:佛度有缘人是什么意思?

学诚法师:佛度有缘人,是对众生而言的,众生与佛的因缘有深有浅;而不是对佛而言的,佛对众生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犹如阳光普照大地,毫无分别,但高山和平原能够接受到阳光照射,有些阴暗的山谷则终年不见阳光。但众生与佛的因缘是可以改变的,就靠自己的发心来改变。

网友:怎么解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学诚法师:;菩提本无树,谓诸法唯心;;明镜亦非台,指心幻无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明诸法缘生,空无自性。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仪静体闲 仪静体闲

仪静体闲成语名称仪静体闲成语拼音yí jìng tǐ xián成...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成语名称仰屋着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成语名称仰事俯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xù成...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成语名称仰息他人成语拼音yǎng xī tā rén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