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南老师关于不漏丹之开示的学习报告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07 09:29:49
作者:施林忠一、引言:“漏丹”实在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但是却是修证佛法无法回避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南公怀瑾先生指出:“假如要求证佛法,修戒定慧是不二法门,求证果位,只要一条路。但是你要求定,第一个要做到不漏。我们的六根都在漏,而身根的漏,最重要的就是漏丹。 窗体顶端要把这个欲念完全净化了,才能得定。(C)”。在本月道南书院禅修班上,张公尚德老师再次强

作者:施林忠

一、引言:

“漏丹”实在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但是却是修证佛法无法回避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南公怀瑾先生指出:“假如要求证佛法,修戒定慧是不二法门,求证果位,只要一条路。但是你要求定,第一个要做到不漏。我们的六根都在漏,而身根的漏,最重要的就是漏丹。 窗体顶端要把这个欲念完全净化了,才能得定。(C)”。在本月道南书院禅修班上,张公尚德老师再次强调:做到不漏丹是禅宗“证悟”的条件之一。几乎每次参加禅修班时,都能遇到同修提问:如何做到不漏丹?,张公尚德老师每次都做了绝妙的回答(祥见后文摘录),然而,仍有很多同修在此问题上纠结,本文报告末学学习南公和张公有关开示的心得体会,希望与有心愿和条件走修证佛法之路的同修探讨。对于异性同修,其事虽别,其理则同。

佛法博大精深,不同的学人不一定要走相同的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修学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修学内容,末学不希望本报告对暂时尚无心愿或条件走修证之路的同修造成学佛都须抛妻离夫的误解,末学认为:那些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充分享受人伦之乐,勤修五戒十善的学人,甚或那些具有高度修养,能做到“于横陈时,味同嚼蜡”的行者,亦是人类的楷模。而那些牺牲自己,以欲钩作为度生方便的菩萨、空行、明妃等等,他们无我利他的行愿,是大乘佛法的真正核心,更是我们生生世世应该学习的榜样。

二、漏与不漏的道理

\

1、 什么是漏

原文引用:

禅定功夫做得好,才能升天,但一般人升天的第一步都做不到,为什么?因为男女关系断不了。(C)

谈守戒,第一个要戒淫念,包括性行为、性的冲动、手淫、自慰、遗精等等。……次之,有性的欲望也是犯戒。……其他如梦遗,梦中有对象的,也算犯戒。(C)

学佛修道的人中,遗精的特别多。在大乘菩萨道中,漏失菩提即算犯戒,不管有念也好,无念也好,有梦也好,无梦也好都算犯戒。所以要求得是身心定力,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而最难的是心理问题。没有梦的遗精行为,是阿赖耶识种性的习气,很微细。(C)

不漏精不是指漏精液,修持的人应该在没有发动精液以前化掉它。道家广成子说:“情动乎中,必摇其精”。心中有一念,感情一动,精气已经在散了。精的道理是这个精,不是精虫的精。何况还有遗精(道家称漏丹)、手淫、自慰等。基本上先要守住这个戒,但据我所知,一般人做不到,打坐坐了几天,又垮了。(C)

人类靠两性关系生下一代,欲界天人行欲时,如起世经卷七,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二云: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行欲之时,根到畅适,亦出风气,夜摩诸天,执手成欲;兜率陀天,忆念成欲;化乐诸天,熟视成欲,他化自在天,共语成欲,魔身诸天,相看成欲。色界天人彼此以眉目传情就可以;无色界天人,彼此连看都不必,只要彼此意念一动,就生下一代了。(C)

修持到达初禅,才能往生欲界天,何以如此?因为在初、二禅之间的人,欲念还没有完全断,只不过最后那欲念属于思惑了,只是风流而不下流,看看,觉得很美而已,没有邪念。这是情,情属于思惑,一样是贪瞋痴。(C)

末学愚解:

(1)、狭义上说,漏丹指生理上的遗精现象,包括:性行为、梦遗、无梦遗漏。后文谈到此义时,用“狭义漏”表示。

(2)、广义上说,“情动乎中,必摇其精”,参考天人的情况,相交、执手、熟视、共语、相看、眉目传情、彼此意念一动,只要有贪,都会漏,佛法讲:漏尽指断尽烦恼,其实愚以为:有烦恼,就有漏,漏失的就含物质、能量等等,也就是道家所说的“精气神”,只是佛家只说因不说果而已,当然这里的“漏”理解成“浪费”“消耗”可能更恰当一些。后文谈到此义时,用“广义漏”表示。

