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大德告诫大家重择师、择师的方法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28 09:29:38
大德告诫大家重择师、择师的方法(发帖人:启明明) 索达吉堪布告诫大家一定要谨慎拜师,提防假活佛、假上师! 在这里,我顺便给大家讲一下,据说最近在汉地,出现很多很多假修行人在欺骗信众。前段时间我在课堂上也稍微提了,今天再次重申一下:如今“活佛”骗钱的现象比较严重,汉地道友不要认为这是真正的藏传佛教。在藏传佛教中,历来活佛制度和认定方法特别严格,而现在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人本来自己就是假活佛

大德告诫大家重择师、择师的方法(发帖人:启明明)

索达堪布告诫大家一定要谨慎拜师,提防假活佛、假上师!

在这里,我顺便给大家讲一下,据说最近在汉地,出现很多很多假修行人在欺骗信众。前段时间我在课堂上也稍微提了,今天再次重申一下:如今“活佛”骗钱的现象比较严重,汉地道友不要认为这是真正的藏传佛教。在藏传佛教中,历来活佛制度和认定方法特别严格,而现在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人本来自己就是假活佛,然后又认定很多假活佛,这样对佛教有非常大的危害。还有些藏地的小喇嘛,什么功德都没有,别人给他取上活佛的名字,说是某某寺院的住持,然后带到很多地方去。他灌顶也不会,传法也不会,什么道理都不懂,但汉地的很多信众就开始盲目起信心,大量地供养。

当然,你有信心,怎么样供养都可以,可是大多数人最后都会后悔,有些甚至倾家荡产。尤其是一些女众,讲起来特别可怜,跟丈夫也离婚了,结果那人原来不是活佛,而且不仅有她一个女人,还有很多很多女人。知道这个真相后,自己的一切希望都落空了,财产也没有,地位也没有,结果什么都没有,只留下什么呢?就是对佛教的邪见,认为凡是穿这种衣服的出家人都是如此,于是就开始四处毁谤。

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注意,怎么样注意呢?来一个出家人或者活佛时,不要盲目去依止,应该多打听、多了解。我们买东西时,也要看它有没有合格证,厂家的信誉如何,到底是不是伪劣产品?汉族人买货物非常聪明,但是在佛法方面并不聪明。

我都知道,包括学院附近的有些人,根本不是活佛,也不是出家人,纯粹是打工的在家人。为了挣钱就到汉地去,随便剃个光头,穿上出家僧衣,过一段时间变成“活佛”了,带着很多弟子上来,拿着照相机、摄相机,觉得特别了不起。他在外面说自己是佛学院的,我们在学院呆了这么久的人,到外面都不说是佛学院的,这些人却敢到处说。他们连基本的佛教知识都没有,但到外面去了以后,就成了大活佛、大成就者、大瑜伽士,什么样的身份都被认定出来了。这些人无恶不作,绝不是藏传佛教的修行人,可是在很多人的眼中:“他就是我的金刚上师,跟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这种现象非常可悲!

也许有些人对我不高兴、不满意,如果他们当面跟我理论,我会有更严重的话要说他们。在这里我也没有点名指姓,所以也不过分。但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两个人,现在是非常普遍,所以我经常提醒菩提学会的道友,不要盲目去依止,主要是学习佛法,懂得佛教的道理之后,真假区分会有能力的。现在很多人学佛不知道佛教到底是人还是法,遇到一个就崇拜得不得了,过段时间就生邪见,最后也毁坏了佛教。

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有很多假修行人,口口声声说是佛学院的。也许他们是来过,但我们学院就像拉萨大昭寺一样,每天都有几百个人上来下去,来过佛学院的人不一定就是货真价实。如同清华北大,虽然学校很了不起,但里面出来的也有贪官,最后被判死刑,不可能全部是精英。同样,有些人即使在学院呆过,也不一定是十全十美。所以你们一定要观察了解,不了解就去盲目依止,后来又四处诽谤,有些人不愿意诽谤,还执持不悟地一直跟着,真的非常可怜!

要知道,得到人身、遇到佛法非常难得,那些骗子人格很不好,不要说出家人、修行人,连当一般的工人也没有资格。但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在他们的相续中,自己都没有佛法的境界,能给别人传授,让别人获得利益吗?

