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24 09:31:11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烦恼业力而循业发现,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一念的妄动。当然这个动有各式各样,你接触六尘,你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卵因想生、胎因情有各式各样的想法,就有各式各样的烦恼,造各式各样的业,最后各式各样的结果出来,个人的一念随缘不变当中而循业发现的。这地方的经文主要讲的就是六尘,从六尘当中可以判断它的因,判断它的果。不过这地方是针对个人,如果从历史上来看,众生的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烦恼业力而循业发现,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一念的妄动。当然这个动有各式各样,你接触六尘,你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卵因想生、胎因情有各式各样的想法,就有各式各样的烦恼,造各式各样的业,最后各式各样的结果出来,个人的一念随缘不变当中而循业发现的。

这地方的经文主要讲的就是六尘,从六尘当中可以判断它的因,判断它的果。不过这地方是针对个人,如果从历史上来看,众生的共业也是有这个道理。比方说,我们中国二大圣贤孔夫子跟孟子,孔夫子跟孟子他们的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的标准认为那时候是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原因在哪里呢?

孔孟学说的思想是认为:不在制度的问题,而是人类失掉仁爱之心,做父亲的不爱儿子,做儿子的也不爱父亲,做君王的不爱臣子,臣子也不爱君王,所以弄到最后彼此互相的斗争,所以这世间上礼崩乐坏。

所以,孔孟之道主要的思想就是提出一个仁者爱人,做父亲的去爱子女,子女也爱父亲,彼此间互相的仁爱,这世间上才能够祥和,大家才能够安乐。孔孟之道他们二个思想都是提倡仁爱,但是他们二个表达仁爱态度不一样,你看那六尘就不一样。

孔夫子在表达仁爱是含蓄的,诸位你读读论语你就知道,孔夫子在周游列国,在实践理想,在游说诸国的时候,他的色声香味触法散发出来的是温和谦让。你看孔夫子在跟诸侯讲话的时候,是拐弯抹角的点到为止,让君主自己去心神领会,你要领会不出来那也就算了,他就自己离开,他的态度是温和的谦让的。但是你看孟子的态度就完全不同,孟子在表达仁爱的时候是刚直张扬的,他就直接了当地指出君王的错误。

所以你看,我们读论语如沐春风,可以感受到孔夫子的温和谦让,读孟子如闻战鼓,孟子讲话他是直接了当的,他不跟你啰唆。为什么这二个人会生长在不同的时候?是众生的共业。孔夫子是生长在春秋,孟子生长在战国,时势造英雄,众生的共业招感不同的善知识。

春秋当然也有战争,但是诸位看看春秋的战争,大部分都是为了仁义而战、为了维持正义而战,不管他怎么样,他还是要去拿一个正义来当他的名称,所以他打到胜负出现以后,好!我打败你了,对方投降了就好了,就不再打下去了。在打仗之前,彼此间还要沟通一下,派个使者看看有没有缓冲的余地,真的不行了,就打一战,打到胜负出来就停止了,所以春秋打仗是点到为止的。到了战国那完全不同,春秋是为了正义而战,历史学家的批判是这样,战国是为了夺城而战,是为了夺取对方的城池而战,夺一个城池以后,几乎是把这个城池里面的人杀到几乎一个不存。所以战国时代的战争一打下去,几个月可以说是血流漂杵。所以你看众生的共业,他那个时候的人温和,招感的善知识就比较温和。你看战国时代,同样是善知识,但是他出现是一个孟子的相貌。

所以你看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确有它的因缘果报。你看看我们台湾的佛教界,现在也开始产生变化了,各大道场的老一代慢慢慢慢往生了,取而代之的都是第二代。诸位你要慢慢观察,第二代跟第一代的作风完全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表现出来的色、声、香、味、触完全不一样!乃至心中的想法,法尘也不一样。

\

这个表示什么,诸位知道吗?你学楞严经你就知道,就是佛教界这些众生的共业在改变,共业改变了,善知识就改变,跟新一代的作风完全不同,六尘开始在大变化。

这地方就说明什么意思?

外在的世界是从你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楞严经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它会告诉你,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现在一直不能解决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这个人会自杀?为什么这个世间会这么多犯罪事情?我们永远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

所有的事情是你的内心一念妄动,你有这个烦恼业力它就循业发现。我们所有的事情,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在的世界变现出来的,楞严经就是告诉你这个观念。

你一个修行者,你还不知道你是怎么回事,痛苦从什么地方来,你就很难改变你自己,你说你治病,你都不知道你的病根在哪里,你怎么治呢?

所以这个地方就讲到十二类生,就是从我们内心烦恼业力而各自的循业发现而来的。

这地方讲到众生的迷真起妄,所产生十二类的颠倒相貌。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成语名称仰屋着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成语名称仰事俯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xù成...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成语名称仰息他人成语拼音yǎng xī tā rén成...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成语名称仰屋兴嗟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jiē...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