2、 漏的原理

原文引用:

2.1、不漏与练精化气

真正道家所说的元精是什么?一言以蔽之,“生命本有的自然功能而已”。老子引用婴儿“不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的状态,便是很好的说明。例如一个在成长中的婴儿,当他在睡眠的时候,绝对还没有男女性欲的意识,但是他的生殖器却翘起,那便表示生命本有精气(也可称之谓精力)的散布和生长的功能。(E)

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所谓“还精补脑”和“炼精化气”的工夫,是指在心理上没有丝毫欲念的状态,但性器官却本能地发生了作用的时候。那时只要做到绝对地清心绝欲,让它依循生理自然的血液循环而归于平淡,就可自然而然达到不还之还、不补之补的境界了。(E)

当性腺充分活动,而丝毫没有配合意识观念上的淫欲时,这时的确是接近“真精”的状态。由此保持不变,由于性腺活力的充沛,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产生一股力量,走向脊髓神经的尾根,逐步逐步地向上推移;渐渐就由上而下,刺激了脑下垂体新生的活动功能。这个时候所刺激反应出的唾腺,又促使甲状腺的活动,在感觉上,心胸愉快开朗,莫可言喻。但这种初步现象,应该只能说是“督脉”在“炼精化气”过程中的一种状况,并非说修道的成果,仅止于此而已。功夫踏实的人,一身细胞都会起变化,细嫩透亮,那是不成问题的事。尤其在面部的肌肉和细胞,更加显著,仔细透视,隐隐约约,自然都会是显出充沛的光彩。(E)

\

过此以往,跟着而来的,便是“任”脉--包括自律神经系统的打通。尤其是“中宫”胃气的充盈,渐渐有沉沉下降的感觉。到此之时,如果能心空清净,静待睾丸和“会阴”(又名海底)的自然收缩,(女的便有子宫收缩,乳房发生反应的现象。)觉着如有一线力量,自前向上,从耻骨之内而上冲到小腹的“下丹田”部分,与“中官”下降的气机相接,陡然之间,促使青春腺(腹部)的活力恢复,发生无与伦比的快感,即使男女两性性行为的快感,也难以相比。同时这种快感,循双腿内股而直透到两足心和两足趾。那时其乐融融,如饮醇酿而恬然舒适,这才算是真正“炼精化气”初步的成就。 (E)

2.2、漏的机理

到了孩童的阶段,一旦有了性的需要和性的知识以后,当性器官发动作用时;便会引发心理的性欲观念;或者因为淫欲的冲动,就促使生殖器翘起,心身互相影响,互为先后,并不一定。这个时候;性腺内分泌与脑下垂体内分泌等一系列的荷尔蒙,都会受到性心理的刺激而发生变化的作用。由于心理和生理(神经、血液、荷尔蒙等)互相交变,内分泌通过睾丸子宫的刺激反应,便迅速的制成精虫和卵子。再进而有性行为的交合作用,便会产生泄精的现象。(E)

如果有了欲念配合性器官的作用,已经使性腺荷尔蒙和精虫的活动发生作用以后,再来有意去采补回来,控制它而[手力]令回转,便会使膀胱和血液里增加一大堆的废物。轻则迫入膀胱、影响摄护腺等机能的严重负担。重则会使心脏、肺、肝、脑神经等,发生最坏的严重后果。道书丹经上要人认识清楚,“水源清浊”之说,便是对这两种现象的差别而言。(E)

男性和女性还是不同,在性欲方面,男性很容易冲动,女性就不大容易冲动。拙火一般人都可以发动,可是,由于习气的原因,只要一发动,他的第六意识就会配上男女性交的那个欲的观念,结果那个拙火发动就变成欲了。如果乐感不配上欲,就可以解脱,得「离生喜乐」了。精虫和拙火有关系,也没有关系。对男性来讲,拙火的功能引到两个睾丸,在交媾高潮的时候,精虫就会出来了。如果拙火发动到了睾丸,没有配上欲,就会炼精化气,就不会变成精虫了。(D)

