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圣像灵异篇(中)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19 09:34:49
蒙逊害僧佛像流泪北凉的河西王蒙逊(五胡十六国的最后一个),为母造丈六石佛一尊供于山寺,平素对佛教还算恭敬。宋元嘉六年,派他儿子兴国去攻牢城,不幸大败,兴国也死于军中。因此便迁怒到佛教,怨恨信佛不生灵验,下令毁坏塔寺,斥逐僧人。一次,蒙逊行到杨述山,诸僧候立路旁。他发怒,立斩数人,将士入寺见佛像皆流泪,惊惶出来告诉蒙逊。他走至寺门,全身战栗,像被人捉持一样,唤左右扶着进去。见佛像泪下如泉,慌忙跪下礼

蒙逊害僧佛像流泪

北凉的河西王蒙逊(五胡十六国的最后一个),为母造丈六石佛一尊供于山寺,平素对佛教还算恭敬。宋元嘉六年,派他儿子兴国去攻牢城,不幸大败,兴国也死于军中。因此便迁怒到佛教,怨恨信佛不生灵验,下令毁坏塔寺,斥逐僧人。

一次,蒙逊行到杨述山,诸僧候立路旁。他发怒,立斩数人,将士入寺见佛像皆流泪,惊惶出来告诉蒙逊。他走至寺门,全身战栗,像被人捉持一样,唤左右扶着进去。见佛像泪下如泉,慌忙跪下礼忏,深自咎责,招集诸僧,还归寺门。更设大法会,倍加精诚,受佛像之所感也。

像失五年又回转

宋元嘉二年,有刘式之居士者,造了一尊文殊菩萨的金像,不知何故,忽然失去不见了。刘居士悲伤祈请,夙夜不懈者五年。

一日夜晚,已经人睡了,却见佛座上有光,起来烧香看之,失去的文殊菩萨像,俨然又回来原处。刘居士欢喜无量,全家也从此更加精进。

丛草不燃因像在内

策元嘉十五年,罗顺任职西平府时,在十二月间,放鹰野泽。当时大家都见鹰追逐山雉落下草丛,这时正遇野火烧燃,只见有3丈大小的地方丛草不烧。他们拨草觅鹰,却在草中发现一尊金菩萨像,连趺座有1尺高,塑造精巧。当时罗顺说:“这许是盗贼所藏,”乃下令境内有没有失佛像者,结果也没有人认领,因收而供奉之。

梁时三世佛

齐时有僧护法师,住石城山(浙江)隐狱寺,寺北有青石壁。直上有数十丈。石壁中央有一块好像隐现着佛像焰光之形,上有丛树曲干垂荫。僧护每次经行到青石壁时,就看见有光明焕发,并闻有梵咒赞佛之声音。僧护从此于佛前焚香发誓:他决心要依山镌造10丈高的佛像。

齐建武年间,僧护招集道俗,同结善缘,共同发心做这一伟大工程。经过一年的疏凿,仅仅成功了石像的面模,而这位僧护法师,不幸得病而死。

僧护病危时立誓说∶“我早知非一生成办,再身再来,乃至第三身……以达于成而后已。”

后来,果然有一个沙门——僧淑法师,来继其功,结果又因资力不够,未完成而终。

梁天监六年,有吴郡的陆威,因任始丰令罢官回邑,夜宿剡溪(浙江曹娥江上游),夜间风雨暴至,陆威惊惧。假寐中梦见三个道人来对他说:“君识坚贞,自然要隐。现有建安殿下,患病未愈,他若能把剡县僧护所造的石佛得成就者,其病必定平愈,冥理不虚,你赶快前往。”

陆威到了京都,竟将此事忘了,后来一日出门,在路上遇见一位僧人对他说:“去岁剡溪所嘱建安王的事,你还记得吗?”

陆威矍然的说:“不记得了!”

\

僧人笑道:“你好好的想想!”说罢辞去。

陆威感其非凡,追询僧人时,已失其踪影。他也豁然忆起前在剡溪之梦,因而立刻跑到建安王那里,告诉经过。建安王奏闻皇上,武帝聆闻欢喜,即派僧佑法师前往,专为负责营造佛像之事。当僧佑未到寺的前一天,寺僧慧逞梦见黑衣大师立于龛所。天明,佑师到此,神应如此。

