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22 09:31:40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佛是绝对不会骗我们的,因为妄语(乱说不实在的话骗人)是佛门大戒,佛也是因为不妄语,才可以修成佛的。所以古人说:“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佛不问自说,那是因为他知道,在后世这末法时期(佛在世时是正信佛的人常说,佛是来救世人的,我们说的如来佛祖,便是释迦牟尼佛。佛陀说我们都拥有象佛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佛是绝对不会骗我们的,因为妄语(乱说不实在的话骗人)是佛门大戒,佛也是因为不妄语,才可以修成佛的。所以古人说:“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佛不问自说,那是因为他知道,在后世这末法时期(佛在世时是正信佛的人常说,佛是来救世人的,我们说的如来佛祖,便是释迦牟尼佛。佛陀说我们都拥有象佛一模一样的纯善本性(佛性)智能,只不过因为被自己的孽识(贪、嗔、痴)所蒙蔽了,所以不能够象佛一样地看得清楚明白,看通了世间的一切成、住、坏、空的生灭现象,及人生的一切得、失、成、败,其中的原因,都是“因果”!都是所有众生(众多生命个体)的“善业”及“恶业”在相互运作,循环不断地“讨债”,“还债”!所以要不断的投胎转世,不断地交替,不断地受那八“苦”的折磨。  若我们真的明白了,这原来是因果循环,善恶相报的道理,便会很容易的理解,假使能够离苦(先消孽,还债),便自然可以得乐了(孽消了,债还了,一切的烦恼、困扰也都突然解脱了!)这好比那千方百计地不断“害”了我们多年的“小人”,突然主动地向我们道歉说,以往是他错了,再也不“搅”我们了,那感觉,是不是突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因此,我们必须要用有效的方法去消孽,去还债!否则的话,劫数一到,那时便真的要“自作自受”,要用自己的身体去抵销孽债,象报纸上每天也有很多“业报成熟”的人在还债了!  世间上的人,如果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去消孽,去积福的话,那么他一生中所有的际遇,只好丝毫不变地,照着自己宿命既定的生命轨迹(命运),去接受不可预知的遭遇。有时幸运,有时悲惨,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却又无可奈何。总会经历到疾病、挫折,甚至意外、破败、屈辱等痛苦,来抵偿所欠的债。绝大多数的人,因为不了解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相报的道理,所以很难接受,自己明明没有害人,却平日无端端受苦受害,遭到不幸,自然怨愤难平,怨社幷会不公,怨制度累人,怨政-府昏庸,怨命运坎坷,怨天地,骂神灵,愤激怀恨,渴求报复,所以到了下一世,因为又是相互追讨不完,愈追愈烈,看看那些恐怖袭击,不论是为种族,抑或是为宗教理由,他们的手段,是何等凶残,何等冷血!不惜以自杀式袭击来报复,但求同归于尽,那怨毒狠戾,是何等的深,便可见一斑了。  那么,除了以身受报外,还可以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去了孽,去积福呢?最快见效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方法很简单,只要每日都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便可以了。请不要以为这是老生常谈,或是公公婆婆的玩意,这全是误解了,大家可知道,连文殊、普贤、观音等无数大菩萨,在佛经上也极力赞叹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是在此末法时期,唯一可以令上智以至下愚的人,人人都可以实行,都可以得渡的功夫,正是“深者其得深,浅者得其浅”,可惜的是,这“念佛”法门古德称为“易行难信”之法,世人若嫌它浅而不切实尝试,便白白放失了这宝贵的方法,使这一生空过了,直至劫数到来,便后悔莫及了。  我们先以念佛来结佛缘,来消孽,每个诚心念佛的人,都能减轻了生活上的阻障和不幸,那是因为诚心念佛的功德,可以消孽债。可是,我们若是有苦难的时候才念佛,太平无事时,却又随便的放纵自己的妄念,不断的去贪、去嗔、去痴,再去造新的孽债,那么,新的苦难又排着队地出现,今生还不完,又要下一世再来投胎转世,以另一个身体,以另一个身份,出生于另一个社群(未必是人类),来偿还未完未了的债,互相追讨,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所以,我们不要只在有难时才求佛菩萨,否则他们岂不是变成了我们的“保镖”?而且,可惜的是,佛善萨也是不能代我们改变因果的!他们也都是自己还清了债,才再不用来投生受报的。这便是所谓的“超生了死,永脱轮回”了。所以,用念佛的功德,去抵销孽债,那是治标的方法,必须要进而以念佛的功德,来了脱生死,那才是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将这念佛的法门,不问自说的真意!所以,念了佛后,债轻了,便更要进而了解,如何才可以彻底的“离苦”(先消孽,还债)而“得乐”(孽消了,债还了)。因为如果债还了,福积了,运气自然也会改好起来的,生活自然也会顺适多了,但是,纵使是做了皇帝,也还是脱不了要受那八种苦的啊!所以,佛说最真正、最彻底的离苦得乐,便是要“超生了死,永脱轮回”!