女性生殖器就像莲花一样,到了高潮的时候子宫还会张开,但是性感的地方不一定是子宫,有些人是外生殖器敏感。高潮时,脉打开,莲宫打开,有分泌液流出,这个分泌液不一定是卵。不管是男是女,这个流下来的液体都是由于快感刺激脑下垂体,变成另外一种液体而来的。一般人高潮的时候,真正的头脑智慧都不会用的,头脑都是迷迷糊糊的,都有独头意识的境界。入定的时候是「乐、明、无念」,是明白的,和性爱高潮的情况相反。(D)

普通男女性交的快感,是像下雨一样沉下来,没有升华。如果升华了,真正的快感是在脑部,不是下面。气脉打通了,头脑有了乐感以后,下面的快感就看得很低了。(D)

末学愚解:

(1)“在心理上没有丝毫欲念的状态,但性器官却本能地发生了作用的时候”。即是一般所说的活子时,“当性腺充分活动,而丝毫没有配合意识观念上的淫欲时,这时的确是接近“真精”的状态。由此保持不变,由于性腺活力的充沛,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产生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是我们都能切身体会到的,南老师引用了道家“元精”“真精”的说法,这股力量是否与弗洛伊德所说的性能量流----“利比多”是一回事呢?为描述方便,后文说到这股力量时,用“元精”表示。

(2)从元精在身体内的运动速度推测,它还不是液态的,道家经典中也用炁表示,只要做到绝对地清心绝欲,它就自然在身体内起到“还”“补”的作用。当有淫欲发动时,不管是在平时还是活子时,性腺系统就产生分泌液-----浊精(在男性就是精液),在此过程中,就会消耗元精。也就是说,元精本来就是一种炁(气),炼精化气是假命题,只要清心绝欲,元精不化成浊精,就是平常所说的“炼精化气”了。

(3)广义漏时,元精因化为浊精而漏失,正如西医所说,浊精只是一点糖分和蛋白质而已,平时存在精囊内对健康并无多少帮助,狭义漏时流失这点糖分和蛋白质对身体影响不大。但是,西医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在狭义漏发生前,一般总是伴随着广义漏,消耗了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元精。同时,我们自己可以观察体验,在狭义漏发生时,精液流失的同时,也有元精随之跑出体外,甚至在没有精液流失时,有时也会有元精由生殖器流失,这一点从上文描述天人的情形中也可得到旁证:“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行欲之时,根到畅适,亦出风气”,这风气,似乎也是元精吧。归纳起来,元精的流失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响应性欲而化为浊精,也就是元精的广义漏,另一种是在浊精流失的同时,元精跑出体外,也就是元精的狭义漏。

3、做到不漏丹之难

原文引用:

压制不是断,......但真要断淫根,一定要到四禅定才能够断。(C)

所以白骨观、不净观,要修持到没有欲念,古人可以,今人不灵光。今人觉得白骨也蛮好看的。(F)

白骨观也罢,不净观也罢,数息观也罢,百千无量法门,差不多都拿淫欲没办法。淫欲之断,就有如此的困难。能先转化了欲念,才能谈修证、禅定。(F)

楞严经说“淫根不断,修道如蒸沙煮饭”,……“淫根”不是指男女做爱,“淫根”是指生命的根根,也就是指种子识、阿赖耶识,…….生命的种子,阿赖耶识要转成彻底的智慧,才叫做断掉淫根。…….真正的不漏丹是要彻底转识成智,才能不漏丹的。实际说来,漏丹也者,就是烦恼,所以成了大菩萨或佛,叫做“无漏”。(A)

我没有说漏丹或不漏丹喔!谁替你解决,自己解决,这是智慧之学。(A)

末学愚解:

(1)广义漏必须要解决心理问题,直接与断(或者解脱)烦恼相联系,“漏丹也者,就是烦恼,所以成了大菩萨或佛,叫做“无漏”。”我等凡夫做不到不漏,就努力少漏吧。

(2) 南公讲到四禅定,此时已伏粗烦恼,即粗烦恼不起现行,张公讲转识成智,彻底解脱烦恼,反映在漏丹这件事上,功用应该是一致的。

(3) 只要有广义漏,就会有浊精产生,就难免有狭义漏。我们凡夫所能努力做的就是:少漏一点------戒定慧好一点-------更少漏一点-------戒定慧更好一点,如此走入良性循环。至此,所谓“不漏丹”已成伪命题,实在没有必要再在此问题上纠结。