僧佑到山查视了一下,嫌其旧造浅陋,思绪未绝。夜间,忽然山崩,其内佛现,自颈以下还在石中。僧佑饰工划凿浮石,外石既去,乃见本相,佛之真仪赫然显现。

有一天夜间,石像胸前的 字,呈赤色隆起。至今此字,不施金粉而仍金色闪耀。

自天监十二年到十五年春,完成此一伟大佛像的工程。坐躯高5丈立形10丈。像成之后,建安王宿疾亦痊愈。太子舍人刘勰撰碑文以记其事。僧祜即僧护之前身也,所以后人称此佛像为三世佛。

梁武帝派人迎请旃檀佛

在优填王经上说:“佛上忉利天,一夏为母说法,王臣思见,优填王遣33匠,带了旃檀香木,请目连尊者用神通力上升忉利,画了佛像回来,于祗园寺中供养。

梁武帝天监元年正月八日,帝梦檀像入国,因而下诏令决胜将军郝骞、谢文华等18个人前往印度。

到了舍卫国,进见国王,说明来意。国王说:“此檀像是中天下像,不可以远适他国的。”因命30个巧匠,重新刻了一尊紫檀佛像,从晨旦至午后完工了,相好俱足,与前无二。像成,顶上放光,天降细雨,并有异香遍闻。优填王经上说:“真身既隐,次二像现,普为众生深作利益。”

郝骞等负了檀像,离印度回国,途中备历艰辛。

有一天,渡大海遇大风波,飘至一山,粮食皆尽。同去的18人及传送者诸多死亡,又逢诸猛兽要来噬人。郝骞等唯一心念佛,听天由命而已。

正无可奈何之时,忽闻佛像后似有甲胄之声,一会儿又听到钟磬之声音,抬头看看,见崖侧有一僧坐在树下。郝骞负了神像去到僧前,僧起礼像毕,授骞以澡水令饮。骞吃下水后,不再饥渴。

僧说:“此像名三藐三佛陀、金毗罗王,自此至彼,大作佛事。”说罢,忽然不见。

天监十年四月五日,郝骞等抵达扬都。武帝与百官步行40里,迎像至太极殿,并设斋度僧,全国大赦并戒屠。

观音像的感应

元魏天平年间,有定州幕士孙敬德者,防于北陲。他造了一尊纯金的小观音像,朝晚竭诚地供养和礼拜。任期年满将还时,为劫贼横引禁于京狱,经不起苦刑拷掠,就妄承招罪了,因而判了他死刑。

到了行刑的前一天夜间,敬德向金像泪下忏悔如雨的说:“我今生遭此冤枉,一定是前世冤枉了他人,愿偿宿债后誓不重作。”

他发愿毕,依稀如梦的见一沙门,教他诵念观世音救生经,经上有佛名,诵满千遍,便可以脱得苦难。

敬德梦觉,坐起念经及佛号,到天明时已诵满900遍。有司来把他缚执向刑场,他且行且诵,临到加刑时,他已诵好1000遍。

刀斧手执刀下斫,刀折为三断,不损他皮肉。换一把来猛力斫下去,刀又折为数段。再换一把来仍是如此。经过三次刀断,监斩官们莫不惊异。具状奏闻皇上,丞相高欢,表奏其事,因得免于死。知其念观音经的灵验,上敕令他写此经以传世。

孙敬德回去,见他平时所敬拜的那一尊观音金像,项上有3个刀痕,远近道俗亲友来观者,咸叹不可思议。

石像自己会翻身

北齐末年,晋州灵石寺僧护法师,直心守道不求慧业,他想造一尊丈八的石佛,同侣皆怪其大言。后来,在山谷中见一块卧石,约长两丈,于是便雇石匠就地动工。经过一个月,已凿好了正面,但背部仍在著地。找来很多人想把他翻过身来,可是却举不动。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再去看时,石佛已翻过身来,大众惊喜不已。佛像作成,移供佛堂。

晋州沦陷之日,石佛汗流遍地。周军入境,先烧寺塔,此石像也被殃及,伤损二指。周军要把这尊石佛推倒,发动了人和牛五六十,又推又挽,但仍然不动分毫。有人说:“曾看一人进来用瓦木土堑杂聚一起,把佛像围起来,但刹那之间便不见了。”

后来,佛像托梦给一位信士说:“吾患指痛。”信士忆起是被军人所伤,便请石匠来把二指补好。

隋朝开皇十五年,有盗贼来盗佛像的幡盖。当天晚上,就梦见一位丈八高的巨人,进人室来呵责他,其贼惭怖,赶快把幡盖又送了回去。

重云阁腾云去

陈武帝驾崩,他的儿子继位,是为文帝。国创新定,便想打重云殿的坏主意。此殿是梁武帝所建,殿中的经像及锦饰珍宝,映夺诸国,价值连城。文帝想取殿中的佛帐珠佩等宝物,来装饰他死去了的父亲——陈武帝的墓地。

