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如今的修行人最缺的是什么?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27 09:31:07
如今的修行人最缺的不是佛法,而是座上实修。  反躬自省我自己,通过多年的听闻与思维,确实明白了很多佛法的道理,但是有些道理就是做不到;我也见过不少道友,道理都能振振有词地说出一大堆,但就是很少能够真实落实的(这种寻觅他人过失的心,真的不是很好!希望能够尽快做到印光大师所说的“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我们能够将口中所说佛法的道理都彻底做到,那

 如今的修行人最缺的不是佛法,而是座上实修。  反躬自省我自己,通过多年的听闻与思维,确实明白了很多佛法的道理,但是有些道理就是做不到;我也见过不少道友,道理都能振振有词地说出一大堆,但就是很少能够真实落实的(这种寻觅他人过失的心,真的不是很好!希望能够尽快做到印光大师所说的“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我们能够将口中所说佛法的道理都彻底做到,那么我们肯定是圣人了!  一个人明白道理,但实际又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座上实修!  什么是座上实修呢?就是将听闻到的道理,在座上反复思维,然后自己发愿做到,观想自己的心成为那个样子,并持续保持在那种状态不要动摇。  例如,很多人都听说过“发火不好,不发火很好”的道理,但是实际生活当中一遇到不如意的对境还是会发火,事后想想就很后悔,不仅后悔而且懊恼——我以前明明知道“发火不好,不发火很好”的道理的,而且也下过决心遇事不发火的,怎么遇到事情就忘了过去的誓言了呢?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过去确实下过决心不发火,但是由于缺乏“座上实修”的心理训练,自己遇事发火的习气并没有得到有效对治,所以遇事依然会发火。世间的一切无不在落在因果之中,离开因果规律的事情一件也没有,既然自心的发火习气并没有用一种方法去对治,凭什么就遇事不发火了呢?打个比方来说,种在田里的杂草种子,我们在道理上虽然知道这些杂草的种子不好,但是行动上却没有用除草剂去除,或者用一种方法将杂草的种子坏掉,然后就希望这些种子不发芽,这不是太愚蠢了吗?我们必须有一种坏掉这些种子的措施,然后才可以希望这些杂草的种子不发芽。同样的道理,自己心中的种种习气的种子,通过过去的很多事情渐渐培养起来了,现在并没有一种方法去对治它们,有时不但没有对治,反而还给这些习气的种子“添水加肥”,我们怎能希冀这些习气就突然消失呢?  如同仅仅知道“杂草的种子是不好的、是无用的”道理并不能真正去除杂草的种子一样,仅仅知道不发火的道理也不能真正去除发火的习气。我们需要一种发火习气的真实对治法——那就是座上实修。  如何座上实修呢?从形式上来说,座上实修分三个步骤:一是前行,二是正行,三是后行。  前行分两个步骤:一、调整身口意;二、祈祷。  如何调整身口意呢?调身:于舒适坐垫之上身体端正而坐(或以毗卢七法而坐),既不懒散也不紧张,松紧适当;调气:口中缓缓呼出浊气三次,或通过“九节佛风”观想呼出脉内浊气;调意:通过口中念诵皈依词观想皈依境,以及念诵发菩提心文使内心生起慈悲和觉悟之心,而使心意调柔宁静。  如何祈祷呢?需要明白祈祷的对境、内容与方式。  祈祷的对境:一、暂时的对境——在自己头顶上方观想自己最有信心的佛菩萨或者上师,观想清晰之后,向其祈祷;二、究竟的对境——在无思无虑中所体会到的无言的空性,在不离这个空性的境界中祈祷。当然,能将顶上之佛菩萨或上师与究竟之无言空性无二双融作为祈祷之对境为最佳。  祈祷的内容:这一座要修什么就祈祷什么。例如,要去除发火的毛病,就这样祈祷:“祈请佛陀或上师加持我在这一座之上,断除发火的毛病,迅速修成遇事柔和起念、柔和说话、柔和行动的习气!”如果要修慈悲心,就这样祈祷:“祈请佛陀或上师加持在这一座之上,迅速修成慈悲心!”  祈祷的方式:真诚、发自内心,并非仅仅口中不痛不痒地说说而已。祈祷完毕之后,观想顶上佛菩萨或上师化光从梵顶穴融入心间,自己获得了加持,从而具足了所祈祷的功德。然后内心宁静地安住一会,再开始进入正行的观察修与安住修。  正行有两个要素:先思维修(或者说观察修),然后安住修。例如,如果这一座是专门对治发火毛病的,就思维发火的坏处和不合理之处,思维安忍的功德;这样思维之后,内心就会自然生起一种愿望,从今以后不再发火,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发火。这样发起愿望之后,就想像自己遇到各种逆境,内心都能平和、言语也很柔和。这样一边想像自己安忍的样子一边发愿成为那个样子,这是思维修(或者说观察修)。思维修之后,就可以安住修,想像自己的内心具备了安忍的素质,心在不动摇中安住。能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如果起妄念了,就又开始新一轮的思维修与安住修。就这样,不停地在一座之上发愿与想像,并且保持正确的心念安住。到了预定的时间之后,就可以下座了。  结行:下座之前,需要发愿下座之后自己遇事真实做到,并将这一座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也具备这个美德,并愿他们最终离苦得乐。  就这样针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坏毛病一座一座地修。一座、二座、三座,直至上百座、上千座,直到自己座下能够圆满做到为止。  要想断除自己的任何一个过失、培养任何一个美德,无论是慈悲还是空性,也无论是布施还是持戒等美德,在初步听闻、思维之后,都需要用这种座上实修的方法一遍一遍地训练自心。如果内心在座下还不圆满具备这种美德,就说明座上的对治修还不足够,还不能停止这种座上实修,就像病症没有消失之前,不能停止服药一样。  上面所说的这种实修,或者说心理训练,就是我们每个修行人真正最最缺少的!  如果我们花了很多精力,搜集了很多美味的食品放在桌子上,但自己没有去吃,那么身体的饥饿显然是不能去除的。同样的道理,虽然已经听闻并明白了很多佛法的道理,但是还没有趋入这里所说的座上实修,内心仍然会烦恼重重。如果仅仅口中空谈佛理而不实修的话,佛经里面说:“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六祖大师也在《六祖坛经》说:“愚人口说,智者心行。”  愿我与普天下所有的修行人,都能将听闻的每一个大大小小地道理在座上如是实修,最终断除内心的一切过失、圆满具备一切美德!阿弥陀佛!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成语名称仰事俯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xù成...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成语名称仰息他人成语拼音yǎng xī tā rén成...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成语名称仰屋兴嗟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jiē...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