(4) 讨论到这里,实际上问题已经有答案,就是:要不漏,就要断(伏)烦恼,要断烦恼就要勤修戒定慧。

(5) 然而,与其它烦恼相比,淫贪及其对生理的影响毕竟有它的特殊性,对它的专门对治之法还是值得加以讨论。虽然说单一的方法对淫欲没有办法,但是综合起来或者对症下药总能显现一定效果。那么多以前的佛、菩萨、罗汉在因地修行时不是都要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 对治之法

1、 大智慧大气魄

原文引用:

由破初关而得定的人,渐渐渐渐地,身体如果原有宿疾,便百病丛生了。内部原有病根的话,各种病都给你发出来,头痛的就头痛得更厉害,背痛的背痛得更厉害,有疮的,疮发得更快,有毒的一身发烂、发痒、发酸、发麻。因为这个时候,色身气质变化,剥复之机来了。一张皮被剥了一样。剥与复,两个字是卦名,《易经》上的卦名,剥极了,要坏到极点,反是没有精神,反是枯槁了,反是瘦了。(B)

在这个阶段,有各种各样的现象。或者是大便秘结了,或者是肚子泻了,各种各样,百病丛生,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有病报病,就是这个样子。(B)

那么,过了这个阶段,剥极则复,剥极了就恢复了。什么恢复?生机,另一个生命机能恢复。阳气勃然而兴了。在女人呢?两乳发胀,春意荡然;男人呢?二月初二龙抬头了,阳气突然而来了。这是比方话喽!身上一身发胀,全身一股气来了。那么普通的人,不知道的呢?在这个时候不是自己想办法,就是天然走漏了。走漏了同你那个三际托空见到那个空的一面不相干,可是色身这一面(其实,这一面也就是那一面。)渐渐又恢复到平常没有修持,没有体会一段空相以前那个身体一样。那么,在一般人,没有经验的,觉得这一下舒服了,所谓发泄得舒服了,在那个充满的境界上当成发胀。、不舒服。把它恢复了那个平日的样子,他习惯性认为这样是舒服。如果有智慧,进一步呢?依然不动,身体上阳能一发动,即刻将心念空了,欲望自然奈何不了你。可惜人没有这个大气魄的呀!没有这个大智慧呀!人能克服性欲这一关的,太少了。多半要照应这个东西去了,照应身体上这一冲动了,不肯不照应的。如果是大气魄、大智慧的人,忘身喽,管你的,什么东西动,你爱动就动。这一下好,气机突发。(B)

末学愚解:

7月禅修班上,张公尚德老师回答学友提问时借用朱元璋的对联回答:“两手拨开生死路,一刀砍尽是非根”。这是何等的智慧宝刀?与祖师的“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真是一鼻孔出气。

2、 严格检查心行

原文引用:

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认为有个方法,有个气功,什么三脉七轮啊,或念个咒子啊,然后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C)

你看学佛的人,个个都晓得谈空,可是每一个人都有心理上,感情上的痴、利害上的痴、生命上的痴等等,无一而不痴。没有智慧嘛!这些根会在哪里发现呢?行为上没发现,梦中都会发现的。梦中会有这样的行为,就是因为自己永远在贪瞋痴中。(C)

等你精神养好了一点,脾气也大,尤其是青年,第一关情欲就来了,也就是男女间的爱欲就强了。这点不要自欺,功夫做不好没话说,功夫一做好了,男女爱欲之念,尤其生理上的压迫就来了。这是什么原因?贪瞋痴。贪欲的第一个根本无明马上就爆发了。没有这个来,气脉也不可能打通;来了以后,欲念又引起。这个中间的行——心行、行门,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对治过来?怎么去处理它?怎么去调理它?它的原理是在什么地方?它的病根究竟怎么来的?是心理先引起生理呢?或是生理先引起心理?这里头是个很大的关键。(C)

末学愚解:

(1)时时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不被自己情钩意锁欲链所困的第一步。因为自己没有证得四果罗汉,所以认识到并承认自己还是“坏蛋”,对照《百法明门论》检查自己坏在什么地方,努力改正之。因为自己不是佛和大菩萨,所以认识到并承认自己还不是“好人”,对照《华严经》净行品和普贤行愿品检查自己不够好在什么地方,心向往之。