文帝派了许多人到重云殿来,但见云气拥结,流绕在重云殿的四周,其他的地方则是晴朗的天气。百工道俗都惊怪其异,竞往观看。一会儿又大雨如注,雷电交加,流光四射。起初似有焰幕罩盖着重云殿,刹时在雷电声中,重云殿由四部神王并及宝座一时上腾,烟火挟持渐渐远逝。四众观者云集,有的顶礼膜拜,有的感激流泪。等到云散雨停之后,重云殿已经不见,唯留地基存在,宝殿佛像全部飞去。

一个月后,有人从东州见殿影佛像向海飞去。后来有人望海还偶然可见,如同北魏胡太后所建的永宁寺宝塔失火一样,塔上层飞去,有人却于东海云中隐约望见。

梁武帝建重云殿,塑金银二佛像,早晚礼拜,数十年如一日。侯景之乱后,太尉王僧辩迎贞阳侯为帝。那时僧辩的女婿杜龛典卫宫门。杜为人凶悍,不信因果,他欲毁此银金二像图利。派了数十人到三休阁准备动手,二像忽然一时回顾,所去的人皆失喑如痴如醉,不能动弹。杜龛更惨,被金刚力士打得遍体鳞伤,呻嚎了数天,全身肿烂而死。此毁佛之恶报也。

不肯出嫁感像放光

宋元嘉年问,江陵有个比丘尼,未出家前,曾经过一番奋斗的。

她原名张定妹,从小就信奉佛法,并立志要出家,常供养一尊小金佛像,作为终生的依皈。

她的父母把她许配给邴家,她最初不知道,后来晓得了,誓死反对。到出嫁那一天,邴家花轿来迎时,她悲嚎不去,向佛像烧香伏地,准备去死。这时金像大放毫光弥漫一村。亲邻惊异她有通感之灵,张邴两家婚事因而作罢。见者闻者咸起敬仰心,她也获得出家。

木像庐舍那

北周时,襄阳岘山华严寺,有一尊木佛像,雕塑殊丽,高约5丈,不知何时何人所造。

周武灭法时,有人把佛首藏了起来,隋初兴法时才又安装上去,号曰庐舍那佛。隋文帝将崩,佛像两鼻出涕,流延至腹部,使金薄剥起。贞观二十三年四月,像又流涕,后不久太宗驾崩。到了六月,又有涕出,合州人民不知是何征兆,皆生恐惧。到了七月,汉水泛滥,溢入城内,水深丈许,陷溺很多物命。襄阳士俗远近敬闻

阿弥陀佛现瑞相

当汉明帝的时候,佛法传来中国,摩腾法师的姐姐也出家为沙门,带了佛像来中国。她所在之地,依样图之,据说这帧佛像是天竺雉头摩寺的五通菩萨,到安乐世界向阿弥陀佛说娑婆世界的众生愿生净土,可是没有佛的形相可依,愿力莫由,请佛垂降,好图佛像以留世间。

阿弥陀佛称赞五通菩萨,并叫他先回娑婆,刹那之间佛与五十菩萨各坐莲花而至,菩萨各取树叶图写,远近流传。

摩腾的姐姐把此瑞像带来图写流传。不久,她又把原像带了回去,而此阿弥陀佛像也流传不广,经过魏周两次的灭佛,此像便不再见了。

丈六金身缩短五尺高

隋朝开皇年间,蒋州兴皇寺佛殿失火,殿中供有丈六金像及二菩萨。当时佛殿被毁,火炎又烈,众人哀叹嗟掉.无法施救,眼看金像要被大火熔化,忽见佛像在火焰中向南移了一大步,接着顶上火梁滚下,未曾砸到。火灭后,把瓦砾木炭除去,见金像只有五尺多高,而且佛身金色不变,大家甚感奇怪。后来移往白马寺,鸟雀从不践秽其身。

永徽二年,有盗者欲来偷像,想化用其铜图利,把窗门都锯断了,但当去搬佛像时,好像有人夹住了他的双手,动弹不得,直到次日天晓,寺中和尚来问其故。他说:有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在里边撮住了他的手,不能得脱。寺僧命其在佛前忏悔,始得离去。

日严寺的石影像

隋时京师——长安的日严寺中,有一尊石影像,其像是八楞紫石英色,高有8寸,内外映彻透明,是在梁武帝太清年间,有一位西域梵僧带来的,后来侯景作乱时,就把此像安放于庐山西林寺的佛像顶上。

