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5)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25 09:36:54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5)  初句总摄前九行,菩萨深达实相,了诸法平等,无住无著,入生死而不染,入涅槃而不住,既不漏于生死,亦不漏于涅槃,自利利他,诸行究竟,故曰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即众生本具真如自性,本自天然,非假修成,菩萨悟此,称性起修,全修契性,故名真实行。  前十行中,有十番智断,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前十住位,已齐别教十地,今初行齐别教等觉,二行齐别教妙觉,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5)

  初句总摄前九行,菩萨深达实相,了诸法平等,无住无著,入生死而不染,入涅槃而不住,既不漏于生死,亦不漏于涅槃,自利利他,诸行究竟,故曰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即众生本具真如自性,本自天然,非假修成,菩萨悟此,称性起修,全修契性,故名真实行。

  前十行中,有十番智断,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前十住位,已齐别教十地,今初行齐别教等觉,二行齐别教妙觉,三行以上,别教学人,尚不知其名,莫论修证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诸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辛三明十向分二。壬初正明十向

  回向有三:一回自向他,谓菩萨所修功德,皆回向众生。二回事向理,谓菩萨所修事相法门,皆回向真如理性,不住不著。三回因向果,谓菩萨历劫修行,不求人天福报,或权乘圣位,唯求无上菩提。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神则不可思议,通则无所障碍。神通有道通,修通,报通,妖通等四种。今此神通,非权小外道之神通,而是菩萨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之神通。菩萨自初行至七行,已能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是名满足神通。至第八行,已种种究竟;第九行成佛轨则;第十行清净无漏,即是成佛事已,藏性之体,已然纯洁,一真无为。以其精真,故能远离凡夫二乘之所留患。凡夫著有,为生死所缚;二乘滞空,为涅槃所缠,故有留患。今菩萨十行既圆,双超空有,不为界内著有留患,不为界外滞空留患,曰远诸留患。正当度生,是不落空;灭诸度相,是不落有;即双遮空有。菩萨既不住当度众生之有为,亦不著灭诸度相之无为,而能回菩提真因,向涅槃归家之路。当度众生,是回自向他;灭诸度相,是回事向理,回无为心,向涅槃路,是回因向果。以其双超双遮空有,不著不住,故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可坏,是无常败坏生灭之法。以生死望涅槃,则生死是可坏之法;若以涅槃望实相,则涅槃亦是可坏法。如前文: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众生执生死,二乘执涅槃,菩萨了达生死涅槃,皆如空华水月,本无所有。入生死当度众生时,不著于有;入涅槃度二乘时,而不滞于空;即坏其可坏之相。亦即远离空有,虽离空有,而不见我为能离,空有为所离,谓之远离诸离。菩萨虽终日度生,广行六度,而不著诸相;虽不著诸相,而又能不坏度生事业,故名不坏回向。此是回事向理。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即众生本具法身理体,寂照照寂,湛然不动,谓之本觉湛然。此本觉理体;与十方诸佛所证法身,无二无别,如前文:我与如来,宝觉真心,无二圆满。谓之觉齐佛觉。虽然众生之本觉等于佛所证之妙觉,但佛已因圆果满,究竟证得。而菩萨仍在因中,必须加功策进,学佛所学,行佛所行。诸佛因中,以权实二智,双照空有,而不著空有,菩萨亦然,是等一切佛回向。亦即回因向果。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不杂曰精,不妄即真,以能观之智,精真而纯熟,故能发明一切种智,证知自己因地心中,现尘现界,种种妙行,正如诸佛果觉,境界无异。以其能证智广大无边,圆照法界;而所证理,亦竖穷横遍,故名至一切处回向。此是回事向理。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买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世界即前所至之处,是依报。,如来,即前所等之佛,是正报。前二位虽觉齐佛觉,地如佛地,但仍有自他分隔,依正历然。今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即自他不隔,依正无碍。以依报涉入正报,故能于一毛端现宝王刹;以正报涉入依报,故能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若据理释,世界是所证之理。如来是所觉之智;以智照理,是如来涉入世界;以理显智,是世界涉入如来;理智交辉,依正相涉,曰得无挂碍若智若理,若依若正,悉皆无尽。如华严经云:菩萨住此回向,得十无尽藏功德。所证理,能证智,皆不可思议,名无尽功德。无尽功德,不离当念,名之为藏。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初句按前地如佛地,即同于佛所证,实际理地。佛是能证之智,实际理地是所证之理。若智若理,俱为菩提,涅槃清净真因,谓之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此不生不灭,实际理地之清净妙因,能生涅槃道果,从因克果,名依因发挥,取涅槃道。菩萨背尘合觉,曰随顺;事相虽多,理体唯一,曰平等;依真因生道果,曰善根。此随顺平等善根回向,是回因向果。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

  真根,即平等善根,依此平等善根而起同体大悲,等观十方众生,皆我本性。以众生本具佛性,与我同体,故众生乃我心中之众生,我既觉齐佛觉,地如佛地,圆满成就佛性;则我性中众生,亦当成就,不应遗失。于是随顺平等善根,兴慈运悲,平等救度众生,是名随顺等劝,一切众生回向。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是回他向自,性圆成就,不失众生,是回自向他。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前位不失众生,即一切法;皆我本性,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不变随缘,以权智入俗;离一切相,是随缘不变,以实智证真,是道种智。今云:唯即与离,二无所著;是双照空有,而超越空有,属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照于中道第一义理,即一切法时,而能离一切相;离一切相时,而能即一切法。离即离非,是即是非,名真如相回向,亦即回事向理。

  真得所知,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

  初句谓前位,已真实证得,真如实际理地。则一真一切真,一如一切如;十方三世,唯一真如,再无别法。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然则真如理体,尚无解脱之名,何来有缚,故曰无缚解脱回向。此亦回事向理。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性是体,德是用。第八无著得性之全体;第九无碍得性之妙用。若体若用,悉皆圆满,谓之性德圆成。法界亦名真如,既无法不真,无法不如,则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毫一尘,皆等真法界,无有限量,谓之法界量灭,量灭即是无量,故结名法界无量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壬二别明加行

  初三句,结前干慧地,十信,十位,十行,十回向等四十一心。位位皆伏断烦恼,分证真如,位位皆名清净。干慧是观行清净;十信是相似清净;住行向是分证清净。故曰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是结前,次成四种以下,是起后。十回向之后,曰次,暖、顶、忍、世第一,是四种。实智照理,愈增于妙曰妙,权智照机,益极于圆曰圆,加功用行,谓之加行。前四十一位,俱非加行莫入;今于十地前,另立四加行,正显十地,障坚法胜,非特别加行,不能破障地无明,圆证究竟法身。

  即以佛觉等五句,明暖位。佛觉,指初地所具之佛觉。用为自己加行之因心;欲证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之境。当障地无明将破未破,因心将亡未亡之际;如钻木取火,火将出而未出之时,先得暖相,名为暖地。木如无明,火如初地佛觉,佛顶文句:即以初欢喜之佛觉,用为十向始觉之己心。初地觉性,全在十向无明心中,譬如火在木中。今以十向始觉,钻于障初地之无明,求出初地本觉智火,此火欲出未出,无明之木未然而将然,故喻钻火欲然其木,暖相先现,名暖地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成语名称仰取俯拾成语拼音yǎng qǔ fǔ shí成...

仰屋兴叹 仰屋兴叹

仰屋兴叹成语名称仰屋兴叹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tàn...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成语名称仰事俛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成...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成语名称仰之弥高成语拼音yǎng zhī mí gāo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