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大方等大集经 解题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25 09:35:09
大方等大集经 解题  经名:大方等大集经  着译者:北凉昙无谶等译  资料出处:佛书解题(香光版)  解题:  《大集经》,全名为《大方等大集经》,亦名《合部大方等大集经》,梵Maha^-sam!nipa^ta-su^tra,藏H!dus- pa chan-po,全六十卷,北凉.昙无谶等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大方等为大乘经之通名,即集诸经之汇编之意,本经原本只有昙无谶所译的十二品、三十卷,隋
大方等大集经 解题

  经名:大方等大集经

  着译者:北凉昙无谶等译

  资料出处:佛书解题(香光版)

  解题:

  《大集经》,全名为《大方等大集经》,亦名《合部大方等大集经》,梵Maha^-sam!nipa^ta-su^tra,藏H!dus- pa chan-po,全六十卷,北凉.昙无谶等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大方等为大乘经之通名,即集诸经之汇编之意,本经原本只有昙无谶所译的十二品、三十卷,隋.僧就取《无尽意菩萨经》等五部合入,即今日所见的六十卷。内容主要为般若性空的思想,并叙述了一些本生因缘故事,在中国天台宗著述中,采用此经不少名相和教义。本经另有浓厚的密教思想,集录诸多陀罗尼咒。可见本经是以中观理论基础,并羼入有初期密部的行法。

  本经的地位及特色:

  一、本经的末法思想,影响中国的净土宗、三阶教,乃至日本的毘沙门信仰。

  二、本经记述了魔王、阿修罗等诸天护法的内容,导致出现魔佛一如的思想。

  三、本经记载印度、西域和中国古代医学方面,有关胎儿成长次第的知识(如〈虚空目分?圣目品〉,以十二因缘看待胎儿成长过程)以及天文、地理、历法等方面的学说(如〈宝幢分?三昧神足品〉、〈日藏分?星宿品〉、〈月藏分?星宿摄受品〉等)。

  四、本经可看到地理、天文、习俗等多彩多姿的叙述,为研究印度、中亚、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第一手资料。

  本经共有六十卷十七品组成。各品要义如下:

  璎珞品第一

  佛成正觉十六年,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往古佛本住大塔之中,与六万八千比丘,无量菩萨俱。佛知众大集,堪任受持菩萨法藏,即入佛诸昧,为劝放逸诸菩萨故放光说偈。十方诸菩萨、诸人及非人,四禅天众,一切毕集。佛复放眉间光,入诸菩萨顶。于是诸菩萨,各入三昧,令众得益;乃至召魔王来,令其请转*轮,佛赞其譬如百年闇室,一灯能破。与会中有三十亿那由他百千万亿天人,发无上心。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

  佛知诸菩萨大集欲得诸法实义行无碍法,故放白毫光明遶诸大众七匝已,入陀罗尼自在王菩萨顶;菩萨化大宝盖,以覆如来,说偈赞佛、提出,云何名为菩萨之行?

  以何璎珞庄严菩萨,能令菩萨所行清净?

  云何能坏愚痴诸闇?云何能断疑网之心?

  云何菩萨为诸众生修慈悲心?

  云何菩萨拥护众生?云何菩萨真实能修菩萨之业善业不诲业?

  佛陀一一回答之:

  戒、三昧、智慧、陀罗尼等四种项度一一说明菩萨的修持。

  念光、意光、行光、法光、智光、实光、神通光无碍智光等八光明能坏诸闇净菩萨行。

  坏妄见、坏四倒、破憍慢、坏五盖、拔沉没、断七慢、断恶道、断系缚、断恶友、施智慧、施因缘智、断所见、断三有、坏魔网、示乐因、开涅盘门等十六悲心为诸众生修慈悲心。

  智慧、上解欲、法自在、正命、正见、不放逸、坏粗犷、一切施、净戒、忍、进、定、智、正义、坏世行、断烦恼、除我见、调诸根、坏邪说、知恩、坏增上慢、善口语、知足、恭敬父母师长、修七财、身念处、燃慧灯、出离道、舍左道、舍爱着、信三宝、修六念等修三十二善业坏众生三十二恶业。

  并说明如来十六大悲,非声闻菩萨所及,接着说明明如来三十二业,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诸法神通自在王菩萨发愿待弥勒成佛十六年后,供养彼佛,及贤劫中五百如来守护如是供具及此宝坊令不毁损。并有一神通魔王,发大菩提心,誓不退转。