到了隋朝开皇十年,炀帝在江表文集的杂记中,见到影像的记载,知道有此佛像,即派舍人王延寿到庐山西林寺奉回供养。炀帝每有出行,用乌漆函匣盛此石影像,命人在马上捧着前行,自己则随在后面以示敬重。

后来,又把此像送至日严寺,派专人看守,不令外人见知。日严寺是饧帝所建,到了大业末年,天下沸腾的时候?他自顾不暇,京邑僧众便常来瞻睹,但诸僧所见不同。当时道宣律师也在寺内,他只见石函中金光闪闪,别无所见,闻有德之僧见了谈得津津有味,了了分明,他自叹无所见,重新洁斋忏悔七天,见有银塔,后又看见银怫。道俗所见不同,有见菩萨者,有见众僧列坐者,有见天龙八部者,有见帐幡宝盖者,还有看见三途苦报者。

有发愿欲见过去来世生处,皆能依诚而现。到了唐贞观六年七月,太宗下旨送入官中供养,外人难得看见,此后便不知其下落了。

西山头上大佛像

慧云法师是一位大福德僧,住于梓州通泉寺,身长8尺,西蜀之人皆遥为推崇。

他有一天,在高座上讲三论,忽然好像闷了过去,见有一人进来对他说:“西山头上好造大佛!”

醒来后,他对人说明此事,率领大众到西山去察看,见西山头耸立于两边泉流中。即时找石匠来动工,高130尺,到贞观八年才完工。远近道俗3万多人前来参加开光庆典。那天,石像口中忽然大放巨光,照彻寰宇。

礼佛真仪往生西方

隋时江都安东寺中有位惠海法师,他以净土为业,精勤专一。一天,有位齐州的道铃法师,送给他一尊无量寿佛像说:“这是天竺雉头摩寺五通菩萨乘空往彼多乐世界,请得阿弥陀佛现身,图写之真仪,稀有之像也。

惠海奉而礼之,净业更加精勤。一天夜间,惠海忽然坐起,面西礼念,跏趺而坐,天明时已逝,面目如生。

因造佛像死而复苏

隋开皇三年,法庆法师于凝视寺造释迦如来立像一躯,高1丈6尺,不幸像未造成而法庆法师病逝了。

当时在宝昌寺有位寺僧大智,死后三日复活,他对寺僧们说:“在阎罗王前,曾看见法庆法师面有忧色。不久,又看见一尊佛像进来,阎王忙下阶合掌礼拜。佛像对阎王说:“法庆造我尚未完工,为何叫他来?”

阎王回首问一人:“法庆合死否?”

那人答:“命未合死,但他的食粮已尽。”

阎王说:“可给他荷叶使终其福业。”刹那不见。

大智为寺僧说毕,派人去凝视寺看看,须臾之间,法庆也活过来了,所说与大智憎不谋而合。

法庆再继续他未竟之功,但日常生活却只以荷叶为食。如啖他食,终不得下咽。佛像造成后数年法庆方终,其像圆满,屡放光明。

石开金像出现

唐永徽年间,雍州蓝田东倍真寺,供养一尊金佛,来历非常奇特。

真山寺在蓝田谷之西崖,有僧于寺北修建别院,有一大石甚为妨碍。便用铁锤把此大石打去,结果把大石打开以后,发现里面有金像一尊,高有5尺,石头四边无缝,天然里甲不知从何而来。

山谷中石像放光

唐龙朔三年二月,沁州有佛光出现,是在绵上县界内。长谷中半崖上有古佛龛,龛中有三尊石像,中央的佛像常放光明,遍照山谷林木之间。村人将此事报告州官,州官奏达皇上,高永皇帝敕命大慈恩寺玄秀法师率人前往察看。但见光明如火,流飞出灭,连续不绝。玄秀法师把所见到的情形驰奏皇上,高宗诏命画工图写流传,一连三晚,光明不绝。

建寺祖师——慧云和尚

慧云法师,河南人,10岁出家,受戒后在江浙一带共建寺20余座,功成不住,依旧云游他处。

一日,行脚至长安,见歙州司马住宅园中的池沼里,现出瑰丽的天宫来。云师睹此瑞应,心中颇为欢喜,因而决定再计划着建筑一所梵宫。

神龙二年,慧云到濮州的报成寺,发愿要造一尊弥勘金像,募捐时,出功德的人很多,赤金堆如小山丘,金像铸成1丈8尺,相好极其庄严。

景云元年,在福慧寺兴工时,掘得北齐天保六年建国寺之古碑,为北齐文宣带时候所建。因此便改福慧寺为建囯寺。

延和元年,刑部尚书王志愔为采访使,到了浚郊宣敕:“凡寺院无名额者,命令折毁,所有佛像收入近寺供奉。”

