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回顾五年来皈依佛门的历程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17 09:31:38
一次,我在多宝讲寺比以往多呆了一些日子,感觉到浑身不适,痒痒的,原因是得了水土不服症。听这里的居士说,刚来的人会有这样的症状,有的人会发得很厉害。有一个僧人,看见我在浑身上下搔痒,说:‘感到身上不舒服吗?’走近我仔细一看,见我身上有许多小红点,说:‘这里湿气重,有些人刚来会有水土不服,吃点药会好。’我心想,在这里学法真不容易,各种违缘会接踵而来,是否能呆下去,颇为踌躇。我洗完衣服回寮房,一位居士对

\

回顾五年来皈依佛门的历程,我感慨万分,也深感庆幸。在迷途中见到了明灯,佛的教、证还在,法脉相传的圣教还在。浊世迷茫众生还有得度机缘。

记得五年前在上海金刚道场观游时,听那里的居士说:‘在浙江省三门县高枧乡有个多宝讲寺,那里有一位精严持戒的大德,每天中夜三点起床念经说法,年复一年,风雨不断。那里的道场戒律严明,很注重修行。’听了居士的话,我心里肃然起敬,带著都市人厌离烦恼、探密寻奇的心情,利用余暇,踏上了去多宝讲寺的路途。下了车,眼前出现的是群山环绕的世外桃源,让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远远望去,可看到一座与汉地其它寺院不同的庙宇,使人感到有镇坐寰宇之势。走近山门看到的只是非常简陋的平房,唯有大师殿雄伟昂立。走进庙门,出家僧人口气和蔼,为我办理了住宿手续,安放下行李,意识到这里是很清贫的地方,由于自己业障深重,在贪求五欲的炽盛之心驱使下,皈依佛门的第二天就回去了,在返回的汽车上,我脑海里旋绕著清晨念经的音声,浮现早课的场面,每个人都诵声朗朗,精神饱满,远脱世俗,让常人不可思议。相隔一段时间,我又来到了多宝讲寺,看到一位出家僧人手里拿著一串念珠,在精进地念著什么,一问旁人,说:‘在精进地念“四皈依”,用藏文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很惊讶,唉,上师也传了我‘四皈依’,我怎么就没念,那出家人的专注修行,使我深感敬佩。观察到这里的僧人不随便跟人搭话,只跟你说一句‘阿弥陀佛’。这里的僧人自己动手劈柴,自己动手煮饭、烧菜,也不出庙门,出庙门要拿出门卡。当时我想出庙门要出门卡,这跟工厂上班一样。上班出门要出门卡,这是规章制度,一切以世俗人的眼光来看出家僧人。寺院里也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报纸可看,生活像平静的水一样。对都市喧闹中出来的人来说,有些寂寞单调感。由于旧习的煽动,又有急于返回杂闹的都市的欲望,就像飞蛾喜扑喧闹宫宇的灯火。

自己回到家,突然觉得都市变得更喧吵了,令人厌烦,心里定不下来了。都市烦恼生活与多宝讲寺平静生活反差太大,简直成了两个世界。此时,想起了传法时,上师传我的‘四皈依’,自己也想要念点‘四皈依’,‘四皈依’念了一段日子,心好似有点定下来了,每天念念‘四皈依’,生活也有规律了,偶然到上海居士林,看到那些老太太精进地念佛号绕佛像,心里有所感悟,原来那些老太太念佛号绕佛像有息烦恼作用,念‘四皈依’与念佛号作用相同,上师是用方便方法摄受弟子进入佛道,自己对上师的恭敬心增加了。

对在家世俗弟子来说,免不了晚上要看看电视,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关注,这样念‘四皈依’的质量就差了。有时甚至梦中出现电视屏幕的画面,烦恼增加,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打坐时,也妄想纷飞,很不自在,到了多宝讲寺,上师说:听过《菩提道次第广论》没有?学佛法要从《菩提道次第广论》下手,《戒定慧基本三学》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扼要,在家看电视不利修道。听了上师讲解的《戒定慧基本三学》才知道,我们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个官能就像新闻记者一样,把所看、所闻、所嗅、所尝、所触的外部世界信息送到大脑,留在意识之中。人在睡梦中,虽然前五识休息了,但第六意识还在活动,第六意识像编辑一样,把白天里所采访的事翻出来,烦恼随增,就会扰乱我们的身心,梦中醒来人感到困乏。如缘客观的美境,就在这境上生起贪爱。由于境界的美,烦恼所缘随增。

佛为断众生的烦恼,为众生说‘十二缘起法’。十二缘起支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我们此生的烦恼有俱生我执及触、受、爱、取,产生。根境识三和合用起名触,触顺于受,受有喜、忧、舍受三种,《俱舍论颂疏》云:“谓心受中有喜忧舍缘六境起,各六近行,故成十八。且喜缘六境有六喜近行,忧缘六境有六近行,舍缘六境有六近行。” 此六境谓眼、耳、鼻、舌、身、意。“问此意近行名为因何义?答:传说喜等意为近缘于诸境中数游行故。”此中“游行”为分别之意。我们对三种受会产生分别,缘可爱境产生贪爱,缘不可爱境产生厌离。由于众生的业力与习性所感,智慧被无明所障,产生颠倒心,对污染的可爱境周遍驰求,为得种种上妙境界,此时名取,积集能牵当有果业即名有,由此使我们在三界中不断流转生死。凡夫大多为贪名利,为享受五欲到处求取。更有甚者,损人害己,以致触犯国家法律,遭受苦报来世还会堕三恶道。

