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四佛、三世佛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16 09:36:59
小乘佛教把释迦牟尼看成是一个觉悟者、佛教的创始人,在空间上只谈世界现阶段的释迦牟尼佛,在时间上只谈释逝牟尼及其之前的六位祖师,即"过去七佛"。

  小乘佛教把释迦牟尼看成是一个觉悟者、佛教的创始人,在空间上只谈世界现阶段的释迦牟尼佛,在时间上只谈释逝牟尼及其之前的六位祖师,即"过去七佛"。

\

  大乘佛教则认为佛是超人的存在,在无限的时空中,随时随地都有佛在,教化众生,十方三世,佛如恒河沙数,且人皆有佛性,"放下屠刀。都能"立地成佛"。这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的教义,显然非常有利于佛教的传播和佛教徒队伍的扩大。基于这种教义的分歧,以下谈的佛国神灵,大多是大乘的说法。  四佛。有几种说法,分别以方位、时间、修证为标准。  四方之四佛:据《金光明经寿量品》、《观佛三眯海经本行品》介绍,东方香积世界的阿闲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相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的微妙声佛。  过去四佛:拘留声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天台宗判教,论修证位次,有藏、通、别、圆四佛:三藏佛(藏教佛,、通佛(通教佛)别佛(别教佛)、圆佛(圆教佛)。  四佛的名声不太显赫,可能是这种组合本身有别解的缘故,"当然这并非指这些佛个别的声望不高。在佛教的演化流布过程中,佛的变化、组合是很复杂的,比如同是以时间作坐标,以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未来弥勒佛组合成的,竖三世佛;同样以空间界域划分,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婆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组成的横三世佛献出前面讲的"四佛"要"家喻户晓"得多了。  竖三世佛是有别于从空间角度讲的"横三世佛"而专指从时间角度对三位佛陀的并称。前世、前生的过去佛燃灯佛;现世、现生的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来世、来生的未来佛弥勒佛。  佛教中讲的"世"与汉语中的"世"不一样。汉语中的"世"指。三十",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此外,"世"还指"代","三世,自祖至孙"。"三世"还有一个意思,即如《春秋》公羊家主张的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而佛教说的"世"则完全不同,搞清楚佛家的"世"概念,对于理解"三世佛"的真诵乃至佛教的许多教义都是非常必要的。  佛教所说的也有多种意思,作为一种时间尺度,长短相差极度悬殊。最短的有“刹那三世”。"刹那"是梵文Ksana的音译,即"一念"、"须臾"的意,是佛教中最短的时间表示单位。《俱舍论》卷十二说:"何等名为一刹那量?众缘和合去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一位壮汉迅速弹一下指,就过去了六十优刹那,一刹那之短可想而知,然而这一刹那就过了三世!佛家的"世"可短至于此,也可长得惊人。这一"世",就是"劫世"。"劫"是觅文"KaIpa。的音译"劫波"的略读,意为极其渺远,这源于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认为世界是在周期性的生灭."劫"中运转的。一个劫等于大梵天的一个白天,即人间的43亿2千万年,劫未将出现动火,世界将被烧毁,然后重新创造。这种地球周期生灭的说法与今天科学研究的结论以及地球演化的历史相印证,是非常有道理的。"劫"还有一种说法,劫分为四时:一是圆满时(krtayuga),相当于门2万8千年;二是三分时(Tretayuga),相当于129万6千年;三是二分时(Dvayuga),相当于86万4千年;四是争斗时(K戒yuaga),相当于43万2千年。合计为432万年。据佛教称,前三世已过去了,现在正处于争斗时,这一时段开始于公元前3102年2月17日至18日的夜半时分。争斗时结束即为此劫末,世界就要毁灭。一劫为一世,此前为过去世,以后为未来世。这两种说法时间尺度相差太大。如以未来佛弥勒佛要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56亿7千万年下生到人间的说法,则以第一种说法合适些。照此计算,三世佛中的每一世至少为43亿2千万年。  