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如理如法 成都文殊院科学放生5万余条珍稀鱼苗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1-02 09:32:53
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人向善,甚至感召远近的渔民在春天至夏初期间自愿停止渔业捕捞,这是中国民间自发遵守的禁渔期。佛教在其中起到的移风易俗作用,就是佛法对世间最善的教化。 可是,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放生变得复杂起来。虽然慈悲的精神还在延续,但善巧的放生方法没被广泛传播。宗性大和尚曾在关于放生的开示中提到丰子恺,说丰子恺画的《护
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放生现场\

g> 2018年6月9日上午,成都文殊院弘法利生部和空林佛学院三百余名僧俗大众,在水产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将5万余条本土江河珍稀鱼苗从黄龙溪廊桥下的府河中放归自然。这是西南地区佛教界首次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将佛教护生思想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的放生活动。 本次放生活动,得到成都市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三礼、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杨壮志研究员等专家指导,鱼苗培植单位技术人员的全程协助,双流区农村发展局批准并予以监督,由文殊院僧俗大众共同努力执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 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指出,放生的目的是要提升内心的精神境界。同时,放生活动的正确践行,也是在提高“承当、奉献、欢喜、包容”的空林修养。此次放生活动,旨在通过佛教护生思想与《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等法规的圆融结合,引导广大善信能更好地落实佛教护生理念,从而逐步转变以往的放生乱象,逐渐形成更为合理合法的良好放生风气。 行慈善如理如法,佛弟子放生护生 放生法会由成都文殊院弘法利生部总干事亦乐法师主法,按照佛教仪轨对即将放生的鱼苗进行洒净、祈福。在梵呗声中,晨光洒金映带流水,风动清波穿行廊桥。 放生法会仪轨后,空林佛学院学僧带领信众有序地站在放生通道两侧,为小鱼们搭建了一条通向自然的道路。鱼苗经由善信、志工、学僧,被安稳地送到河岸,由三位鱼苗培植技术人员进行最后的把关。 鱼苗放生过程中,水产专家及技术人员对鱼苗的搬运、解袋、水袋温度调节、鱼苗适应环境调试进行严格要求与把关,以确保每一条小鱼都能够安全抵达适应的环境水流中。 随着所有鱼苗的放归,本次放生活动顺利完成。据悉,本次放生的5万余尾鱼苗有白甲、华鲮、土凤三种,均是本地原生物种,因近年来野生数量骤减,极为珍稀。 护生命务实为本,善思维是真修行 为什么会选择这三种鱼作为本次放生的对象呢? 指导本次放生活动的水产专家说:很多人把放生看作一个很容易的事,但从大的生态环境上来看,放生并非从市场上买来活鱼投入河流中那么简单。合理的放生要根据本地生态环境,原有物种结构、食物链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进而确定放生鱼类以及科学放生方式。 白甲、华鳞、土凤这几种鱼是在几十年前成都周边江河流域中是比较常见的土生鱼类,但后来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原因,变得非常稀少,濒临灭绝。随着近几年渔业部门重视,经过他们不断地探索研究,才将这几种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成功,以免灭绝之患。但生存在野外自然江河流域中依旧稀少。近两年,成都周边水域的污染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改善,适合这几种鱼的生存条件逐渐得以恢复。同时,这几种鱼都是以河床砂石间的藻类及小型水生生物为食,生长缓慢,对水域生态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 本次活动中所放生的鱼苗是“子一代”。所谓“子一代”,即于江河中捕捉的野生种进行人工驯化培育后产的第一代鱼苗。这样的鱼苗完整继承了母系的野性基因,能够在自然界更好地生存。本次放归的鱼苗,正值体长3-5厘米的生长期,是鱼苗的最佳放归时机,小于3厘米,会对其环境适应有更大的挑战。 本次放生的地点选在府河下游的黄龙溪水域。此河段污染少、水质好,水流不急不缓,不远即汇入岷江。河流中的藻类和水生生物丰富。放生地的河段能同时容纳数十万条鱼苗,故本次所选的5万余尾,在数量上也非常合适。再者,时值初夏,气温温暖稳定,水温不寒不热,也是最佳的鱼苗放生气候。 山清水秀涵万物,法语清新慧人心 放生活动结束后,文殊院志工们对现场进行了卫生整理,遵守文明放生理念,不为当地环境带来负担。随后,所有参与者前往不远处的观音寺休息,并总结此次活动的经验,分享感悟。 在观音寺的大雄宝殿内,弘法利生部干事亦真法师与大家聊起了此次放生活动整个筹办中的一些故事,称这次活动是“善缘所成”,我们要感恩各方面予以帮助的人。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不仅因为大家对佛教的好感,还因为我们在做这件事时,始终把如理如法放在第一位,方方面面都在法律法规和佛法思想理念之内进行。前期我们请教了许多专家,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自然生态、动物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放生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多方面了解各种事物,才能真正做好放生这件事。 随后,弘法利生部干事亦果法师也跟大家分享了这次活动中的一些感受。他表示:放生放掉的是烦恼,得到的是安乐,我们要以平常心来放生。因为,每个人对慈悲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慈悲的本质是与一切众生同苦同乐。做一件事,要弄清本质,才能明白其中的因果。我们要用智慧去观察,力所能及地多做有利于众生和大众的事情。 随着法师开示的深入,本次放生活动的深层含义逐渐显现出来。其实,放生并不是一个看上去那么简单的行为,而是关乎到自然环境、动物保护等等很多层面的大事因缘。我们每个人在发心向善的时候,要以广大众生为所缘,这样才能有广阔的心量。全面的视野,才能承办真正有益之事。 听完法师的分享,参会的善信感慨道:以前放生的重点都集中在现场的几个小时,但活动结束后,这些小动物的命运又如何呢?当时也疑惑那种放生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当看到这次放生活动安排得如此谨慎和专业,看到小小的鱼苗经过每位参与者小心呵护回归江河,心中瞬间充满欢喜和感动,感恩终于找到了正确放生的打开方式。 悲智双运,难行能行 文殊院弘法利生部的亦乐法师是本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他表示,放生是佛教慈悲观的体现,也是教理教义所倡导的。《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护生的故事;沿用至今的《梵网经菩萨戒》中也要求受戒者“常行放生”。在大众的意识里,放生是一件善行,且我国自古就有的放生风俗,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财富。明代高僧蕅益大师的放生成就了今天游人如织的西湖。更早的隋朝,智者大师以放生来劝