慧云法师所造的佛像,及所造的殿宇门廊,还没有油漆,遇上这种敕令,不得不停工下来,慧云在弥勒像前焚香恳祷,声泪俱下的说:“我若与此有缘,当现奇瑞以惊悟群心。”

少顷,金像首上放出金光,照耀大地,满城士庶入等,莫不叹为稀有。有生谤者,随即两目失明;有谤佛法者,舌肿一尺多长,因此震惊远近,争相前来瞻礼,舍施财物如山。

先前毁谤佛法的人,只要悔悟生信,云师为他在像前忏悔;失明者能再见物,舌卷者还复能言。痊愈的人皆发心为寺役,作洒扫的工作。

采访使王志愔将此祥瑞奏闻睿宗皇帝,皇帝也曾梦见瑞像,与刑部尚书所奏相符,所以上敕旨将建国寺改名为相国寺,此菩萨之感愿,亦云师道德所致也。

慧云法师一生造寺很多,皆庄严宏伟,时人号称他为建寺祖师。

法定寺中的弥勒圣像

成都的法定寺修建甚早,大约在汉明帝时佛法东来没有好久,便有此寺了。

唐朝武德年间,沿江上游飘来一段枯木,停而不下;夜晚时候,枯木能放光芒。后被一位精于雕刻的信士捞起,雕成了胖弥勒的头象。

贞观年间,宝轨为剑门长吏,见此弥勒佛头放光,欲迎回供养。但是,数百人也搬取不动,宝轨祝愿道:“如菩萨愿有所往,弟子护送。”最后说到法定寺,一人便轻轻地把佛首举了起来。宝轨遂遣工匠为造佛身,并在法定寺修建佛殿以安之。

佛殿清净,护法森严,如有人在殿中饮酒食肉者,灾祸如影随形,果报立至。

当慧持法师来四川弘法、住持此寺的时候,因放旷不群,便有人操刀欲杀慧持,慧持只一弹指,来者便惊仆奔倒。

龙神塔心 四神来按塔

天宝年中,寺中宝塔的塔心柱子,被雷震出,这时是惟忠掸师任住持,乃于弥勒像前祷之。不久,迅雷烈风大作,倚窗视之,见龙神送塔心柱而来。安柱的时候,阴云四合,四神人如塔一样高,安毕而去。

唐武宗毁佛拆寺前,有七粒舍利出弥勒相顶,白光满空向西飞去。塔寺被拆将倒时,赤色染红半面天,寺中的大枣树也无故枯萎。大中元年,重兴此寺的时候,枯枣树如逢春日又生芽茂盛起来。

随缘化众的慧闻禅师

唐朝慧闻禅师,信安人,他常劝人种福田。他说:“未预圣位,在五道中流转,并祸何所凭依?”他欲铸造8丈金身像,州官不允许,问他铜从何来?他说待大施主。

不久,有清溪县夫妇二人,将她们的嫁资及明鉴布施于禅师,禅师为她誓愿道:此夫妇发心至诚,明鉴当铸在佛心前。不久,金佛脱模,明鉴果在佛心前,丝毫无熔。

慧闻禅师又曾往豫章去化缘,获黄金数镒,当回去的路途上,忽然遇见劫匪,要抢掠闻师所化来的黄金。闻师事急,就把金投于水中道:“恐损君子福田,请你们到水中去捞吧!”

闻师投金人水,径行而去。贼匪们便下水捞金,但是摸了许久,一无所获。闻师回到州中,金子已经在其院中了。

有时候,闻师在路上行走,若遇虎豹,便用手杖扣其首说:“汝等不要害人,我造功德,为什么你们不来参加?”

次日,此虎衔了一只野猪,放在闻师面前而去。虽不如法,但闻师矜悯其诚,放了野猪,并为其作功德。闻师凡发愿做任何事,无有不成就者,且奇异之事甚多。

姜滕生毁佛遭报

唐武德初年,冀州有名叫姜滕生者,他把村中一所佛堂内的维摩经拿了一本,回去撕拆开后系于杖头上,拿到稻田里吓唬雀子。有人见了责备他说:“你把经典撕裂,罪过不得了!”他不但不知忏悔,反而破口大骂,更进人佛堂,把白瓷佛像的右手打断。

