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1-05 09:30:14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管一个僧人比管一千个兵还难。我以前还不太理解,认为出家人都是修行人,怎么还不好管理呢?现在终于明白了,其实原因就在此处,正因为是;修行人所以不好管理。

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管一个僧人比管一千个兵还难。我以前还不太理解,认为出家人都是修行人,怎么还不好管理呢?现在终于明白了,其实原因就在此处,正因为是;修行人所以不好管理。

\

寺院管理比企业事业部门管理辛苦多了,社会上的人追求名利与财富,对管理者来说相对简单,只要是有一定的企业文化和完善的奖惩制度,就可以轻松管理一个大的单位。而寺院是一个十方共住的场所,对僧人的约束力本来就不强。寺院好像古代驿站一样,缘聚就来,缘散就去,僧人好似行云流水一般。在寺院中的人们不是为了衣食而来,大家追求的是解脱道,解脱道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因为每个人对解脱的理解,以及寻求达到解脱的方法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也就形成八万四千法门。

虽然,佛定戒律祖有清规,对个人学修以及僧团管理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纵观历史,能约束住人的,并不是寺院的规章制度,却是祖师大德的个人魅力所产生的摄受力、凝聚力。当寺院住持没有威望的时候,规章制度再完善,修行人也不会受其支配,因为其德不配位。修行人的不好管,正是洒脱的一种表现,因为他们不被名利所困。

真正的修行人不惧权威,以解脱自在为追求。唐朝的玄觉禅师受玄策禅师指点拜谒六祖惠能大师,问答投契,顿时得悟。印证之后,六祖对其挽留,但玄觉并不因六祖威望而愿意留下。试想如果六祖在世,别说祖师挽留,今人估计赶都赶不走。可玄觉禅师在祖师执意挽留下,勉强留住一宿,时称一宿觉。这个公案记录在《六祖法宝坛经》,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师曰: ;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真正的修行人;无以谗曲以强人意,正直不阿,不拿佛法送人情。用世间的说法,只要不和乎规矩,领导的面子也不给。;宝寿生姜辣万年的典故就说明这个问题。洞山宝寿禅师为人清廉,秉性正直,严持戒律,常修头陀行,穿粪扫衣,他曾到五祖寺参礼戒公和尚,得到戒公的印证,从此声名大振。宝寿禅师在五祖寺管理库房,深爱常住之物,从不以常住之物私送人情,即使是方丈和尚也不例外。一天方丈戒公和尚患了感冒,让侍者到库房找宝寿禅师取一块生姜熬汤治病。宝寿训斥侍者说:;常住公物,哪能私用,要用就拿钱来买。侍者回到丈室,将宝寿的话告诉了戒公。戒公就拿钱让侍者去买,这时,宝寿才将生姜给侍者。通过这件事,戒公和尚对宝寿禅师更加器重。

真正的修行人志向远大,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可以奋不顾身,甚至大悟不拘小节。比如著名的玄奘大师,感慨当时经典不完备,怀着;远绍如来,近光遗教的抱负,决心到印度取经。但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几次三番申请;过所(即通行证),以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根据当时规定,私度边关比私度内地关隘惩罚更重,这些并没有打消玄奘西行求法的念头,他决心寻找机会西行,所以他的这个决定非常危险。终于在他二十七岁的时候,找到机会偷渡成功,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并取得难以磨灭的成就。

莲池大师在《缁门崇行录》讲了许多古圣先贤的典故,值得后人赞叹。其中有一个关于四祖道信大师宁死不起的故事,可以看出修行人的操守。原文是: ;唐四祖道信大师,住黄梅三十余载。贞观中,太宗三诏,令赴京师,并以疾辞。帝敕使者,若更不起,当取其首。师引颈受刃,使以闻,太宗嗟叹,赐珍帛以遂其志。讲的是,唐朝蕲洲双峰山道信禅师,住持黄梅双峰寺三十多年。唐太宗贞观年中,三次下诏,命令他到京师来,一瞻风采,四祖都托病推辞不去。皇帝命令使者,如果再不入京,就要砍四祖的头。四祖伸出脖子等使者来砍,毫无畏惧。使者把这件事回秦皇帝,唐太宗慨叹不已,终于不再为难四祖,并且颁赐名贵的丝绸给他,满足他遁隐山林的志趣。

真正的修行人不仅不畏世间权势,连鬼神都将其约束不住。从前有个祖师叫金碧峰,由于无常到来,小鬼来抓拿他。当时祖师的禅定工夫已经很深,小鬼根本找他不到。土地公看到小鬼可怜,就告诉他说:‘你就敲他的水晶钵盂,你一敲,他就出定,把他抓住。因为这是他最心爱的东西,他什么东西都可放下,就这水晶钵放不下。’于是小鬼就敲他的水晶钵盂,水晶钵一响,金碧峰就出定了。一出定,小鬼把他锁住了。金碧峰说:‘大德呀!我会被你锁住,害就害在这水晶钵盂。它是我的大敌人,我必须把它摔了,再跟你去。’小鬼说:‘好!’小鬼把链子一松,金碧峰用双手举起了钵,用力地摔破了,但同时小鬼也找不到他了。此时金碧峰在空中哈哈大笑,说了一首偈:‘阎王拿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

由以上种种来看,修行人不好管理,就不足为怪了。但僧是和合众,按佛的教导不可能单独居住。那千百年来对于僧团的管理又当如何呢?一方面就是依六和敬,树立共同修学目标,建立共同理想,形成了不同宗派的道场;另一方面我想这就需要住持和执事的威望、智慧、慈悲和耐心了。有了威望就能摄受一部分有缘的人,有了智慧就能教化一部分有缘的人,有了慈悲就能感化一部分有缘的人,有了耐心就能调伏一部分有缘的人。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成语名称仰息他人成语拼音yǎng xī tā rén成...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成语名称仰屋兴嗟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jiē...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成语名称仰屋之勤成语拼音yǎng wū zhī qín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