  接着陀罗尼自在王菩萨答师子幢菩萨,广说八陀罗尼,佛赞之并说夙因。并明慧根与慧业、慧聚菩萨的前生。

  宝女品第三

  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有一宝女,手持白真珠贯,随诚言力,珠贯遍着佛及诸菩萨顶,佛赞叹之。女问实语、法语、义语、毘尼语义,佛具答之,有十千菩萨得无生忍。宝女为舍利弗说三十二菩萨宝心及四无碍智。佛说宝女夙因。并说明十力、无畏、十八不共,皆从菩萨修行所得,接着说明三十二相业因、修行法行、三十二障碍事、三十二速得大乘事。

  不眴菩萨品第四

  东方普贤佛所,不眴菩萨来供养佛,赞叹、问法,佛为说一切法自在三昧。接着不眴菩萨为须菩提说无住义,无生忍义,佛说明不眴菩萨夙因,接着不眴菩萨为须菩提说梵行法。

  海慧菩萨品第五

  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时,大千世界出现瑞相,弥勒问何因缘,佛言:有海慧菩萨,欲来听法故。海慧即问佛净印三昧,佛说远离滓浊,破坏四魔及坚固庄严菩萨四法;佛为舍利弗说师子初产、小火烧薪等喻。接着有修悲梵天请问海慧菩萨:何名佛法?次有功德宝光菩萨问护法义。海慧菩萨复问世尊:何法摄取大乘?菩萨发何等愿?佛具答之。

  无言菩萨品第六

  王舍城师子将军生一子,八岁不言,因名无言,以佛力,同其父母亲属,共到宝坊,现大神通,说偈赞佛。先与舍利弗互相问答正见义。次乃问信、进、念、慧四力,佛具答之。无言次答莲华菩萨倒见如见义及菩萨义。接着于世尊脐中,出一金刚脐菩萨,金刚脐复与无言问答,显发无性、无声、法界无二深义。无言复入金刚三昧,为同来眷属说四十事庄严菩提之心,十法常得亲近诸佛菩萨;父及眷属得益,佛乃付嘱受持。

  不可说菩萨品第七

  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不可说菩萨赞佛,入定,问说大事,佛演说不诳如来之义。次为舍利弗广说譬喻,明声闻与如来,于无差别法界中,而有差别。接着说明三十二业名菩提行。八千菩萨得无生忍,升空说偈,魔王化作比丘而来,令其忏悔,为说十六种法,发菩提心,又说三十二法向菩提心,又请世尊说不可说六波罗密,魔王欢喜,大众发心。

  虚空藏菩萨品第八

  佛在妙宝庄严堂,与比丘六百万,菩萨不可说人俱。时大千世界出瑞相,舍利弗请问因缘,佛言:虚空藏菩萨,欲来至此。菩萨与十二亿众俱来,对如何行六度与虚空等三十二问,佛说明于六度中各有四法成就,又有八法能净。于六念中,详明念佛三身,及念天差别。于陀罗尼中具明三十二修。于二十四辩明二十四种修因,大众获益。佛说明虚空藏菩萨夙因。生疑菩萨请问虚空藏三昧行业;虚空藏菩复请佛说诸菩萨大誓庄严及道庄严。宝德菩萨问虚空藏修出世圣道之义,及入于涅盘、行菩萨行之义,众获益,虚空藏乃推功于佛力。次有光明庄严梵天菩萨集善根资粮及出要智方便,佛广答之;宝手菩萨请问:何谓一切佛法根本?虚空藏答以住菩提心,次以二法摄菩提心,次以四法摄二,八法摄四,十六摄八,三十二摄十六,六十四摄三十二,百二十八摄六十四。波旬化作长者,佛度化之。

