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学佛为什么要读诵大乘经典?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1-04 09:37:24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

\

  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让那些国王大臣去关心,我们僧团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上根利智的人就是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以法为师。佛教重法,怎么样尊重都不为过。  释迦牟尼佛一成道,马上观察三千大千世界是不是有比自己道德智慧更高的人,要拜他为师。结果一观察他是无上士,没有比他智慧更高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佛都还要以法为师。  大乘佛法是出生三世一切诸佛之母,菩萨按此修行才成就佛果。所以这种智慧真理能够哺育心灵、引发菩提心,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们看佛经真的感觉到佛是一切种智者,六合内外所有的事理性相无所不晓。而我们凡夫只是靠自己有限的知见、逻辑思维来看待事物,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太少了,而且太偏颇了。我们很难建立中道的正见,不是执有就是执空,或者就是断灭见。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观念呢?凡夫的知见是不可靠的。我们学佛法就好比是练习书法,当找到一本最好的字帖,临摹时,要把自己脑中原先的笔画结构全都抛弃,然后再开始临摹,临摹得越像越好。所以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以大乘佛法的知见来转变我们凡夫的知见的一个过程。  凡夫的知见你都放下,不要考虑自己的想法,一想就错。唯有佛彻证了诸法实相,悟证至无上正等正觉。佛将这种法、这种真理以慈悲心向我们传播,我们依教奉行就好了。  这种法和真理是亘古亘今、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有佛无佛,法和真理都常在。  所以真理是佛发现的,不是佛创造的。佛把他发现的真理,这种法传播给我们就是要让我们离开轮回之苦,契证我们自性的涅槃。  了解这个之后我们就要通过读诵大乘经典,转凡夫知见为佛知见,开发智慧。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惊才风逸...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