(2)习禅录影上南公与学人提到:不见可欲,其心不乱。现代社会开放、信息流通发达,时时处处难免情色刺激,我们一方面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免疫能力尚差,自觉回避不良场所及不良信息的诱惑,努力做到非礼莫听,非礼莫言,非礼莫视,非礼莫思,另一方面,提高自己定慧力,努力做到听而不听,见而不见,不为声色所动。

3、提高定慧力

原文引用:

佛法讲放下,真禅师大慧杲真不得了,他说我们每天拖着这个尸体走,你的五蕴-----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你丢得掉吗?你丢不掉的。那么丢丢丢,不不不,不不不,丢丢丢,基本上要无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数息观,还有观佛。五停心观最重要是把心停下来。(A)

断欲是最难的,很少人真正能把欲断了的。年轻人打坐,刚刚把功夫做得好,情欲就来了。没有情欲时,打起坐来,半在昏沉半睡眠。这怎么办?要靠炼气,所以,十念中第八项“念安那般那”,非常重要。 (C)

炼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炼息可断去欲念,做到不漏丹。老年人炼息可使阳气重来;有病的人可借此去病,健康长寿。(C)

观身不净,主要在于去欲。(F)

尤其以生在此欲界中,无论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或在家的学人,要想先了欲念,寂静淫欲根本,严持“别解脱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不先修白骨观行,几乎绝少可言成就。悠悠爱河、欲海,正为生死根本,观慧不证,定力不成,岂易言了生脱死乃至向上胜妙成就哉!(F)

末学愚解:

(1)借用祖师的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帅哥,何处惹孽缘。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我自无心于美女,何妨美女常围绕。定慧都在其中。

(2)五停心观中任选一观修习,尤其张公尚德老师传的无相念咒,用金刚念诵法,配合呼吸,非常善巧。张公所传阿弥陀佛名号、六字大明咒、准提咒、心经所附咒等等都是很好的选项。

(3)张老师说:相信佛,归到佛,依靠佛,贴在佛上,就能做到净念相继。

(4)虽说对于佛而言,众生平等,但佛菩萨所示现必有其道理,释尊把安盘法门教给其儿子,足可说明该法之殊胜。南公和张公也反复强调安盘法门是修定入门的最佳选择之一。

(5)不净观和白骨观,是大甘露门,南公在六十多岁时尚示现闭关修白骨观三年,并指出小乘修法都是大乘行者开悟后的妙密之行。

4、饮食、睡眠、医药、运动:

原文引用:

如何断欲?佛只先教我们过午不食。过午不食有几大功德:第一,不易昏沉;第二,断睡眠;第三,断情欲;第四,身体清明。(C)

一个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递减。……那么,容易漏丹,都是在将醒未醒之际。比如说这个人睡八个钟头才睡够的,多半睡到六七个钟头或七个多钟头时,这个时候走漏的。真正睡着,乃至无梦时,倒不一定走漏。所以佛门丛林都要五更起床。(C)

末学愚解:

(1) 饮食和睡眠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自行调适,上面引文中所述仅是一个原则,过午不食对于大多数在家人不适用,晚餐素食、少吃定有帮助。

(2) 南公和张公都很强调运动,南公传过太极拳、易筋经、密宗体功等等,张公要我们多走路。运动对开通经脉有良效,少林、武当以武术做为基础,自有其道理。

(3) 张公在某次禅修班上回答提问时谈到他当兵的经历,说:当你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躺下后再也不想爬起时,你还漏丹吗?

(4) 身体假如有生殖、泌尿、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去医院治病当然是首选,对于普通处于亚健康者,请中医高手适当调理,也会非常有益。

(5) 网上有位修行人发明了一个漏丹控制器,主张坐着睡觉,并用硬物顶住会阴穴,据其自我介绍效果很好,其QQ号为408132435,他的空间上有漏丹控制器的照片,可供参考。末学以为,正如上文分析,解决漏丹的关键是心理问题,像这等辅助工具及坐着睡觉等等方法,可能对部分人士会有一定帮助,但其是否适合自己只能由个人自行体会。

5、 实时转化欲念

原文引用:(G)

常证师:当我修白骨时,精神很旺,男女间的欲念很强,所以才想回想不净观。

南师:一点都没错,那欲念是很强。此时不净观也很难有用,因为欲念强至极点时,连不净也可爱。

从前大陆有个和尚,我跟他很熟,所以他曾私下对我讲:“纵然白骨也风流”。我当时还反问他:“有这么差劲的事啊?”他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我笑笑拍着他的背,这是真的。

但是这个时候,正好让它欲念来,你不记得火首金刚吗?你将此欲火变为真火,烧空了,那便大大不同了,试过吗?