  宝幢分第九:共十三品

  魔苦品第一

  叙述初成道时优波提舍及拘律陀遇见马宿比丘闻法见谛,魔不能扰之事。

  往古品第二

  叙述魔众发心问法,佛以四法说明,并明波旬夙因并与受记。

  魔调伏品第三

  魔尽其力,欲害于佛;佛现莲华,说偈远闻,魔被五缚,诈心皈依,七走不脱,至心听法。

  三昧神足品第四

  佛欲入城,诸天竞阻,佛以大声慰之,心游首楞严定,令诸众生各见所事之像。

  相品第五

  佛入种种三昧,劝发波旬生欢喜心,波旬吐恶歔佛,佛变其气成须曼华,徧供十方诸佛,集十方佛及诸菩萨。

  陀罗尼品第六

  东方阿閦、西方无量寿等十方诸佛,同声说大集金刚法心因缘自在陀罗尼,月光童子菩萨亦说神咒,菩提自在梵王,正语梵天,皆现女身说咒。

  护品第七

  善系意菩萨变现八万四千色身,调伏众生,佛与授记。

  授记品第八

  庄严华魔王,誓以女身广度众生,说咒护法。吉意菩萨述其夙因,佛皆与授记。

  悲品第九

  十方诸佛为庄严华及吉意二大菩萨说咒,二人受持。佛复劝波旬发心,波旬不发。

  护法品第十

  佛以正法付嘱国王诸天,各发弘愿。

  四天王护法品第十一

  梵王、帝释,四王、各说一咒。诸魔于佛生信,唯除波旬眷属千人,当来破坏三宝;至法灭时,乃得信心,亦当成佛。次有太白魔天说咒动地,护持佛法。

  旷野鬼品第十二

  五百菩萨,以大愿力,现鬼畜身,调伏鬼畜,说二神咒。

  还本品第十三

  十方诸佛欲还本界,地动、雨花。月香如来答梵天问,成就十法能护正法。

  虚空目分第十:共十二品

  声闻品第一

  诸声闻等犹生大慢,不得四果,佛为宣说杂四真谛。正语天女说咒护法。佛为憍陈如广说法行,明阿那般那,乃至八忍八智、灭后六部差别、奢摩他、毘婆舍那、四念处、三解脱、四禅、四定、及出世定,说是法已,舍利弗目犍连等,皆得四果。

  世间目品第二

  佛放白毫相光,照十方土,人天毕集,频婆娑罗请问十二月相,佛说明之。

  弥勒品第三

  弥勒心念说偈问佛,佛为广说十二因缘,是名净目陀罗尼也。

  四无量心品第四

  频婆娑罗王问供养修四无量心菩萨所得福德,佛具答之;净光菩萨与无胜菩萨互相问答,众会获益。

  净目品第五

  无胜意童子请问四无量心,相、体、因缘、果报。佛为说三种慈,并说修相。明星天子问慈心果,佛具答之。天子于诸禅定入出自在,说咒利生。佛因为说十二菩萨现为畜生调伏众生,居阎浮外四方海中,每方各三(即今十二生肖)并说求见咒法。

  圣目品第六

  明星菩萨问修悲法,佛言当观八苦。次说修喜、修舍。

  辟支佛乘品第七

  无胜意菩萨问缘觉乘人所修慈悲喜舍,佛答以修法缘慈等。

  圣无碍智品第八

  虚空声童子请问无缘梵行,佛入虚空幢三昧,面门放光,照十方界,大声集众,乃演说之,大众获益。

  护法品第九

  文殊等九万二千亿童子,请佛愿力加持法门,佛言:四方四佛先已有愿,今以此法付嘱天龙鬼神。十方菩萨请佛制戒,次问频婆娑罗国法,随制四重,及嘱护佛法者,应摈治不如法比丘!

  大众还品第十

  佛复安慰诸天,一切众生各自发愿。

  宝髻菩萨品第十一

  东方净住佛国,宝髻菩萨与八千菩萨,请问净行法印,佛以六度、三十七道品等答之,宝髻即解髻珠供佛,佛与授记。

  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

  佛游宝庄严堂,说大集经。无尽意菩萨,与六十亿眷属俱,赞礼于佛。广说八十无尽法门。

  日密分第十三:共六品

  护法品第一

  莲华光功德大梵菩萨,请说清净法聚,佛示生身法身二种供养。次明破戒受施,现在未来各四恶果。又明未来恶王侵夺法师物者,现得二十种恶,舍身堕大地狱,备历鬼畜。能护法者,功德甚大。

  四方菩萨集品第二

  东方五功德佛,遣日密菩萨,持真陀罗尼及莲华陀罗尼来。南方山王佛,遣香像王菩萨,持随空三昧陀罗尼及大行陀罗尼来。西方高贵德王佛,遣光密功德菩萨,持断业(亦名随无愿)陀罗尼及大神良咒来。北方德华密佛,遣虚空密菩萨,持净陀罗尼来。

  分别说欲品第三

  日密菩萨说偈赞佛并传四方诸佛与欲。佛语舍利弗,受持是陀罗尼。

  分别品第四

  四大菩萨各各入定放光。憍陈如请问爱与士夫,行于生死,佛为分别广说如实陀罗尼,众得大益。重问莲华陀罗尼,佛不许说。次问如空空行陀罗尼、随无愿陀罗尼。舍利弗问净陀罗尼,佛为说破四倒法。

