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天下名山僧占多,去寺庙到底游什么?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26 09:31:01
天下名山僧占多,去寺庙到底游什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水平的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佛教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协调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时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寺庙作为中国文化、信仰的载体,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节假日人们总喜欢结伴去寺庙参拜游览:有的人是为了祈福,有的人是为了鉴赏文物古迹,有的人是为

天下名山僧占多,去寺庙到底游什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水平的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佛教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协调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时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寺庙作为中国文化、信仰的载体,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节假日人们总喜欢结伴去寺庙参拜游览:有的人是为了祈福,有的人是为了鉴赏文物古迹,有的人是为了欣赏风景……但这里面也存在很多乱象,比如违反禁忌乱拍照、随意损坏文物古迹、受迷信思想影响盗取寺庙树木等等。

  从旅游的角度来讲,寺庙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1、山林寺庙。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出家人出于清修的需要,往往避开闹市,在山灵水秀之间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修建庙宇,借助水源与树林等自然景观,将寺庙融入大自然当中,成为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佛教四大名山的诸多庙宇就是这类的典型代表。

  2、都市寺庙。寺庙不仅在山林中,繁华的都市中也会隐藏着一份静谧。北京的法源寺、广化寺、广济寺等就是地处北京市中心的庙宇,外面熙攘嘈杂,但是一进入庙宇,瞬间便能感觉到一种幽静。此外,这些寺庙本身也是历史的见证,比如北京法源寺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而下诏所建,当时名为“悯忠寺”,清雍正时期该寺被定为律宗寺庙,更名为“法源寺”。现在的法源寺还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侣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3、近郊寺庙。还有些寺庙是介于都市与山林之间的近郊,它既有都市寺庙与山林寺庙的共同特征,又区别于两者,最典型的就是四川成都的石经寺。石经寺距离成都30公里,全寺依山而建,气势磅礴的七座大殿隐逸与山林之中,自古有“遥望石经半天紫,百道寒泉万木中”的美誉,系川西五大寺庙之一。是座拥有近1800年历史的古刹,还是能海上师于汉地设立的第一座藏密金刚道场。近郊寺庙没有都市的限制,周围环境往往较好,又不远离市区,因此成为人们在周末和短假期的不二选择。

  喜欢远足的就去山林寺庙体味清幽静远,喜欢近便的就去都市寺庙品鉴闹中取静,短期出行就选择近郊寺庙尽享闲适美好。去到寺庙应该看什么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一、去寺庙应该看寺庙的建筑与布局。很多寺庙大殿或者碑刻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文物,即便是新修的寺庙也都是仿古建筑,因此寺庙是保存或者说传承中国古建筑最经典的地方。佛寺的建筑原则与宫殿建筑相仿,只是规模较小,而且在装饰与陈设上具有宗教色彩。有些寺庙前身本就是王府,后来改造而成寺庙,比如北京的雍和宫之前是雍亲王府,这类寺庙往往规格较高。寺庙的布局通常遵循南北中轴线纵深原则:首先是山门,进入山门后的东西两侧是钟、鼓楼,后面延中轴线依次是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本寺主供佛菩萨殿、法堂(讲经说法的地方)、藏经楼等,当然因地形、面积的限制也会有所例外。

  二、去寺庙应该了解寺庙的历史和文化。大多数寺庙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庙中御赐的匾额、碑刻、字画都默默地叙说着过去的兴衰。比如北京法源寺,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而下诏所建,当时名为“悯忠寺”,清雍正时期该寺被定为律宗寺庙,更名为“法源寺”。大雄宝殿正中“法海真源”的匾额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古代寺庙往往是文化的聚集地,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很多高僧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因此吸引诸多文豪、诗人到庙里谈禅论道,他们也多有描写寺庙的诗句传世,特别是佛教兴盛的唐代,名篇佳句不胜枚举。比如常建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不胜枚举。另外,出家人传承至今的法事仪轨本身也是值得研究的活历史,像佛诞日的“浴佛节”、“过堂”等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非常有望获得批准。

  三、去寺庙应该亲近善知识以净心启智。有些人去寺庙烧香祈福,但不解佛教真谛,把佛菩萨当神去拜,以为烧的香越多、越粗、越长越好,甚至很多人热衷于抢“头香”,他们不明白凡事在于一心,只要心诚,三支环保线香即可通达法界;还有些人,受风俗迷信的影响,每逢过年都要从寺庙捡一些“柴”回去,谐音“财”,以为捡回去就可以发财,甚至有时候不惜破坏寺庙的花草古木;也有些人单纯把寺庙当成旅游、休闲的场所,拍照、赏景、喝茶、谈恋爱。以上这些都是非常愚昧的行为,如入宝山空手回。其实寺庙真正的价值在于佛法的净心启智。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去寺庙时都要怀着一颗慈悲善良的心。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从佛法中寻找使我们能够解脱的慧命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在进入寺庙参游的时候务必遵守寺庙的规矩,比如门槛一定不能踩;中间的门不能走(表示谦虚,不贡高我慢),通常是左门进,右门出;进寺参观礼拜或绕塔一定要顺时针右绕;见到出家师父要恭敬礼貌;不要随便对佛像拍照,不大声喧哗等等。最后,祝愿每个去寺庙参访的人都能福慧增长、六时吉祥!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成语名称仰取俯拾成语拼音yǎng qǔ fǔ shí成...

仰屋兴叹 仰屋兴叹

仰屋兴叹成语名称仰屋兴叹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tàn...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成语名称仰事俛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成...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成语名称仰之弥高成语拼音yǎng zhī mí gāo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