常证师:试过,但没有用,欲念太强了,烧不掉。自从听过密法后,知道快“一阳复来时”,便以“火光三昧”法,想将它付之一炬,但没做好。

南师:你再试试看,这个一定要化空。同时你要注意,必须起来运动。这时候太极拳都来不及,最好是少林拳,一套打下来。精力化掉,那最后你白骨观修成了,将来留下的是金锁骨,整具黄金色,而且坚固的连在一起,不会拆散。《观佛三昧海经》,便有提到金锁如来.然而修到金锁骨,尚是基本而已,还未到家。

以上所讨论的都是切实切身的修行问题。欲念真发动起来,那力量不得了,控制都控制不了。比如,某地有个女修行人,在某山上闭关,闭的还是“死关”。她对某人说,自己闭关中的过程,某人转而告诉我,她在关中只是念佛,教理都不懂,修到某个阶段起了欲念,当时她想,只要进来一只猫、一只狗,都是好对象,情况非常严重。所以她几次打破门下山,三次跑到半路,又走回去。你道这是道行吗?不是的!那是因为从山上跑下来,精力无形中转化了。所以我叫你们打拳是有道理的。

然而她一回到山上,静下来又不行了,因此又再跑下山,如此反反复复。后来她劝另一个女性,别轻易修行,实在好难哦!现在她认为自己已经破了这一关,某人问我,真的过关了吗?我说那还不算数。还有你刚才说的,化光以后那个是不是真空?那还值得参究一下。就算真化了光,有时想空还空不了。所以说“几人到此误平生”,因为到这里很容易犯戒,实在没办法,这就叫做“根本无明业力”,其发动的力量大得很。(G)

末学愚解:

这里南公开示的是修行人在修证的特定阶段产生强烈欲望时的对治法,主要谈到“火首金刚”的火光三昧法,火首金刚也称焚烧秽恶金刚,据说亦是古佛化身,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有介绍他的修法。其次,还谈到运动:少林拳、走路,通过运动化掉欲望。其实在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难免受种种内外刺激而产生欲望,这里介绍的观想、运动以及念诵、参究等方法都是及时转化欲望,不让其蔓延的良法。从用走路来对治淫欲这种方法的妙用,真能体会到:法无定法,法无高下,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6、 如何对治梦遗

原文引用:

我当年参禅,有一回道友问:人家都说你悟了,你是不是做到醒梦一如?我不做声,自己心里有数,不一样的,于是自己再来,等醒与梦一如时,又碰到一个年轻和尚问我: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你知道吗?又被问住了,又重新来过。(C)

末学愚解:

(1) 不管有梦无梦,睡眠中漏丹是最难克服的,这里引用的是南公开示参禅作功夫的进程,其实不管做什么功夫,只要能做到醒梦一如及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不迷,那么就不会在睡眠中漏丹了。印光大师在给弟子的一封信中强调,念佛一定要念到醒梦一如,并开示道:做不到就在佛前忏悔到大哭,反复多次,必会有效。

(2)我们普通人尚做不到醒梦一如,那么就在醒着时多多检点自己心行,心行转了,性梦就会减少,在有性梦时往往亦会自我惊醒。当然,睡时注意室温、衣被、不憋尿等等,尽量减少外部刺激,亦是十分重要。

(3)末学自我观察,一般性梦引起漏丹,都是在睡眠中活子时来临时,生理变化引起心理做梦,由此,末学设计了一个活子时唤醒器,对克服梦遗起到良好作用。

7、 减少无梦漏失

7.1 别被自己骗

原文引用:

没有梦的遗精行为,是阿赖耶识种性的习气,很微细。(C)

在清静专一的时候,你还能够用手抓痒,嘴里咬咬牙齿,脚同时敲两下,这些都是念的作用,你不能说“我的心念在这个时候空了,而抓痒并不属于念。”你们要知道,本能的反应就是念,那是阿赖耶识的念。所以有许多人打坐修道,遭遇很多魔境界,实际上这个魔,都是自己这一生造的。不但如此,很多着魔的人,就是下意识喜欢玩弄这个东西,换句话说,他在心性方面根本没有转化。(C)

末学愚解:

