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如来藏唯识体系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1-02 09:30:50
所谓“如来藏唯识体系”,就是以唯识法相阐述“如来藏”思想的唯识学体系。 《楞伽经》阐述如来藏思想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今略述如下:1、如来藏唯识思想的主旨唯识观就是佛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宇宙观,就是《楞伽经》中, “一切佛语心”的思想主旨(一切诸法佛说皆唯心所造)。《楞伽经》认为万事、万物、万法都是这个“如来藏”的幻化变现。《楞伽经》的唯识观所体现的“如来藏”,又称“阿赖耶识”、 “第八识”

所谓“如来藏唯识体系”,就是以唯识法相阐述“如来藏”思想的唯识学体系。 《楞伽经》阐述如来藏思想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今略述如下:

1、如来藏唯识思想的主旨

唯识观就是佛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宇宙观,就是《楞伽经》中, “一切佛语心”的思想主旨(一切诸法佛说皆唯心所造)。《楞伽经》认为万事、万物、万法都是这个“如来藏”的幻化变现。

《楞伽经》的唯识观所体现的“如来藏”,又称“阿赖耶识”、 “第八识”、“藏识”、“识藏”,它包括染净二法,表现为“真识”与“转识”。

“真识”即“净空如来藏”,或“藏识真相”、“自真相识”、“如如境”、“净八识”、 “真如”等,它是自相清净的,不生不灭的。

“转识”或“转相”、

“业相”是由如来藏派生出的假相,是污染的、生灭的。

二者的关系则是:藏识(真识)本身不生不灭,但含摄“转识”与“业相”的生灭假相, “藏识”是体, “转识”等则是相、用,犹如海水与波浪的关系,波浪能生能灭,有生灭相,但海水性不变,不生不灭。“藏识”与“转识”二者之间非异非不异,犹如泥团与微尘的关系。如经中云: “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其所成,而实彼成,是故不异;若不异者,则泥团微尘应无分别。……转识、藏识实相若异,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实相实不灭。……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藏识则灭。……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由此可见, “藏识”(真识)是不灭体性,是“转识”、 “业相”变化的根因。(在《楞伽经》里将所有的识分为三种: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这里的藏识是指真识而言,转识是现识和分别事识,亦即前七识)。

2、如来藏唯识思想的教相

《楞伽经》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教相。

五法,即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名”指概念; “相”指事物现象;“妄想”指以名、相为对象的思维分别;“正智”为洞察妄想本质的智慧; “如如”为彻悟后所见的自性。

三自性,即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性自性。妄想自性从相生;依因托缘生起诸法的功能叫缘起自性;离名相、事相、妄想, 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所趋向的境界,是成性自性。

\

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

二无我,即人无我、法无我。

3、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关系

《楞伽经》中以“五法”统领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含摄世间出世间法。

(1)五法统摄三自性。如经中云:“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若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时生,如日光俱,种种分别,分别执,是名缘起自性。……正智如如者,不可坏故,名成自性。”

(2)五法统摄八识。如经中云: “自性现妄想,八种分别:谓识藏(妄想染相即识藏,净相即如如);意(末那,为我执,带质境,非量);意识(即第六意识、知见、思维分别、比量)及五识身者。”

(3)五法统摄二无我。如经中云:

“不实妄想故,(生)我、我所,二摄受灭,二无我生。……此五法者,声闻、缘觉、菩萨、如来自觉圣智,诸地相续次第,一切佛法,悉入其中。”

4、藏识无有之论

《楞伽经》又说: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为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著……若不是则同外道。”

\

这里佛陀特别强调说明,若将如来藏执为实有,则落入外道的“有见”,故为破除此见,佛陀则说如来藏之体为“空、无相”之说。如果学者能彻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那么后世所谓“毕竟空”和“胜义有”的诤论何愁不为之消宁呢?

5、如来藏唯识纲领

①如如:即净空如来藏,由正智以平等慧转染成净,证得成自性。

②如来藏:含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具染净二法。

⑧妄想:由净入染造我法二执,妄想自性。

④正智:反省觉悟,由染入净。

⑤名相:由妄想无明而生。

如来藏含摄染净二法,由如来藏的如如境,若被妄想无明染污则变成世间名相,若由世间名相起正智净化,则转为如如净相。(信息来源:摘自《彩云法雨》)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成语名称仰屋著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成语名称仰人眉睫成语拼音yǎng rén méi jié...

仪态万方 仪态万方

仪态万方...

1997年9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24日...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