当时他天不怕地不怕,得意洋洋地。可是到了武德末年,他忽然生了恶疾,进人了蒙山医疗两年也没有医好。回家后,连手足指头都烂掉了。身体上的恶疮,更痛得他死去活来。

一天夜晚,他梦见一尊白石佛像,有3尺多高,伸出被打断了的右手给他看,他醒悟来赶快到白石像前礼拜忏悔,并雇工匠来把石像右手续上,另发愿再造佛经40卷及营建精舍一所。从此,一年后,恶疾得以痊愈。

羊蹄中的佛像

唐永徽年中,京兆有个兵曹韦知十者,一日在家煮了一只羊脚、煮了半天还是不熟。知十怒责其家人,叫多加柴薪快烧,烧了半天还是生的。韦知十将羊脚捞出来,用力剖开来看,发现羊脚中有一尊小铜佛,约1寸多长,光明照耀,相好庄严。从此,其家断食酒肉,虔信佛教。

道宣律师问天人

一、成都多宝石佛像

益州成都有一尊多宝石佛像,蜀人但知其灵异,但其由来却无人能知晓。

唐时道宣律师的《感通记》上,有与天人的一段话,关于多宝佛像的事,天人答说是这样的:

今之成都平原之地,在迦叶佛时尚是大海,有人在西耳河所造了一尊多宝佛全身像,供于西河的鹫山寺。当时有成都人到郡里去做生意,因请得此像还。商人乘船海上见海神之子在岸上嬉戏,以为是山兔,用箭杀之,因而海神嗔怒,将船覆没,人像俱溺。至今多宝寺的地方,就是以往海神陷船之所。

到了晋朝,有僧见那地方土往上隆起,随除随长,很感奇怪,便用器具深掘下去,约1丈多深而获此石佛像,另外还有人骨及船上朽木。其骷髅骨肘胫,皆比现在的人要粗大好几倍,这是由于迦叶佛时,人的寿命有两万岁之故,所以其人也高大。

多宝佛初出之时,牵曳不动,还是一位神僧,用神通力,才把佛像搬运出来。到了周武灭法,佛像暂隐,隋朝兴佛时,佛像再现。而今蜀人亦多知其从地涌出,但其根源已难测其久远了。

二、秦穆公与佛像

有一位姓陆名玄畅的人来谒见道宣律师说:弟子是迦叶佛时候的天人,为通化故,于周穆王时曾示现人间。刚才律师问王璠天人,西京城西的高四台事,这台本来是迦叶佛第三会说法度人的地方,并非什么苍颉造字书的台。周穆王时,文殊、目连来化穆王,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说的‘化人”是也。化人来示穆王说:高四台是迦叶佛的说法处,曾在那里造三会道场。

秦穆公时,在扶风地方获一石佛,穆公不识,把石佛弃置于马坊中,像被污秽,护像天神生嗔,因而穆公便得疾病。梦中魂游见天帝,天帝责之。穆公醒后问侍臣由余,由余答道:“臣闻周穆王时候,有化人来此土,自云是佛。穆王信之,于终南山上造中天台,高1000多尺,地基尚在,主公所患之病,莫非与佛有关?”穆公大怖,对由余道:“我近获一石人,衣冠非今所制,被我弃置马坊。’由余听说就去察看,果然是一尊佛像,因告穆公请他把像用香汤沐浴后,安清净处。穆公为讨神欢,宰三牲以祭之,可是祭品却被善神弃之远处,穆公又大怖,再问由余。由余答道:“臣闻佛神清洁,不进酒肉,爱护众生若子,可改用果饼蔬食以祀。”穆公大喜,如言而行。

秦穆公想造佛像,无有巧匠,问计于由余。曲余答道:“从前周穆王造寺之侧,应有工匠的。”因此就到高四台的南村找到一位老人,老人姓王名安,已经有180岁了,自云:“曾在三会道场,见人造作,今已年老,无能为力了,不过在本村北面有四兄弟,他们曾在道场内为诸匠执作,可找来共造佛像。”后来,果然造了一尊铜像。穆公大悦,赏了他们许多银子。他们得银,但在台上造出重阁,高300尺,功德圆满,时人称为高四台,以兄弟四人合力建造故,立此名以为纪念。

三、玉华宫南檀山上的佛塔

道宣律师又问陆玄畅:“现在的玉华宫南檀上有瓮塔,下层极庄严,四门有石龛,旁边有30多窑砖,不知是何朝遗留,还常常闻听到钟声呢!”