  不思议大通品第五

  频婆娑罗王请问佛光,佛敕四众各入三昧,佛亦自入佛境界三昧,一切世界悉入佛身,一切众生获大利益。波旬大苦,命空树大臣往集诸龙,龙集大山,皆失势力。龙受大苦,皈依光味大仙,光味劝令皈佛。

  救龙品第六

  佛趋须弥山顶,放光救龙王苦,大声说诸法印,即无常,苦,无我等。

  日藏分第十四:共十三品

  护持正法品第一

  与日密护法品同。

  陀罗尼品第二

  与四方菩萨集品同。

  菩萨使品第三

  即分别说欲品,而此文较详细。

  定品第四、恶业集品第五

  此二品即前之分别品。

  护持品第六

  此品前经无。于不净观寂灭三昧如前佛说善根因缘得摄心住者乃至净信者,诸天诸眷属,常当救济犹如导师。令彼身心及其眷属为作供养。衣食床铺卧具汤药种种资生所须皆与。

  佛现神通品第七

  即不思议大通品前段。

  星宿品第八

  广明星宿大小月法时节要略。

  送使品第九

  送使品为龙受大苦,皈依光味大仙,光味劝令皈佛。

  念佛三昧品第十

  魔王宫中五百魔女姊妹眷属,一切皆发菩提之心。并说明念佛诸多功德。

  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一

  即救龙品。

  三皈济龙品第十二

  世尊从须弥顶下,至佉罗低山,说十种业来生龙中,及为龙说种种夙因,并为其皈依,诸龙得益。

  护塔品第十三

  佛以二十八大支提付嘱诸龙及夜叉竟,又说大授记呪,波旬闻已,生欢喜心,与诸眷属忏悔,受三皈依。

  月藏分第十五:共二十品

\

  月幢神咒品第一

  佛在伽罗帝山,与六百万比丘,无量无边菩萨俱。说日藏经已,西方现诸瑞相,目连说偈问佛,佛说月藏菩萨欲来。月藏即来,说偈,并说神咒,佛广赞其入禅功德,具足六度。

  魔王波旬诣佛所品第二

  魔宫诸物变半月形,魔王及诸官属惊布战悚乃诈皈依佛,并兴诸供养,佛为憍陈如偈说利养过失,魔怀羞愧,默坐听法。

  诸阿修罗诣佛所品第三

  波旬雨诸恶物于修罗宫,一切阿修罗,悉怀极忧愁恼乱不乐住彼而求助于佛。佛以悲风光明三昧救四阿修罗宫殿所有魔之神力所加苦事,一念之顷皆悉休息还复如故。彼诸阿修罗见已,踊跃心生欢喜皈依佛。

