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她在九华山亲见肉身菩萨显真身睁眼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31 09:32:32
她在九华山亲见肉身菩萨显真身睁眼  一意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天一天念下去;一年一年念下去。  为了严谨、翔实地讲述,10月21日,我将俞女士和另一位居士退休张医生请到杭州日报,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俞女士结佛缘在九十年代,其实1997年对她来讲最不平凡,她先是在九华山个人目睹了海玉菩萨肉身现相,接着又与四万人共同见证观世音菩萨在普陀开光仪式上的现世。她长年念佛念经、吃全素、放生,从未停止。她曾连续
她在九华山亲见肉身菩萨显真身睁眼

她在九华山亲见肉身菩萨显真身睁眼

\

  本文讲的是发生在我的佛友俞女士身上的不可思议的故事。

  说起来真是因缘,与前博文中讲述过的王老太一样,我与俞女士的认识也极偶然,是在杭州金衙庄农贸市场买菜的几分钟时间内认识的,但我没想到,如此偶然认识的这两人竟都是非常不凡的修行者,她们都没有学习过佛教理论,王老太还是文盲,当然不明白止观凝结等佛教专业术语,但她们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长年一心念佛、念经、吃素,于是她们身上发生了远远超出普通佛教徒包括学习并掌握大量佛教经典理论的朋友的不可思议的修行故事。

  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在修行者看来只是貌似神奇其实一点不神奇的故事呢?为了弘法,为了让大家分享念佛法门殊胜的经验。就拿我来说,每次了解并理解了这些故事后,不仅引发了心灵的震撼,而且在之后的念佛当中,更加相信尽虚空遍法界佛菩萨无处不在因为我朋友的修行史(包括故事)直接地、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信愿与念力。同时,我也始终相信:在末法时代,在中国,用圣谛法门这样的词汇向身边的人弘法的效果的确远不如讲述修行者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尽管佛学理论不那么准确与精到。当然,我丝毫无意批评他人的修行方式,我只谈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即普通百姓修行最可行、最简捷的方法是:一心

  因为俞女士的修行感应故事太多,又非常情节化,所以只能分篇来讲述。

  俞女士当年有一个高尚的身份,而且前面还有优秀二字。但她17年来的皈依是那么彻底,她的修行故事是那样感人,那么有冲击力。

\

  一意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天一天念下去;一年一年念下去。

  为了严谨、翔实地讲述,10月21日,我将俞女士和另一位居士退休张医生请到杭州日报,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俞女士结佛缘在九十年代,其实1997年对她来讲最不平凡,她先是在九华山个人目睹了海玉菩萨肉身现相,接着又与四万人共同见证观世音菩萨在普陀开光仪式上的现世。她长年念佛念经、吃全素、放生,从未停止。她曾连续九次去普陀,其中有一年去了四次,每次都三步一跪拜;她曾四上九华山,自己身上的所有金器,包括耳环、手镯、戒指全部捐给了九华山寺庙(有捐赠仪式上的照片和由九华山果生和尚开具的证明)。她甚至与一批修行者坐飞机去吉林的慈航寺皈依,之后又率领多批佛友坐火车前去。

此博文只讲她在九华山上的两个故事

  1997年是俞居士第一次上九华山,是去参加海玉菩萨诞辰500周年的活动。释海玉(14971623)住九华山山洞一百年,直至一百二十六岁。当年的九月十四日上午,他把自己一百年来所写的历史放在身边,圆寂了。至明朝崇祯三年,崇祯派兵部尚书王大人来九华山敬香,到东南第一山,当晚山头放光,一道白光照到东南山上的塔墓,东南方山上塔墓也放一道光,两光对照,兵部尚书连夜带人上山,此山无路无庙宇,只寻得一山洞,内有一老人,已经坐化了。遗物都已腐烂,但肉身还是原样,只是干了,接着又发现旁边有海玉用舌尖之血书写的血经和身世自传,方知离坐化时间已经有三年九个月了。明思宗朱由检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敕封无瑕禅师(即海玉菩萨)为应身菩萨,并敕建百岁宫,赐无瑕肉身塔为莲花宝藏。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8年),百岁宫失火,庙中师父要把无瑕禅师真身请到外面,但搬不动,和尚们就说你老人家的庙宇不能失于我们之手,你不走,我们也不走!这时,无瑕禅师显灵了,肉身的双手往上一抬,大火灭了,但他的手却一直没有放下来。我们今天仍能在百岁宫看到他的这个姿势。