陆玄畅答说:“此穆王寺也,又名灵山。阿育王时,敕令山神造此塔。西晋末年,五胡握权时,刘曜在京都常常梦见此山,于塔中坐,对刘曜说:‘汝少饮酒,莫耽色欲。’然而,刘曜不听,后来在洛阳酒醉落马,为石勒所擒。起初,刘曜因梦所悟,派人到山寻访,见此像坐在小瓮中,与他梦中所见一样,因而毁去小塔,更填高大之19级塔,并造极为壮丽之寺宇,名曰法灯寺,度僧300多人。后来刘曜被赵灭后,寺中有43人修证到三果。山神在塔后又造一寺,供养三果僧,神往太白山采取芝草供养圣僧,皆获延龄。寺现今仍在,不过凡俗之人看不见,律师所闻之钟声,即是此寺的钟声。

“塔虽是刘曜所造,寺基是穆王所建,又是迦叶如来古寺的地方。到了贞观年中,在玉华以北,慈乌川山上常见有群鹿来集在那地方。逐去还来,有人异之,在鹿集之处,掘得一石像,高1丈多,今供养于玉华宫中。”

四、阿育王四女造像之由来

道宣律师问陆玄畅:“在汉地所发现的瑞像,都说是阿育王的四女所造,此事非幽冥难得知其真宝,请问此事究竟如何?”

陆玄畅说:“此是事实,不必怀疑。因为阿育王的四女生得很不好看,面目丑陋,她想图写佛像求福,可是她所画的佛像,也和她自己一样的不好看,她发愿说:‘佛之相好,异于常人,如何同我之形呢?’如此苦苦的祈祷,经过一年,感佛现身,她自己的本形也改变了,丑女一变而成美女。阿育王问她改形之由,她就述其所愿,感报佛恩,就广造佛像,送往各地供养。现在的玉华、荆州、长沙、扬都,高惺以及京城的崇敬寺像,都是阿育王四女所造。育王将此等像,令诣鬼神,随缘所感,流传四方。

“崇敬寺的地方,本是古战场,西晋末有五胡之乱,兵戈相杀,地下堆的人骨,今掘犹得,所杀无辜残害酷滥,所以诸鬼神等携来佛像以镇之,令诸冤魂得生善处。”

五、神识与形体

道宣律师又问:“幽冥所感,俗中常有,神去形枯,如何重来?或经7日多日不等?”

天人答:“人禀七识,识各有神,心识为主,主虽前去,余尚守护,故身体不坏,仍然如生,不足为怪。又如人受五戒,一戒五神,五戒就有二十五神,一戒破,五神去,余者仍在,如大僧受二百五十戒,戒有二百五十神,亦戒戒之中,感得二百五十神,防卫比丘。苷毁一重戒,但二百五十神余者常随。”

感通记是道宣律师与几位天人问答的记录,共有1000多条,今略录一二,以见一般。

伪造玺书骗金佛

唐朝贞观年间,西京清掸师有一尊纯金的佛像,高1尺4寸,重80两,是隋文帝时候所造的。

贞观十四年,有盗贼孙德信者,伪造玺书,带了一个假太监,诈称是奉旨来取金像。寺里的和尚见有皇帝的玺印,哪敢不给他呢?可是,过了几天,才知道是骗局,像身已被熔破,唯佛头无损。太宗闻知大怒,把孙德信捉来处以极刑。

孙德信在未死之前,身体已遍体生疮到处溃烂了。

寺僧把像取回,更加金铸成供养。

画像放光官兵生信

唐麟德二年,慧昱法师在荆州长沙寺,见几尊金铜瑞像,心中欢喜,他于佛前至诚发愿,欲把瑞像图写供养,访得巧画张净眼,请他洁净如法画像。已经画了6尊,未见有什么灵异,到了第7尊,即放五色神光,光照内外,远近皆见,经过了7日7夜,光明渐渐隐去。

慧昱法师把此像带到长安,未及装饰,并欲再画左右侍者菩萨圣僧等像。但画工俱已奉敕令画《两国志》去了。慧昱法师请致长寿为他装饰所画的佛像,像放在中台都堂,到了六月七日夜间三更,画像忽然又放五色光明,照彻堂内外。守堂的人,见堂上火出以为失火,惊走呼叫,堂内当值的有10多人,士兵30多人,都因为天热皆赤露而眠,光明照身,人人相顾,赤身露体,惊起急穿衣服。有一军官姓石名叫怀藏,他素不信佛,但见外光,看自己身却是黑漆,光明不照其身,佛像放光,直到天明。那不信佛的石怀藏,发露自责,竭诚忏悔,还是不见光明,及至各院官兵人等闻唤见光,大家都赶来观看,闻者见者并皆发心,尽形斋戒,诸官兵们,各画一本回家供养。