佛教各派对"三世"的说法也不同,"三世"是业报轮回说的理论依据,一般都认为是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现世、现生、现际)、未来(来世、来生、来际)的总称。三世佛在寺庙中的供奉位置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居中,未来佛弥勒居右,过去佛燃灯佛居左。释迦牟尼佛我们在前面已作了介绍,现在着重讲一下过去佛燃灯和未来佛弥勒。燃灯佛,是梵文Dipamkara的意译,音译"提和竭罗",又译"锭光佛"(锭为灯足)。《大智度论》称他"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燃灯佛在佛教诸神中是最老的一位,据《瑞应本起经》记载,燃灯预言释迦"以此经过九十一劫后,叫此贤劫(现在之劫),那时你会成佛,号释迦文如来。"照劫世理论计算,释迦涅磐之前的九十一劫是3913亿2干多万年以前,也就是说燃灯佛在距今3913"亿2干多万年前的某天告诉释迦牟尼你将在此贤劫(现在世)成佛。燃灯佛的时代是过去世庄严劫。从现在往下算,再经过56亿7千万年以后的未来世星宿劫,未来佛弥勒就从兜率天宫下来到位上任了。  弥勒佛,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为慈氏。现在还是一名菩萨,由于佛祖已经预言了他是未来世星宿劫的佛,故称之为未来佛。  弥勒佛  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等载,他原出生于古印度南天竺劫波利村大婆罗门家庭,属一等贵族。慈氏是他的姓,名"阿逸多",意为无能胜。《阿弥陀经疏》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大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  弥勒现在住在兜率天,经过56亿7千万年后,弥勒就要从兜率天下生到人间,在华龙园龙华树下成佛。据佛教说,弥勒一旦"下生世间作佛,天下太平,毒气消除,雨润合适,五谷滋茂,树木长大。人长八丈,皆寿八万四千岁"。兜率天是梵文Tusita的音译,意译为"妙足"、"知足"。属佛教所说"只欲天"的一部分。  佛教把世俗世界划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境界,有情众生都在三界轮回,通过修炼达到涅磐成佛,即跳出"三界",升入西方极乐世界,即从世俗世界进入佛国世界了。三界为俗界、色界、无色界,欲界由低到高包括饿鬼、地狱、畜牲、阿修罗(魔鬼)、人、天"六道"。天又分为六重,即"六欲天"。"六欲天"之因即是"兜率天"。  兜率天里居者彻体光明,能照耀整个世界。这里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四百年。兜率天分内、外两院,外院是诸神游玩之处,而内院则是弥勒寄居于欲界的"净土"。这一片"净土"按佛教的说法是"补处菩萨住处"。《观音玄义》解释说:"补处者,前佛即灭,而此菩萨即补其处,故云补处。"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候补委员别墅"。  弥勒的造像在隋唐以前主要是菩萨装,在之后则多是佛装了。在北魏以前,主要是对上生弥勒的信仰,故弥勒的造像多为菩萨装。北魏以后,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弥勒的造像自此变成了佛装。菩萨装的弥勒头戴天冠,身披缨珞,手贯环钏铡。佛装的弥勒则身披袈裟,偏袒右肩,显露心胸。前者造像华美柔慈,后者造像则端正庄肃。  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内用一根整檀香木雕成的弥勒像,从头顶到脚面高达18米,整个佛身贯通三层中空的楼阁,头顶直入藻井,此像雕于清代乾隆年间,为他做一件黄袍曾用黄缎1100尺。  西藏日喀则扎什仑布寺大强巴殿内的铜制弥勒佛为坐式,总高26米,藏语称弥勒佛为"强巴佛"。这座造像为世界最大铜佛,110个工匠整整铸造了5年,共用紫铜23万斤,黄金55斤。佛像眉间白豪嵌有钻石、珍珠、琥珀等1400多颗。堪称价值连城。  最大、最著名的弥勒造像当数凿于唐代的四川乐山凌云山的大佛了。大佛位于凌云山,面向氓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大佛依凌云山栖鸾峰断崖凿成。大佛为坐像,通高71米,与山齐高,面对滚滚江流,气势宏伟,人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成为世界第一大佛像。  横三世佛   横三世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他们分别代表着西、中、东三方空间世界,因其是存在于不同的空间而区别于存在不同时间界域内的"竖三世佛",故被 称为"横三世佛"。  