当然,这些人跟我没有任何过节,我今天讲这一番话,发心纯粹是怕你们上当,害怕你们的财产全部用完了,信心全部用完了,最后信心也没有,财产也没有,甚至家人也不理你了,那个时候只有流下眼泪了,这样没有必要。

作为大乘佛教徒,利益众生的欢喜心哪怕生起一刹那,价值也是非常昂贵,不一定天天追求外在的事物。你们学习佛法时,一定要懂得取舍,先好好地观察,然后再去依止。那天有个人跟我说:“我现在来不及了!你说他是真的还是假的,快给我说啊!马上要灌顶了,我来不及观察啊!”以前法王如意宝也常说,就像饿狗遇到一大块肥肉一样,来不及等马上要吞下去。

依止上师是终生大事,不能随随便便去依止一个人,不然到时候对双方都不利。你们在依止善知识时,一定要观察,《如意宝藏论》中有两品专门讲依止善知识和舍弃恶友,讲得非常殊胜,应该要学这些道理。没有学的话,很多人的行为听了以后,感到非常可怜:这些人怎么这么笨啊,听说不是大学本科的吗,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本科啊,连——不说了,不说了,嗡班匝儿萨埵吽……

慎重择师、择师的方法:慎重择师并恭敬上师

(摘录自《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讲记》◎益西彭措堪布/讲解)

对于传戒的上师(包括传授别解脱戒,菩萨戒及密乘戒)和传法的上师都应非常恭敬尊重,但在依止、求戒、求法之前,应先对传戒、传法的人作详细谨慎的观察。传授别解脱戒的上师至少应具有出离心,传菩萨戒的上师至少应具有菩提心,而传密法尤其是传大圆满法、灌大圆满顶的上师不但应具有上述的出离心和菩提心,而且应已有证悟的智慧。因此不管依止谁,向谁求法、求戒,即使他是释迦牟尼佛、宗喀巴大师、麦彭仁波切或是法王如意宝,事先都应做谨慎观察,这样才不会事后懊悔不已。

只要是圣者,就经得起观察,而且我们越观察就越能瞭解他们的殊胜功德,生起的信心也就越不同寻常。在末法时代,诸佛菩萨化身的上师很多,但恶魔化身文上师形象的也不少,这些邪师在形象上跟上师、活佛、高僧大德一样,言谈举止迎合大众的口味,为了便于搞世间法,往往还自称或暗示自己是某某佛菩萨、祖师的化身,也有的打着法王等高僧大德的旗号,自称是受法王之命去那里传法,但实际上,他们以贪心做了许多非法行为,以至最后败坏了佛法的形象,并且依止他们的人在生活、修行上也产生了很大的障碍。还有的虽然显现上极象一位高僧大德,讲法时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但却认为释迦牟尼佛、龙树菩萨等讲法有误,而执着他们自己的分别念头才是正确,这种人只能葬送自他的善根,不能依止。

堪布慈诚罗珠:观察上师的方法(不可随便接受陌生上师的灌顶等)

\

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观察上师的方法

在现在的居士当中,依止上师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一听到何处有灌顶,大家就趋之若骛,从不仔细观察授予灌顶之人有无做金刚上师的资格,盲目地去接受。结果在灌顶之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发现上师的种种过失,又开始退失信心,随意诽谤已经与自己建立了师徒关系的上师,这是极为可怕的。

密宗特别反对作为上师,不观察弟子的根器,便胡乱传授密法、随意赐授灌顶;以及作为弟子,不仔细观察上师,盲目地接受密法、接受灌顶。

如果只是接受一般的开示,比如传讲显宗戒律,或者是皈依、发心、外加行等修法,对传法者的要求并不是特别严。但是,若要接受密宗的正式修法或者灌顶,一定要首先弄清楚传法者有没有这样的传法资格。

密宗观察上师有三个步骤:

第一是在远处向他周围比较了解他的人打听,这位上师戒律清不清净,有没有慈悲心、禅定以及智慧等等,这是初步的观察方法;

第二是到他附近,亲自考察他的所有行动;

第三是通过直接接触,也就是跟他一起住,一起走,一起做事情,以这种方式来进行仔细观察。 在这些过程当中,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并认为密宗对上师的要求他都能够具备,最后才可以依止,才能视其为根本上师。这样的上师需要终身依止,时刻跟随其后,尊听教言,依教奉行,就像密勒日巴依止上师的感人事迹一样。要听闻密法,就应该这样做。

但是,我们现在往往没有时间和条件去进行观察,又想闻听密法,那又该怎么办呢?就只有到藏地去,依止为众人所公认的那些高僧大德,在他们座下接受灌顶。得到灌顶后,再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完整修法。得到修法传承后,回到家里实修。将得到的修法全部修好以后,再去求下一步的修法,然后再回家修,只有这种方式,才是实际而又可行的。虽然藏地和汉地天各一方,来回奔波确实有一定困难,但也只有克服,在没有其他办法之前,我们只能选择这条路。

