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在家居士应交往的三种人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20 09:31:19
这几曰来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居士为什么学佛法这么难,想来想去就是和人有关,这个“人”是我们初学者最大的敌人也是解脱的助缘,因为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接触的都是人,小的时候是父母,稍大一点就是同学和朋友,再大一点就是同事和生意伙伴,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古言:近诛者赤,近墨者黑。一般性我们初学者都因为习气的原因,很难离开人的熏陶,这也就是密宗讲上师是三宝的总集,上师为了度化我们这些恶劣习气的众生,化现了

这几曰来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居士为什么学佛法这么难,想来想去就是和人有关,这个“人”是我们初学者最大的敌人也是解脱的助缘,因为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接触的都是人,小的时候是父母,稍大一点就是同学和朋友,再大一点就是同事和生意伙伴,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古言:近诛者赤,近墨者黑。一般性我们初学者都因为习气的原因,很难离开人的熏陶,这也就是密宗讲上师是三宝的总集,上师为了度化我们这些恶劣习气的众生,化现了与我们一样“人”的身体,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度生方便,既能满足我们的习气和爱好,又能使我们走捷径迈向解脱。

所以,我们居士第一种应该长期与之交往的人就是示现人身的上师,他不是我们看不见的,也不是触摸不到的,他们的形象按照。《心性休息》、《大圆满前行》等法本中都提到高尚人士的法相,即戒律清净、人格贤良、智慧深广、大慈大悲、修行稳固等。如果能长期依止这些人,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自己各方面都会向他们靠拢,逐渐也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增上修行功德。自佛陀出世以来,从未有过修行人不依止高尚的善知识而自我造就、以己之魄力智慧生起五道十地功德的。经云:“无舟子之船,无法到彼岸。圆满断证功德亦复如是,若无上师之引导,非能脱出世间界。”佛陀的十大声闻弟子之一优波离尊者,本是释迦王族中身份卑微的理发师,后来他闻佛功德遂对佛法生起信心,是年偕同释迦王子阿难、阿那律等人于佛前出家。他依教奉行,精进修持,同年结夏安居时悟道而成为僧团上首。奴隶出身的人依止佛陀竟然开悟成就且得到众人的尊敬,这个惊人的事实在当时如雷贯耳,震憾人心。所以,我们这些在轮回中这么久的人,就更应该知道依止和上师交往的重要性,如果遇到了这样的上师我们应该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开的他的身边,相信只有依靠他我们才有能力,逃出这个可怕的轮回,这是我们应该交往的第一种人,也是最离不开的一种人。

\

第二种人,我觉得就是嫉妒心不是特别重的人,这个嫉妒心重的人,会引起诸多的是非,我们论坛中有很多女性,这不是说有男女不平等之意,只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确女性在这方面吃的苦头比我们男性多,相对男性也是在这方面引起了很多没有必要的是非,所以,我觉得不应和嫉妒心特别强的人再一起,因为和嫉妒心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不会有什么上进,看见别人的财富、地位、名誉、相貌等优于自己皆不堪忍。由“眼红”羡慕而转为强烈的嫉妒之心,非但不赞叹别人的功德成就,反而竭力去损毁别人。一个人无论多么有能力、才华,倘若依靠一个嫉妒心强的人,在他面前是不可能功成名就的,嫉妒者会竭尽嫉妒之能事,在各方面施以压力和奸计使之名声不能外传,若压制不了,那么他就会施展恶毒的策略致彼于死地。比如秦国上卿甘罗和丞相吕不韦的故事。虽然,我们不至于这么严重,但是从大事也能看出小事,这都是我们引已为戒的事情,所以,我觉得第二种人,就是嫉妒心不是特别重的人,这样一来大家互相帮助、促进,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及学佛气氛。

第三种应该是择友,人言:“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变。欲知求友心,先把黄金炼。”只有人格稳重,禀性贤善,友情坚固的人才值得信任和交往。反之友爱不坚,今天对此人好,明天对彼人好,对任何人都只有三分钟的热情,缺少持久稳重的精神,这样的人很难与别人成为真正的朋友。贤善之人在朋友困难之时会给予帮助,不管什么误会都勇于当面讲清,绝不在背地里乱讲,更不会见异思迁。他们不会把友谊挂在嘴上,也不会为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默默地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之事。富兰克林曾说:“择友勿急躁,弃友更须三思。”朋友的确是学佛中,很重要的违缘和助缘,我以前不学佛时交友全是与违背佛法的朋友,只有造恶的机会,现在学佛以后,经常与学佛的朋友在一起,谈论的也只有佛法,大家都想着怎么造点善业,所以相互熏习,学佛法也就很快。法王常教导我们,如果不能单独一人静修,则应结交一位善友,切不可与烦恼深重的人接触。可见朋友的重要性。

对于上述几项要点,我想谁要是具足了,那么他定会得到暂时乃至究竟的一切安乐。有很多人说,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遇到,这也是我们对三宝没有生起信心,如果一个真正求解脱的人,他一定会祈祷三宝加持使自己的因缘越变越好,我的一个朋友就是祈祷地藏王菩萨加持,现在与上师及友人的因缘越来越好,自己也从心里感激三宝不可思议的加持,相信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真心学佛的话,一定会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人,因为自己就不愿意与别人深交,自然人家也不会求着和你交朋友,等自己人格完善了,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时候,也可以感染他们跟自己一起学习佛法,岂不是两全其美。在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以免因小失大。(文:佚名)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成语名称仰屋兴嗟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jiē...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成语名称仰屋之勤成语拼音yǎng wū zhī qín成...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

仰屋著书成语名称仰屋著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