\

人向善,甚至感召远近的渔民在春天至夏初期间自愿停止渔业捕捞,这是中国民间自发遵守的禁渔期。佛教在其中起到的移风易俗作用,就是佛法对世间最善的教化。 可是,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放生变得复杂起来。虽然慈悲的精神还在延续,但善巧的放生方法没被广泛传播。宗性大和尚曾在关于放生的开示中提到丰子恺,说丰子恺画的《护生画集》透露出生命的珍贵,处处反映保护生命的重要,这也同样是“放生”。所以佛教讲究“悲智双运”,要做好一件事,慈悲和智慧缺一不可。佛弟子除了要有慈悲的心地,还要思考如何用善巧的方式更好地自利利他。 举办此次放生活动,是基于我们深入的总结与反思。延续至今的放生思想理念以及行为方式,如何在当代社会与自然环境中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是此次放生活动的出发点。 此次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怎样如理如法地放生,还要从整个过程中让更多人明白放生应该如何修炼悲智双运的佛教思想。过去社会上流传着很多不太恰当的放生方式,给很多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虽然这并不是正信佛弟子的思想与行为,但正信的佛弟子对此也有部分责任——我们并没有在积极正面地践行佛法上做得十分圆满。因此我们有责任践行与推广真正的佛教思想。这也就是宗性大和尚总结提出“承当、奉献、欢喜、包容”空林修养中的“承”。我们要承当起正信佛法的传扬,将真正的佛教护生放生理念与现代化善巧方式圆融结合。本次放生活动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通过大家的不断完善,将放生护生这一善举更好地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与发展。 鱼沉荷叶露,智护功德显。临岸草木垂影而立,漫望长河,千万条鱼苗开始了新的生活。文殊院2018夏季放生活动至此圆满结束,慈悲之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愿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成语名称仰屋之勤成语拼音yǎng wū zhī qín成...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成语名称仰屋著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成语名称仰人眉睫成语拼音yǎng rén méi jié...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