造二圣像见净土

唐惠镜法师,住悟真寺,他有工巧之能,心欣净土,白己亲手造了释迦弥陀两尊圣像,朝夕供养礼拜。

惠镜法师67岁的那年正月十五日夜间,梦见有一沙门,身黄金色来对惠镜说:“你要看净土吗?”他答:“愿看。”又问:“你想见佛吗?”他答:“愿见。”那位沙门就给他一个钵说:“看吧!”惠镜见钵内净土庄严,黄金为地,宫殿楼阁,重重无尽,诸天童子,游止其中。又见声闻菩萨,海会大众,围绕着世尊,昕世尊说法。又觉那位沙门在前,他跟随在后。渐近佛前,那位沙门却豁然不见了。惠镜合掌而立,佛问他道:‘你认识那位导你来的沙门吗?”他说:“不识。”佛说:“那是你所造的释迦像。”又问:“你识我吗?”他答:“我不知道。”佛说:“我就是汝所造的弥陀像。释迦如父我如母,娑婆众生如赤子,幼稚无知,堕于深泥,父入深泥将子抱起,母于高岸接待养育,我们亦尔。释迦教化娑婆浊恶愚痴众生,为众生开辟引导,示其净土法门,离苦得乐,永不沦淤。”

惠镜听后,欢喜踊跃,忽然梦觉,身心安乐如入掸定。从此更加勤礼二圣。

有一天,又看见上次所见的沙门来对他说:“汝12年后当生净土!”

惠镜终时,年79岁,邻房的僧众,曾梦见有百千圣众,从空而来,把惠镜迎接而去。

太安被杀佛像救活

唐陇西有个李太安,是工部尚书李太高的哥哥。武德年间。太高任越州总管,太安从京城来看他,住了几天,太高就派了几个侍役随送其兄归去。

他们走到榖州,住于一所旅店里。那天晚上,同行的仆役中,有一个要持刀谋杀太安;当太安熟睡中。那仆役把刀猛力刺入他的脖颈上,刀未拔出仆役便逃跑了。

太安惊呼起来,其他的仆役进来观看,见刀插在太安脖子上,欲待拔出,太安说:“不能拔!一拨就死,请你们快拿纸笔来……”不久地方官也来了,把刀拔出,为他敷药,然而太安竟因此而死。 太安死后,如梦中所幻游一般,见一切东西只一二尺高。有几个状似猪肉模样的东西,来到他跟前,其中有一个说:“还我猪肉来!”太安说:“我不吃猪肉,何缘负汝?”接着又听到门外有声音说:“错啦!非也!”那些东西一个个都出去了。

太安又见前庭有池,池水清浅鲜浩,见池西有一尊金像高约5寸,渐渐变大而化为僧,身上披的袈裟也很新鲜,对太安说:“汝已被伤,我来为你止痛,还家好好念佛修善。”其僧以手摩其颈伤而去。太安见此僧背有一块红布补在袈裟上。

太安醒后,其伤已愈,能起坐饮食,旁边的人都感到奇异不已。10多天后,他的家人来把他迎回京去。太安为家人说他遭伤之后所见。有一仆役在旁闻听后说:“主人离京以后,夫人命我去像工处造一佛像,像成后以彩色画衣,不当心为红朱污到佛背上一点,今形状仍在,正如主人梦中所见。”

太安因与其妻及家人们,同去看佛像,见像背朱点宛然如补,大家互相欢异,信知圣教不虚,从此信佛更加精进。

潭州像到抚州

唐高宗显庆四年,抚州(江西临川)刺史祖某,因天旱求雨无效,有人向他报告说:“在州东的山上,有一尊佛像不知从何而来,有人想把他请回去供养。可是巍然不能动其分毫。”风声所及远近传闻,来观礼络绎不绝。有从潭州来的人说:“这是我们寺中走失的佛像,怎么竟到了这里?”寻其行路,见2足迹,各长2尺,由此到其寺,相距有500里。

抚州刺史以天旱既久,就来此像前祈请,全州的士庶道俗,香花来礼拜者二十多里,祈祷之情异常恳切。祝愿毕,使三人捧之,飘然轻举,迎接回州寺。随路阴云四布,当夜就大雨滂沱。旱象解除。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价值连城 价值连城

价值连城成语名称价值连城成语拼音jià zhí lián ché...

任人宰割 任人宰割

任人宰割成语名称任人宰割成语拼音rèn rén zǎi gē成...

仰承鼻息 仰承鼻息

仰承鼻息成语名称仰承鼻息成语拼音yǎng chéng bí xī...

仰观俯察 仰观俯察

仰观俯察成语名称仰观俯察成语拼音yǎng guān fǔ chá...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