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23 09:35:18
Q: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世间的众生,对于生死的态度,可以分作三类:  1.醉生梦死、贪生怕死:这是一般凡夫,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恋世的愚人。2.讨厌生死、逃避生死:是二乘根性,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出世的智者。   3.不恋生死,不厌生死:是大乘的诸佛菩萨,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入世化世的圣者。一般的修行人及许多的宗教徒,虽然未必是贪生怕死的愚人,但对于现实的世界,却是抱着厌离的态度,或者修

  多多关爱母亲的心

  母亲因为爱怀旧,晚年生活并不快乐。她常常念及年轻时候的苦难生活:父亲在外地工作,奶奶住在城里叔叔家,没有时间照看我和弟弟。母亲只好左手抱着不到两岁的我,右手抱着不到一岁的弟弟,还要去田里做活。我们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饿了就用泡在开水瓶里的米饭充饥。三岁那年,母亲做饭时放我在锅台边照看弟弟,结果水开了来不及倒进瓶里,我就已经把手伸了进去,胳膊上至今还留有一个很大的伤疤。

  她每次提起这些往事时都会眼睛湿润,伤怀不已。我也只好跟着落泪,好像那些遥远的苦难记忆,会一辈子留在我们的生活里,让我们不敢也无法去寻找现实中的快乐。

  弟弟要结婚了,母亲说把房子里的旧家具拉出去,再买新的放进来。我故意说不用了,直接挤进来得了。母亲不高兴,瞪着眼睛问我:“这么小的房子,旧的不清除掉,怎么可以装下新的东西呢?”我听了自言自语道:是啊,旧的东西不去,新的东西怎么可以装进来呢?于是笑着对母亲说:“妈妈,旧的东西不去,新的东西怎么可以装进来呢?房子是这样,人难道不是这样吗?心灵的房子里装满了苦难的记忆,不把它们清除掉,又怎么可以把新生活的快乐装进来呢?”

  母亲愣住了,她好像一瞬间明白自己不快乐的原因:老是把那些苦难的记忆满满地装在心里,会有什么快乐呢?于是我乘机给母亲讲起“加法”和“减法”的人生道理:加法是用来积累人生的幸福和快乐的,减法才是消除人生痛苦和失意的。如果我们错用了加法去计算起痛苦和失意,那我们活着该有多累啊!

  母亲笑了。她说是啊,心灵的房子和现实的屋子是一样的。只有把那些苦难清除,才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装生活的快乐。我们为什么不经常收拾一下心房,好好装饰里面的景致呢?

\

  从那以后,和母亲聊天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母亲变了,变得笑容更多了,变得更爱讲一些快乐的事情了:父亲的退休金又涨了,侄子在幼儿园里又得了小红花,邻居或家里哪位亲戚买股票又发财了。

  所以,作为儿女,我们要时常关心一下母亲的内心世界,多陪伴她,让她在现实的生活里忘却那些曾经的失意和痛苦。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成语名称仰屋着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成语名称仰事俯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xù成...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成语名称仰息他人成语拼音yǎng xī tā rén成...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成语名称仰屋兴嗟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jiē...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