  本事品第四

  说佛于毘舍浮佛时,为化八弟,千年苦行;彼八弟者,即今四阿修罗王,波旬、调达、弥勒、维摩。

  第一义谛品第五

  月藏请问住阿兰若,修第一义谛法、三昧何身、何攀缘、何想、何相、何性、佛具答之。接着说明随有第一义禅居处,得十二种功德利益。

  令魔得信乐品第六

  一切人天慈心视魔,劝谏令发道心,深信忏悔,佛为说忍功德,授波旬记,波旬说咒护法。

  一切鬼神集会品第七

  四王请佛分张付嘱一切天龙鬼神,大会亦同劝请,正辩大梵解旨,令四王以焰赫铁轮,四方遥掷,摄诸鬼神,同来佛所。

  诸恶鬼神得敬信品第八

  佛为大会说十平等,罗剎王等自述夙业,悔过并获益。

  诸天王护持品第九

  佛故问大梵天王已,以四天下付嘱一切天龙鬼神,如拘留孙等三佛无异。

  诸魔得敬信品第十

  魔愿护持国界,佛与授记,重嘱一切天王。

  提头赖咤天王护持品第十一

  日月天子寄愿护法,佛赞许之,并敕天王护阎浮提东方第四分。

  毘楼勒叉天王品第十二

  佛敕毘楼勒叉天王护持阎浮提南方第四分。

  毘楼博叉天王品第十三

  佛敕毘楼博叉天王护阎浮西方第四分。

  毘沙门天王品第十四

  佛敕毘沙门天王护阎浮北方第四分。

  咒轮护持品第十五

\

  佛为四王说五咒令一切诸魔及魔眷属不敢近及触娆。

  忍辱品第十六

  罗睺阿修罗王等,承佛付嘱,说咒护法。龙王瞋怒,佛为说忍辱十种近果,及五远果,并说不忍过患。月藏又说大慈陀罗尼。于是天龙修罗互相忏谢。佛重以三宝事付嘱护持。

  分布阎浮提品第十七

  佛以一切国土,分布付嘱天龙鬼神,各令护持。及说息诸诤讼大陀罗尼。

  星宿摄受品第十八

  复以诸国嘱付二十八宿,七曜,十二辰。

  建立塔寺品第十九

  梵释四王举过去二十五塔为例,请问如来现在未来几所塔寺,令其护持?佛笑,放光,照曜诸国,各现多佛,嘱令护持。

  法灭尽品第二十

  月灯以偈问佛末法事,佛以偈答,嘱诸菩萨护持,咸皆默然,唯弥勒等贤劫大众承当,护持佛正法。佛复以偈说法灭之事。世尊为令正法久住又说金刚坚固深密解脱味体陀罗尼句、持经十种清净功德、八种清净功德、十三种清净功德。

  须弥藏分第十六:共四品

  声闻品第一

  功德天女请问禅波罗密,佛为说出入息念,次第得入四禅,入三三昧,满菩提分。得十可爱乐法、十殊胜利益。

  菩萨禅本业品第二

  菩萨不堕二乘定聚,如实观察,得一切法无语言空三昧,犹如地藏菩萨,自在出入,利益众生。

  灭非时风雨品第三

  功德天为地藏菩萨述其往昔誓愿。复求地藏菩萨起悲愍心,地藏菩萨令其请佛演说水风魔尼宫陀罗尼,地藏亦说磨刀大陀罗尼。

  陀罗尼品第四

  佛告须弥藏龙仙菩萨,令调恶龙,龙仙说咒。善住龙王广叹袈裟功德。诸龙王亦各立誓,复说四咒。干闼婆仙亦说一咒,地藏说幢杖大陀罗尼,无尽意说幢盖摩尼愿眼大陀罗尼,文殊菩萨说能惧尸利子利奴大陀罗尼,观世音为弥勒说船华功德大陀罗尼。功德天以一斛器,盛诸种子,奉观世音,观世音说咒加护,令其教化众生。

  十方菩萨品第十七

  十方菩萨问:何因缘,菩萨有痴、有黠,乃至智慧有厚、有薄?佛广说五十校计法。

  本经为诸多经典合集,译者、同本及别译如下:

  璎珞品第一,为北凉.昙无谶所译,别译为西晋.竺法护《大哀经》。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为北凉.昙无谶所译,别译为西晋.竺法护《大哀经》。

  宝女品第三,为北凉.昙无谶所译,别译为西晋.竺法护《宝女所问经》。

  不眴菩萨品第四,为北凉.昙无谶所译。

  海慧菩萨品第五,为北凉.昙无谶所译,别译为宋.惟净共法护译《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无言菩萨品第六,为北凉.昙无谶所译,别译为西晋.竺法护《无言童子经》。

  不可说菩萨品第七,为北凉.昙无谶所译。

  虚空藏菩萨品第八,为北凉.昙无谶所译,别译为唐.不空译《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宝幢分第九,为北凉.昙无谶所译,别译为唐.波罗颇密多罗(智光)译《宝星陀罗尼经》。

  虚空目分第十,为北凉.昙无谶所译。

  宝髻菩萨品第十一,为北凉.昙无谶所译。注释有一为《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 ,天亲菩萨造,元魏.毘目智仙等译。解释宝髻菩萨品中「如是施时,具四精进」之义。

  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为宋.智严宝云共译所译,即《无尽意菩萨经》,别译为西晋.竺法护《阿差末菩萨经》。

  日密分第十三,为北凉.昙无谶所译。

  日藏分第十四,为隋.那连提耶舍所译,即《大乘大方等日藏经》,本分与前分<日密分>为同本异译,此译较前分详明。

  月藏分第十五,为隋.那连提耶舍所译,即《大方等大集月藏经》。

  须弥藏分第十六,为隋.那连提耶舍所译,即《大集须弥藏经》。

  十方菩萨品第十七,为后汉.安世高所译,即《明度五十校计经》。

  (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整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成语名称仰取俯拾成语拼音yǎng qǔ fǔ shí成...

仰屋兴叹 仰屋兴叹

仰屋兴叹成语名称仰屋兴叹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tàn...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成语名称仰事俛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成...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成语名称仰之弥高成语拼音yǎng zhī mí gāo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