如果对赐予灌顶的上师很陌生,便去接受密宗的灌顶,听受密宗的正行修法,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在这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

不仅仅是密法,包括显宗的空性和如来藏的法要也有一定的要求。若要听闻空性法要,如中观之类的见解,对善知识的要求虽然没有密宗严格,但还是需要观察。

所以,如果今后有人传密宗正行修法或灌顶,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个人的背景,确保没有问题,然后才可以接受。如果对方是素昧平生的人,仅仅去拜见,请教问题,顺便听听显宗方面的开示或是密宗的外加行修法,也是可以的,但要听密法,一定要谨慎,这是其一。

其二是灌顶的问题。什么是灌顶?灌顶就是传密乘的戒律,既然是传密乘戒,那么你首先就要知道所受灌顶的戒律是什么。千万不要以为,在接受灌顶后,对自己没有任何要求。其实,没有一个灌顶是没有要求的。要求什么呢?要求你受密乘戒。有些灌顶有五条戒,有些有十四条,有些有二十五条,凡是灌顶都有相应的戒律。

比如一个人发心出家,在剃度时,除了剃落头发,换上僧衣,还要给他举行仪式,这个仪式便是让他受戒。同样,密宗的灌顶就是让我们受戒。如果在得到密乘灌顶以后,却对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一窍不通,无意当中很容易犯密乘戒。这些盲目的做法,根本不符合密宗本身的要求。很多居士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造成了极大后患,今后一定要注意。

\

如果你要接受一个灌顶,首先要了解此灌顶有几条戒。假如有五条,就要看看是哪五条,并反躬自问,考查自己能不能做到。譬如居士五戒杀盗淫妄酒,是最基础的戒律,但我们在受戒前都要看自己能受哪一条,不能受哪一条。若连居士戒都要这样认真地取舍,那么密乘戒就更需要认真对待,更不能盲目草率。所以,在接受灌顶之前,一定要观察权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理智地接受,这十分重要。

《慧灯之光》五加行开示录六:解脱利益与依止上师

必读 金刚上师与灌顶(慈诚罗珠堪布)

○如果发现自己之师长所作所为与佛法背道而驰,怎么办好呢?

◎我们必须在依止一位师长前详加观察,不是看到报纸宣传便一窝蜂地前去依止。世间上的学问,我们尚须择明师而依止而学,何况生死成就大事?如果已经依止了一位师长,我们就应该看他的功德,而不是去挑他的过失。如果他有甚么过失,你应该早在观察期中决定不去依止。一旦已经在心中生起了依止心,再反悔就已太迟了。没有人逼你去依止一位师长,这纯粹是你个人的决择。如果并未好好去观察便盲目依止,只可怪自己了。如果我们以批评及狭窄的心胸去看,世上全都是有过失的人。即使佛陀再世,在你眼中也一样会是充满过失的。佛陀在世时的俗家亲戚提婆达多便是一个好例子:他眼中的佛陀不但并非圆满的圣人,反而是他的敌人,所以他还处处陷害佛陀。若透过智慧的眼光去看,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凡夫都有值得你去学习及尊重的特质,何况自己的师长呢?你眼中的师长之过失,极可能是你内心的反映而已,并不一定是师长真的有过失。如果你真的肯定师长在客观上有过失或根本没有真正之不断传承等情况,最好是悄悄地疏远而另寻师长,但绝不可批评已依止之原来师长,心中仍要视他为自己的师长中之一位。在传统中,一个修行人可以有多位师长,所以再依止其他大德是没有过失的,但谤批自己之任何一位师长则是不如法的。如果你已与某人建立了师徒关系(即使只是在心中依止而并无告知师长),就不要再批评他。你尽管可再依止其他师长,但不要评谤原来的师父。其他人如果与他并无师徒关系,这个人又的确真的有很大的根本过失,或许还可出言以维护正信佛教的形像,但作为徒弟的你就不要插嘴了。总而言之,依止一个师长前要观察入微,依止后就要视师如佛了。

--------祈竹仁波切《狮吼棒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价等连城 价等连城

价等连城成语名称价等连城成语拼音jià děng lián ché...

价廉物美 价廉物美

价廉物美成语名称价廉物美成语拼音jià lián wù měi成...

仰拾俯取 仰拾俯取

仰拾俯取成语名称仰拾俯取成语拼音yǎng shí fǔ qǔ成...

仰首伸眉 仰首伸眉

仰首伸眉成语名称仰首伸眉成语拼音yǎng shǒu shēn mé...

1997年9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8日出...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