没有梦的漏丹,是阿赖耶识的念,这也是一个魔境界,其实,仔细检查,还真是我们下意识喜欢玩弄“漏丹”,在潜意识里,我们不喜欢没漏前那种身体发胀的感觉,追求着漏丹那一刻的快感和释放后的轻松,发泄着平时强加给自己的性压抑,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说“漏”是我们自己“追求”来的。千万不要再被自己骗了。

7.2水库之水

原文引用:

长江三峡不是有个水库吗?下了几个月的雨,河水暴涨,你看他漏不漏丹。(A)

末学愚解:

当身体内元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清醒时可以自我克制,睡眠时就不由自主了。禅宗门内有一个在清醒时先挑起来化的方法,以减轻睡眠中的压力。7月禅修班上张公尚德老师亦传了此法。具体方法:在清醒时,有意观想一美丽的异性,待生理上有类似活子时的反映时,用前文介绍的观佛、念咒等方法化掉欲念。丹道家的所谓采药法,虽然不用观想法,但其功效亦大同小异。

网上还有朋友介绍,在感觉生理压迫较强时,通过献血释放身体能量,倒亦是利己益人的方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修布施,又解决自己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然而,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此,正在习修禅定的学人参与献血要适可而止,最好在上师指导下进行。

7.3鸟飞式

原文引用:(C)

要做到不漏,有一个“鸟飞式”的方法可炼,这是对治的一味药,现在介绍给大家。

每天睡觉以前,站着,脚后跟分开,前八后二(两脚后跟距离约二寸)。第一步,臀部肌肉挾紧,不是提缩肛门,肛门收缩久了会成便秘的,小腹收缩。第二步,两手作鸟飞状,自然地,慢慢地举起来,动作要柔和,嘴巴轻轻地笑开,两肩要松开,两手各在身体左右侧,不要向前,也不要向后,很自然地举起来,越慢越好。与手上举同时,把脚跟提起来,配合姿势向上。

第三步,手放下来时,嘴巴轻轻闭起,同时脚跟配合慢慢放下。站着时用脚的大拇指用力,姿势一定要美,要柔和,越柔和越好,重点在手指尖。手一起来,自然有一股气到指尖,到手一转,气拉住了,会自然地下来,白鹤要起飞时,就是这个姿势。

每晚睡觉以前做,开始时做十下,做时两腿肌肉会发痛,以后慢慢就好了,慢慢增加次数。

做了这个姿势以后,如要使身体健康,还精补脑,长生不老,还要加一个动作。每天做这些姿势,近视眼、老花眼都会好的。加的另一个动作是:

一、用大拇指中间骨节,按摩自己后脑的两块骨头,转圆圈,先顺时针转三十六次,再倒转三十六次,不等。视觉神经就在这里头。

二、用食指中间骨节揉两眼间鼻侧,这里有两个小窝窝,是两个道穴。以前我曾经两眼发红肿痛,嘱朋友针灸在这两个穴道上,立刻痊愈。

三、两手不离开,同时揉两眼眶,即眼睛边缘骨节,顺转,越紧越好,再倒转,转数自定。

四、手不离两眼,然后移至太阳穴,压揉。

五、眼、牙齿闭着,手掌抱着脑子,道家则把两耳用手倒转来蒙着,两手在脑后打鼓,在后脑心用手指弹,学武功者称鸣天鼓。

如此脑子清爽了,头也不会痛,然后慢慢地,可到达还精补脑,长生不老。

这是炼精气的动作。

飞鸟式对于遗精的毛病有大效果,心理部分则要自己慢慢做功夫去除。(C)

末学愚解:

(1)鸟飞式通过动作引导元精循任督两脉运行,并引向十指疏通十二正经,增强人体储存元精的能力。道家伸腿坐着弯腰摸脚背的动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时多多拜佛,尤其大礼拜,在一升一降之间,也会有类似功效。做南公传授的按摩动作当然是多多益善。

(2)在气功热潮时,通过动作导引,疏通经络,提高人体储能能力的功法,末学曾有所体验,像香功、少林内劲一指禅、鹤翔庄等等功法任选一种,认真习练,对强健身体,减少漏丹都有很大好处。

7.4 宝瓶气

原文引用:(H)