此次在多宝讲寺住了一年多的时间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多宝讲寺像一座铜墙铁壁,把外面五浊恶世所缘境给挡阻了,这与世隔绝的环境,对我学佛法产生了很大助缘。烦恼也比以前少一些了,对自己习气也知道了一点。因为贪爱的妙境少了,有利于静心思过,静心修学佛道,再加上住庙里,离上师更近了,上师戒珠融朗,凉以风仪,时常受上师有形无形的摄受。

去年上师为四众弟子讲了《事师五十颂》,对如理依止善知识作了解说,深感上师慈悲,使我这愚劣弟子能得缘,闻此殊胜之法。《事师五十颂》所说的是视师如佛,如理依止,观师的功德,观师对我们的恩德。上师的功德是教证圆满摄受一切众生,度众生不漏一众生,上师对我们的恩德是尽一切方便教化我们,使我们离苦得乐。记得有一次我坐禅,身体出了毛病,上师告诉我不要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坐禅,我因为贪坐禅味,对上师说:‘别人都在坐禅。’其意思是我也可坐禅。上师发出了狮子吼声:‘别人不知道,现在跟你说了,知道不知道?!’当时想上师怎么发怒了,但是心里确实也有点畏惧。接著上师慈悲地说坐禅要有两个条件,‘一要守戒,二要护法护你。’我刚皈依佛门不久,虽然不懂含义,静心想想也有道理,也就不坐禅了。过了一段时间身体也好了,此时感叹上师真慈悲啊!只要众生有苦难,就以大悲用善巧方法来为众生除苦。

《事师五十颂》说的是依止法,我们把善知识的教诫起药品想,把自己以病者想,这样会对法产生恭敬心。上师一再教诫我们要如理依止,要依止具相的善知识,善知识相是具戒、悲心、调伏等十相,对密宗再加‘内圆满十相’。《事师五十颂》说,要把具相上师当佛看。对于末法时代众生,佛只有显上师身来教化我们众生,上师以凡夫身来教化我们,会使我们感到上师与我们一样,成上师功德也不难。《事师五十颂》说上师的功德就是佛的功德,我们跟上师学就要学上师功德,如果我们得到了上师功德,那么离成佛也不远了。首先我们要把上师当佛看,因佛的功德易观,凡夫功德难观,这样通过观上师是佛,再推及到每个众生,观每个众生是佛,会对每个众生起恭敬心,对他人会起帮助心。上师经常说学佛的人要有慈悲心,对他人要有帮助心,戒是从佛的大悲心中流出。经过上师的慈雨的滋润,自己也渐渐知道了佛教思想最主要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使每个人都能离苦得乐,佛教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学了佛教在于社会实践,如果把众生都看成佛,以慈悲心对待他人,自己待人接物心情也平静多了,而且以帮助别人的心态出现时,才会体现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在受到上师的感化之下,在一次长江特大洪水及国家某些地区地震灾难中,自己也积极参与国家动员的抗灾赈济活动,多次捐物捐款,同时也受到佛法无边慈怀对我的恩泽。

\

一次,我在多宝讲寺比以往多呆了一些日子,感觉到浑身不适,痒痒的,原因是得了水土不服症。听这里的居士说,刚来的人会有这样的症状,有的人会发得很厉害。有一个僧人,看见我在浑身上下搔痒,说:‘感到身上不舒服吗?’走近我仔细一看,见我身上有许多小红点,说:‘这里湿气重,有些人刚来会有水土不服,吃点药会好。’我心想,在这里学法真不容易,各种违缘会接踵而来,是否能呆下去,颇为踌躇。我洗完衣服回寮房,一位居士对我说:‘刚才一位出家师父来找你,你不在,他把药放在这里了,这是他给你的药。’此时我心里感觉一股暖流而入,感叹著此地方跟外面世界就是不一样,人们没有自我,常常利益他人,自己生活经历中体会到学佛的人跟常人就是不一样,有一颗慈悲的心。

有一次我送日本友人去浦东国际机场返回时,上了机场巴士,售票员迎面走来,我掏衣袋准备买车票,突然觉得衣袋空空——忘带钱包了,钱包放在公司办公桌抽屉里了。我心里有点焦急,对售票员解释说‘我忘带钱包了,我把手表押在车上,改日再来付费,希望您能把我带出机场。’但售票员拒绝了我的请求。我一下子六神无主了,浦东国际机场是新建机场,离市区有四十公里路,唯有机场巴士通达。如要走到市区需要花一天时间。我无奈从机场巴士退下,在道旁忧愁著。忽然一辆车子向我徐徐驶来。我鼓起勇气问了一下:‘您是否可以把我带出机场?’司机和蔼地说:‘上来吧。’上了车,眼里出现司机慈祥的笑脸。我说:‘真谢谢您了。’他说:‘用不著,每个人都会有困难,这是应该的事。’此时我松了一口气。转过神来,忽然看到一位大肚的弥勒菩萨朝著我笑,在驾驶室有一尊菩萨像。我说:‘你是皈依的佛弟子吗?’他说:‘是。’我说:‘佛教是助人为乐的吧?’他说:‘是啊,这是一个佛教徒应该做的。现在社会上也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善待别人,何况一个佛教徒应该帮助别人的。’回味他的话,如果人人都能像他这样做,社会风气就会好转。人们互相帮助,尊老爱幼,互相礼让,断除烦恼,不看他人过失,以帮助心对待他人,体现佛陀的思想,做自我净化,国土自然净了。

对照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深感惭愧,‘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新的一年是新的开端,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事师五十颂》做镜子,经常照自己,观上师的功德,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以学修佛法的身口意供养上师。

编辑:小月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价重连城 价重连城

价重连城成语名称价重连城成语拼音jià zhòng lián ch...

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成语名称任人唯亲成语拼音rèn rén wéi qīn成...

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成语名称任其自然成语拼音rèn qí zì rán成...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成语名称仰面朝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cháo ti...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成语名称仰面唾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tuò tiā...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