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安宁太子——两世被判死刑,蒙佛救度证圣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1-06 09:33:43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是由胜光国王掌管,而鹿野苑则是由梵施国王所执政。那时,两国因一些矛盾交战,伤亡都十分惨重,双方关系也是越来越坏。有一次,梵施国王率领四大军队进攻舍卫城,在康丹河边扎营。胜光国王知道后,随即率领兵队前往应战。双方势力相当,难分胜负,一直僵持不下。  这时候,梵施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王宫上下鼓乐齐鸣,庆贺女孩的诞生。胜光国王知道后,心想:「和梵施国王交战这么久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是由胜光国王掌管,而鹿野苑则是由梵施国王所执政。那时,两国因一些矛盾交战,伤亡都十分惨重,双方关系也是越来越坏。

  有一次,梵施国王率领四大军队进攻舍卫城,在康丹河边扎营。胜光国王知道后,随即率领兵队前往应战。双方势力相当,难分胜负,一直僵持不下。

  这时候,梵施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王宫上下鼓乐齐鸣,庆贺女孩的诞生。胜光国王知道后,心想:「和梵施国王交战这么久,耗损国力,不如我向她女儿求婚,和平解决两国关系。」于是就派使者到梵施国王那里去求婚。

  梵施国王知道胜光国王的心意后,非常高兴,心想:「两国开战至今,双方皆损失惨重,现在藉联婚求和,正合我意啊!」便告诉来使,愿与胜光国王和亲。从此,两国结盟,成为好朋友。

  由于女儿的出生,平息一场战争,让全国上下得以安宁,因此,梵施国王将女儿命名为「安宁女」。不久之后,王妃又生下一个长相庄严的男孩,他们为他取名为「安宁」。很快的姐弟俩长大了,二人关系好得很,亲密到连一刻也不愿分开。

  不久,安宁女的年龄已适合婚嫁,于是双方选好日子,胜光国王亲自到鹿野苑迎娶安宁女,依当地的习俗举行隆重的婚礼。

  安宁弟弟找不到姐姐,就问父母:「姐姐哪儿去了?」

  梵施国王说:「她到胜光国王那里了。」

  安宁就闹着要跟姐姐在一起,梵施国王告诉他:「你姐姐已经成家了,你去干什么?你是太子,以后要继承王位,料理国政,你是不能去的。」但他还是天天吵着要到姐姐那儿。

  后来,胜光国王告诉梵施国王:「让安宁来吧!我会像对待自己兄弟一般地对待他的。」梵施国王只好送他到舍卫城与姐姐团聚。

  胜光国王教他骑马、射箭等世间的五明,他全部精通无碍。然而,安宁慢慢地变得骄纵而目中无人,个性也变坏了,在很短的时间内竟做了一百多件犯法的行为。安宁女和胜光国王再三劝导,都收不到任何效果;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派人告诉梵施国王有关安宁的种种行为。

  梵施国王听了也很是担心,三番五次地叫安宁回宫,并告诉他:「你身为王子,未来要继承王位,作人民的表率,不要再胡作非为。」

  但安宁既不愿回宫,也不听从父王的教诲,仍旧一意孤行。最后,梵施国王与他脱离父子关系,胜光国王把他赶出王宫,安宁只得在市井里混日子。

  有一天,他想要进宫看姐姐,但是守城卫士不让他进宫,安宁不禁瞋恨心大起。抬头一看,竟又看到姐姐和国王在凉台上弹奏琵琶,有说有笑的;安宁在愤怒、嫉妒交集之下顿起杀心,拿起弓箭便朝国王射了一箭,但只射中了国王面前的琴。

\

  逃过一劫的胜光国王愤怒不已,心想:「这个安宁居然要杀我?真该马上杀了他!但他毕竟是梵施国王的王子,恐怕梵施国王会不悦,若在法庭上辩论,再判处他死刑,则较妥当。」

  当时,胜光国的规矩是:凡是有小辩论,就吹两个海螺集众,而举行大辩论时则不但吹海螺,还要击大鼓。于是国王就命令手下吹海螺、击大鼓,集中舍卫城的大臣和所有官员,再把安宁带来与国王辩论。当然,完全理不直气不壮的安宁输了,连同之前触犯的一百多条法律,一并合起来被判处了死刑。于是便依着国家的规矩,让安宁太子戴上代表已判极刑的花环,由刽子手带去游街。安宁太子这时才惊觉自己做错了事,心生忏悔,独自哀嚎:「这世界上还有谁能救我!」

  世尊观知教化安宁的机缘已经成熟,便着衣持钵到城中化缘。正在游街的安宁,远远地看见世尊,生起极大的欢喜心,立即上前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慈悲的佛陀,能不能再给我一次生命?请您救救我!」

  世尊便对刽子手说:「你们不要杀他,放了他吧!」

  刽子手很为难,对世尊说:「若是擅自释放极刑罪人,我们只怕性命难保!」

  世尊告诉刽子手:「没关系,我亲自去跟国王说吧!在我未见到国王以前,请你们不要杀他。」刽子手答应了。

  世尊找到胜光国王说:「国王!放了那个罪犯,不要杀他。」

  胜光国王很信任佛陀的慈悲与智能,就说:「世尊!他犯了许多罪,理应处死,但如果您能摄受他,而他也愿意出家,我可以释放他。」

  于是,世尊将安宁带回经堂,为他剃度、授戒、传法,他精进修持,很快地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

  这时,比丘们请问佛陀:「世尊!是什么因缘让安宁太子造做不法的事,几乎被处以极刑?又何以能在临刑前被世尊所救,还度他出家,使他证得罗汉果?请世尊为我们演说前后的因缘。」

  世尊告诉比丘们说:「不但是今生我救护他,度他出家获证罗汉果位,而且前生我也曾经救过他,使他得到四禅五通。

  很久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仓祈国王。当地有个恶人,做了很多非法的事。后来,仓祈国王判他死刑,当刽子手正准备杀他的时候,他心生恐惧,连连呼喊救命。那时,鹿野苑附近有位大仙人,具足五种神通,看他非常可怜,很想救度他,便来到恶人的面前。

  恶人看见大仙人就恭敬顶礼,请仙人救他。仙人请刽子手释放恶人,但刽子手说:『放了死刑犯是会被砍头的!我们可没有两个头,怎么能将他放了呢?』

  仙人就对刽子手说:『由我去跟仓祈国王说吧!在我未找到仓祈国王以前,请你们暂时不要杀他。』刽子手答应了。

  仙人找到国王,帮恶人求情,国王说:『如果不杀他,您得带他出家。』于是,仙人带恶人到森林中,传授他教言,他依教修行,最终得到四禅五通。

  比丘们,当时的仙人就是现在的我,那位恶人就是安宁太子,仓祈国王就是胜光国王。以前他在临死前,我及时援救他,并教他修得四禅五通;现在也是在他临刑前,我救了他,使他证得阿罗汉果。」

\

  比丘们又请问:「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安宁太子今世转生在富贵王家,身相庄严,并能在佛前出家,获证阿罗汉果呢?希望世尊为我们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说:「这是他前世的愿力。在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有一位僧众执事,一生为僧众辛勤做事。临终时,他发愿:『我一生出家,为僧众做事,没有得到什么境界,希望我将来能在释迦佛出世的时候,让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这位执事比丘就是现在的安宁王子,因为他前世的愿力,现在已经成熟,所以今生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成为阿罗汉。」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成语名称仰屋之勤成语拼音yǎng wū zhī qín成...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成语名称仰屋著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成语名称仰人眉睫成语拼音yǎng rén méi jié...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