(按:根据南师示范的《如何静坐》视频资料录入,具体修法请观看《如何静坐》)。

密宗深密修气法之一为宝瓶气,配合瑜珈亦可称为茶壶气或瓶气,修气到达呼吸停止,仍有微气出入,密宗称为宝瓶气,身中气充满的人,大肚一定消,坐姿自然正直,不端正不如法处会自然改正。此宝瓶,道教名为风炉或练丹炉。

修法:

一、两腿金刚坐,两手结金刚亥母手印,手心向下,于胯部挺身双臂,肩胛自然高,呈山字形。收下颌,缩小腹。

二、以鼻孔自然吸气,不用手指按鼻孔,以细,慢,长的原则吸气令满。然后闭气,待无法忍耐时始将气呼出,视闭气时间长短而分三瓶成就。

1,下瓶成就:闭气时间长达三十六次,以右手拍右腿,左腿,前额,及弹指一下为一次。

2,中瓶成就:闭气时间长达七十二次。

3,上瓶成就:闭气时间长达一百零八次。

要领:

左鼻通方作宝瓶气,若右鼻通,左鼻不通,则不可做宝瓶气。修宝瓶气为的是强制打通脉轮。道家叫做闭气功夫,很多宗派都极重视此项功夫,屏气就时,水不能溺,火不能烧,感冒时做宝瓶气其应如效。

宝瓶气自身本具,以指按鼻而气不外溢为上。午前指子时至已时,用左鼻孔呼吸,午后指午时至亥时,用右鼻孔呼吸。

对宝瓶气练习有注意,打通三脉后修宝瓶气,其效尤奇,与精神意志合而为一,宇宙五色光自然进入脉轮。密宗之三脉四轮与道家之奇经八脉相当,至初、二禅境界,左右两脉发动,方能觉受。宝瓶气加观想,五色光充满毛孔,时自感热能向外伸展,圆光如循。(H)

末学愚解:

宝瓶气的功效南公已详述,记得在某次禅修班上张公亦传授过此法。道家在做闭气时,增加了鼓腹的动作,即在闭气时,小腹一鼓一收,在收腹的同时,收缩前后两阴,大约每秒钟收、鼓一次,换气时停止。增加的这一动作,锻炼了会阴部位及附近的肌群。人在睡眠中将漏未漏之际,往往会惊醒,此时,只需一做收腹动作,即可控制漏丹。

四、福德资粮

原文引用:

六欲天的天人,寿命比我们长太多了,而且没有我们这个世界的痛苦、烦恼。他们福报很大,所以都是做善事、修善行、做功夫的人往生。因为没有离开男女的欲念,所以叫六欲天。虽未离欲念,但已将欲念升华到很高的境界,所以能升到六欲天。(C)

什么叫善行?以道家标准,一个人危急了,濒临死亡边缘时,把他救出来,起死回生,这样算是一件善行而已。以这个为标准,要满三千善行,数千功德,才够得上修天仙。其他儒家、佛家都是一样,佛家要求我们起心动念,内在的思想行为要转变。但据我所知,一个个的心行都没有丝毫动摇,太可怕了。(C)

末学愚解:

不漏丹或少漏丹是修好禅定的关键之一,禅定修好了就能生天,即使留在人间亦能享受天人般的轻安快乐,这是要大福德的。所以说要真正做到不漏丹,除了努力断淫外,还需要其它种种善行(最起码五戒十善)的配合,也即修福对解决漏丹问题至关重要。而发菩提心,修普贤行愿,是集聚福德最快的方法。

摘录文献:

A、 禅与中国文化 张公尚德先生

B、习禅录影 南公怀瑾先生

C、如何修证佛法 南公怀瑾先生

D、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南公怀瑾先生

E、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南公怀瑾先生

F、禅脉正观研究 南公怀瑾先生

G、无上甚深妙密法 南公怀瑾先生

H、《如何静坐》视频资料 南公怀瑾先生

张公尚德老师讀後:

讀此文便知南老師學問之深厚、菩提之悲切。

祂早已無俗世之成見與是非,唯一片憐憫與悲心。

嚮往南師之作者:施林忠,

絕非等閒之輩也。

二零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於達摩書院

本文转自达摩书院网站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成语名称任人唯亲成语拼音rèn rén wéi qīn成...

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成语名称任其自然成语拼音rèn qí zì rán成...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成语名称仰面朝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cháo ti...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成语名称仰面唾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tuò tiā...

任其自流 任其自流

任其自流成语名称任其自流成语拼音rèn qí zì liú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