横三世佛居中的是释迦牟尼佛,居右侧的是阿弥陀佛,居左侧的是药师佛,三尊佛供奉于一殿,表示东方为日出之处,以东方为生之乐国,象征万物生长;西方为日落之处,以西方为死之妙境,象征万物归宿,三佛一殿,体现着生生死死、圆融贯通;皆为吉祥的信念。  居于三世佛左侧(东方)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亦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药师佛是梵文Bhaisajyaguruvaiduryaprabhas的意译,全称是"药师琉璃光如来",音译"靳杀社窭噜"。《药师经》说东方去此过十兢伽沙等佛土有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对映的净琉璃世界,由药师净琉璃光佛主之。药师佛曾发过十二大愿,主要有"除一切众生病,令身心安乐"、"使众生解脱恶王动贼等横难"、"便饥渴众生得上食"、"便贫乏无衣服者得妙衣"等愿。由于他以除却众生疾病灾难为己任,故民间将他作为消灭怯病的药王供奉。  药师佛   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的造像为左手持一个内可盛甘露的钵,右手拇指和食指持一药丸,造像时一般都不塑钵和药丸,仅以手势表示,或持****象征佛说法如****常转。药师佛左胁侍为月光遍照菩萨,手持太阳象征光明,又称盖阵菩萨;右胁侍为月光遍照菩萨,手托月亮象征清凉,又称虚空藏菩萨。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  阿弥陀如来   居于三世佛右侧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ahha的音译,密教称为甘露王。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为"接引佛"。阿弥陀佛有十三个名号: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恩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横三世佛中的阿弥陀佛在大雄宝殿中常作跏趺坐,以右掌压左掌(掌心皆向上)置足上,掌中是宝瓶或金莲台。也有的造像不作与愿印,不托宝瓶或金莲台,而将双手作品级手印,阿弥陀佛的品级手印分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九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好的品位是上品上生手印,即双手都将拇指与食指相接作环状,余三指伸直相叠,左手上右手下,双手的拇指指尖与食指的前二指节相抵朝上。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亦称"阿弥陀三尊"。  横三世佛居中的是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娑婆"是梵文saha的音译,又译作"索诃"、"娑诃"、"奈诃"等,音为"堪忍",因而又称为"堪忍世界"。  娑婆世界指释佛教化的世界,即现实世界。娑婆所具有的"堪忍"含义,既指现实世界充满不堪忍受的苦难,又指佛和菩萨"堪忍"劳累,教化众生。释迦牟尼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有时左、右侍为释佛的十大弟子中的迦叶和阿难,或为舍利佛和日犍连。如属前两位,则两位胁侍年龄相差明显,年长的为左胁侍迦叶,年轻的为右胁侍阿难;如属后两位,则两位胁侍年龄相仿,左胁侍为舍利佛,右胁侍为目犍连。  三世佛为佛教中极富象征意义的神祗,充分体现了在空间上无处不在、在时间上无时不有的佛的阔大宏博、生生不息。"竖三世佛"在无穷无尽的时间之流上涵盖了佛的存在,"横三世佛"在无边无际的空间延展中奠定佛的威权。佛教的,时空观、存在观于此极为透彻地得到体证。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成语名称任其自然成语拼音rèn qí zì rán成...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成语名称仰面朝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cháo ti...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成语名称仰面唾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tuò tiā...

任其自流 任其自流

任其自流成语名称任其自流成语拼音rèn qí zì liú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