佛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才出生于此五浊恶世。这一大事因缘,便是教我们如何能够悟佛知见,了脱生死!此生报尽之后,不用再来投胎转世!  世尊成道后的一生,说法渡众四十九年,直至涅槃(圆寂)前一刻,还孜孜不倦地在叮咛弟子们要努力修行,于自己离开了之后,要以戒为师,这些临别的嘱咐,后来被弟子们结集成一本《佛遗教经》,而其它所有于四十九年中所说的教导开示,则结集成数以千计的经典,全部都是应弟子或各大菩萨的发问和启请,佛才应机说法的,惟独只有一部“阿弥陀经”,一整部全都是佛不问自说的,(除此外,只有《楞严经》中分述“五十阴魔”那一段,也是他自说的)。他在经中说出了法时期,到了现在,邪说横行,是末法时期),众生孽重迷深(累积的欠债太多,而物质生活又多诱,人欲横流,贪婪迷失),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大智能及安定的心境,象古代修道人那样,凭自力,尽一生,参透色空,悟证本来佛性。那太玄奥了,况且现在的客观条件,也很难配合去修那些精奥繁难的法门。好比参禅吧,又有那个可以谢绝世缘,闭关十年八年?修止观吧,每天繁重的工作压力,家庭的琐事,累也累得半死了,如何止念,如何观心?修密法吧,要设密坛,最好有一洁净房间,坛中摆设种类繁多的供品,修时要身口意三密加持,手结法印(身),同时念诵密咒(口),心中依照规定的步骤去观想(意)等,以上的法门,在有明师指点下,历代也有很多人是可以藉此修成的。可是,现在的都市人,大多都是心绪不宁,居住环境亦难有绝对私人的空间,而每天可腾出来修练的时间,也少得可怜,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凭这等繁难的方法,以“自力”了脱生死?所以必须借助佛力,才容易有效!故此,佛在《大集经》中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我也是希望能使多些人知道念佛的好处,才不避浅陋,写下了这篇自己的经验。念佛的殊胜,是因为它很适合现在这末法时期,以人来说,因为它容易做,三根普慑;以方便来说,它不须专门的场地,在任何地方也可以念,不拘乘车、坐船、散步、行住坐卧也可以念;以时间来说,念多少也可以,十句百句,随时可停,一分钟也可以,何时何地任何人只要肯诚心念,皆可感召到佛力的加持护佑,因为《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住若生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意思是说只要肯诚心念佛,自然会有二十五位菩萨前来护佑,不受任何灾难邪灵所害。  我们只要能信佛所说,由一念开始,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海会中,便会相应地生出一朵属于自己的莲花,念佛的功夫愈进步,这莲花愈来愈大愈美,而心境亦会愈宁静平和,对身边的亲人会更加关心,菩提心(智能)会自然发露等等,这些都是在不知不觉间,便改变了积习已久的脾气毛病,并不只靠戒条式的要求自己如何如何。因为那样做压力太大了,当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或偶然放失了,便会感到很沮丧。这好象要强迫一个生性好动的小孩子,要他安静地坐在图书馆一整天,不准大声说话、不准大声叫、不乱动等等,那是很难的!好动是小朋友的“特性”,如果那小孩子却又很孝顺,知道应该“听话”,便会觉得很苦恼!很不容易的捱了一整天,感到很辛苦,以后一听到要到图书馆去,他便很害怕!可是妈妈却说:“多看看书有益,每逢假日总是要去的,这才是乘孩子嘛!”试想想小朋友会有多苦恼?这样的心境困扰,在很多宗教的传教士、修行者、或者是诚心的信众、教友们,也常会有类似的苦恼。因为未找到有效的修心方法前,我们都只能够用强制性,用压抑的方法来控制自己,但心中那些妄念,那些连说也说不出口的欲念,心猿意马,却无法以“自力”去解脱它(摆脱、平熄、去掉),终于到了最后,再也忍不住而犯了戒,事后,很是后悔,心中的犯罪感很重,觉得违反了教义,纵然不为人知,但良心上的责备,却令到自己非常的痛苦沮丧!不断的恳切忏悔、真心告解、甚至自我惩罚,每次都决心改过,可是,当一遇到了“孽缘”,自己的“孽识”不能自制,却又再一次又一次的犯了!心中那犯罪感、挫败感、内疚、沮丧,不断的在折磨自己,很多人因为抵受不了,便只好逃避,离开了宗教,关闭自己,甚至不能面对现实,而走上了自杀之途!那是很可惜的啊!其实这些心魔凑合“孽缘”,也都是“孽债”到了期在追报。他们的确是有真心的去修行(否则也不会如此的责备自己了),有崇高的理想,想传道,想救世,只因找不到有效的修心方法,却弄到了如此下场,比较起来,念佛法门却绝对不相同了,那是由自力(念佛)及佛力(化孽)加持,好比一个好动的小孩,气质转化了(化孽),心境平和了,变得有“书缘”了,那自然可以安静地看书,每逢假日,还主动的提出到图书馆去呢!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

仰息他人成语名称仰息他人成语拼音yǎng xī tā rén成...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成语名称仰屋兴嗟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jiē...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成语名称仰屋之勤成语拼音yǎng wū zhī qín成...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成语名称仰屋著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