  400年前圆寂的无瑕禅师肉身现真身睁眼

  那天去的杭州人非常多,各种大车、小车一共有30多辆。到达后的当晚,有一部分人去百岁宫看师傅(之前认的师傅),因为疲倦,她和大部份居士留在了旅馆里。第二天清晨,她和众人上山礼拜海玉肉身菩萨。在她正在礼拜海玉菩萨时,百岁宫敲馨的僧人突然问她们:你们昨晚为什么没来啊?昨晚为海玉菩萨沐佛时,老人家眼睛睁开啦!这让昨晚没来的人十分诧异,因为他们不知道昨晚有沐佛活动,去的人当时并没有告诉他们,这时的俞女士当然很后悔,由于她昨晚没来,失去了亲眼目睹海玉菩萨显圣的机会,于是她决心跪拜海玉菩萨108次(她是通过拇指拨动挂在手上的佛珠来记数,拜时持佛珠的双手仍是着地的)。但万万没想到,当她拜了没多久时,竟发现眼前原本满身金色、十分瘦小的海玉菩萨肉身突然变了,变得丰满了,变成了当年明朝的真人形象,方方的脸,相很好,连他的双眼皮也能看得非常清楚。虽然俞女士是第一次见到此情此景,但因为刚听敲馨的僧人讲过海玉菩萨昨晚显圣的事,所以她知道显圣之事再次发生了,而且是在她拜佛时发生的,既惊讶又激动的俞居士当时惟一能做的就是将108拜提高两倍,即324拜。其间,她清楚地听到其他居士们在喊她去吃海玉菩萨生日的面条,但她没有理会,只是一心拜菩萨。当完成礼佛之后,她起身将此现象告诉了那位敲馨的僧人,对方笑着说:没错,没错,正是海玉当年的真容。

  俞女士回到杭州后,女儿一见到她时竟说有点不认识你了,你在山上介辛苦,人怎么反而变白,变年轻了。第二天邻居们也异口同声地这样说。

  贴身出现一双硕大的僧履

  第二次去九华山时,俞女士与众居士在上古拜经台时又遇到菩萨显圣。拜经台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而得名,僧人建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古拜经台内有一块长方形岩石,上有下凹的一双脚印,是金地藏留下的足印。但第一次去九华山的俞居士当时并不了解这些。这天上古拜经台前,她与其他六个居士说好将以三步一大拜(不是信藏传佛教的人那样全身贴地,而是脚、膝、头以及整个手臂贴地)的动作登上拜经台。但走到山脚下时发现山势较陡,老人们的年龄毕竟比较大了,会有危险,于是她们决定不采用这个动作,而是走三步后立定合掌一拜。但奇迹在此之后又出现在俞女士身上,走在最前面的她突然听到一个很响的男性的声音:怎么说好大拜又不拜了!(对于这句话的态度及声音,我估计阅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看法,对此我曾反复询问和了解,但我能说的是,这是俞居士听到的真真切切的一句话。)俞女士一楞,下意识地扭头四顾,寻找讲话的人,但发现其他六位居士远远地落在后面,她身边没有任何人。于是,她相信是神灵对她们的出尔反尔提出告诫了。于是,她立即改变拜佛动作,开始大拜,但没想到的是,眼前突然出现一双很大的脚一双穿着山袜(即僧人穿的高至膝盖的厚袜)的脚,该脚在俞居士的左侧,脚尖向着俞女士,脚的外侧就是山道铁索,也就是说是从山上往下走的一双脚。俞女士说,她当时的第一个感觉是有人在身边,第二感觉是这个人的脚怎么会如此大呢!于是她抬头看,但眼前没有人啊!这时候身后传来其他居士的声音:俞女士!我们不是说好不大拜的吗,你怎么自己又大拜了呢?俞女士当时没时间告诉她们实相。见俞女士没有作答,六位居士也三步一大拜了起来。到了山上后,俞女士将曾经出现的此现象告诉了其他人,但这六人都表示,在大拜时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接着,俞女士她们才发现山上的古拜经台果然有金地藏的大脚印。这让大家恍然大悟的同时又惊讶不已。在俞女士回杭州后与其他道友的交流中,一位居士说,她不仅遇到过大脚印显圣的事,一次上九华山时还分别在山下山腰和山顶三次看到前方出现地藏王菩萨。

  磕大头的故事虽然还有之四,但我想先对这三篇博文中的两位女性的修行做个小结。她们都已经是老人了,王老太甚至已经76岁了,但都精神矍铄、面目慈祥、声音宏亮(接她们的电话,我每次都要将话筒离得远一点),她们之所以有超越众多修行者的成绩,还是缘于潜心念佛和放生,这才是实修,这也是我认为看经书的时间远不如用来念佛的原因。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包括只吃三净肉的我在内的许多修行者都没做到,那就是吃素!王老太禁荤禁到连色拉油都不碰;我请俞女士她们吃饭时虽然点的是素食,但她仔细寻找下,还是找出了一丁点肉。我连称不好意思的同时赶紧重新点了一份更纯的。我想,这样的居士,佛菩萨不认可又认可谁?不加持又加持谁?所以,这是值得所以吃肉的学佛者思考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成语名称仰屋兴嗟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jiē...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成语名称仰屋之勤成语拼音yǎng wū zhī qín成...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成语名称仰屋著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