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和学佛人说佛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13 09:29:33
为什么要学佛?大多的信众,是寻找一种能符合道德标准的精神依托,因为较常人看来,和佛菩萨关联最密切的,就是慈、善、悲(同情弱者)。所以说起佛教徒,世人通常的评价就是安分守己的好人,值得信赖的人。有没有个人的要求目的呢?我想肯定也是有的,许多人是图来世有个好结果,并希望自己的虔诚能给周围的亲情带来好运气。还有一种信众是把学佛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比起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比起自己在世上所拥有的一切,学佛

为什么要学佛?大多的信众,是寻找一种能符合道德标准的精神依托,因为较常人看来,和佛菩萨关联最密切的,就是慈、善、悲(同情弱者)。所以说起佛教徒,世人通常的评价就是安分守己的好人,值得信赖的人。有没有个人的要求目的呢?我想肯定也是有的,许多人是图来世有个好结果,并希望自己的虔诚能给周围的亲情带来好运气。

还有一种信众是把学佛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比起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比起自己在世上所拥有的一切,学佛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而,学佛是用整个生命在实践,他们甚至可以为此而放弃一切。这些信众对佛理比较专研,是佛教最主要的传承者。

从资料上看到,中国目前的信佛人数超过一个亿,如果留意一下每年正月初一寺庙的热闹状,哪怕是一个很平常的寺庙,这个数字是无一点夸大的。这是一道特殊的风景线。面对越来越模糊的主义类信仰,人类最基本道德在不断地流失,今天有点小钱的国民急需寻找一个精神依托,而近年寺庙的快速、畸形发展,刚好迎合了自古以来中国百姓崇信先祖,崇拜各路神仙的嗜好,实在找不出有比如此更好的环境和场所了。还是那句话,今天寺庙的“神佛保佑”,那都是和人类最亲近的神灵在劳动,神灵乐于帮助你,是因为神灵也在修行,她也要做好事,做善事,提高她的生命境界。如果真有神佛这样大面积地护佑,佛子们洗心革面地修行改造,2500多年以来的佛教国家,自为神州,神的国度,还至于落到像今天这样的窘迫,还至于在精神道德底线苦苦挣扎?

\

世界各主要宗教之间相互的非议是一直存在的,其中佛教给人最大的权柄就是人和神的串味,弄的自己也无法圆说。所以,本文在开始就把人间佛和神佛作区别对待,应该是揭示了佛教原本的客观面貌。

神佛离我们很远,修炼成神佛是我们的远大目标,这个远大目标一定要有,它会使我们认识到人生是苦。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无法生起出离心,因为出离心是基于对苦的认识而产生的:三界如火宅,只要在三界轮转,就无法摆脱痛苦的煎熬。所以,出离心是解脱的基础。而现在大部分学佛的人都缺乏出离心。修行要从出世到入世,没有出世的基础就没有资格谈入世。如果我们没有出世的超然,一旦入世,往往会迷失方向。近代不是在提倡人间佛教吗?人间佛教的前提就是首先要有出世的远大目标。。

“阿含经”告诉我们: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佛陀是以人的身份成佛,而不是以天人的身份得道。天上的人太享乐了,他们无法体会痛苦,也就没有修行的动力。而不修行就无法开发智慧,更谈不上解脱。智慧、解脱、真理都在人间,而不是在天上,这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区别。因此,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学会做人,佛法修行的基础就是做人。

太虚大师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偈子,是关于成佛与做人的关系:“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佛陀代表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太虚大师进一步告诉我们,成佛并没有离开做人,人格彻底完善之后,修行也就成就了。

人间佛教告诉你的就是学做人间佛。它对当今人类来说,具有很现实的意义,符合现阶段人类的需要。可能有些人会感到很失望,他们接受不了佛陀也会有背疼这样的事实,他们对佛的理解就是能够飞来飞去,五眼六通到极致。原始佛教在汉地不太受青睐,我想这可能也是其中的原因吧。

神佛和人间佛是二类完全不同性质的生命体,一个应对的主要是无形的“道”世界,另一个应对的主要是物质的“器”世界。佛陀的伟大,首先她是一个科学家,她从事的是生命实证科学,实验室就是自己的身体,她从观察身体这个一,推算到了宇宙的一切,她以人间佛的身份,推算到了神佛的世界。中华文化第一古典“道原经”上说:“明者固能察极,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是谓察稽知极。”意思是说,天目强者固然能察到宇宙深处,知道一般人所不知,信服的是一般人所不能求到的,这是考察到相当宇宙层次的人。佛陀就是明者这样的人。

中国古来有句话:佛道神仙都是人来做。怎么做?走人间佛之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初始可用世间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要求做人,比如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仁,就是要有慈悲心;义,就是要有德行;礼,就是要循规蹈矩;智,就是要用智慧指导生活;信,就是要有信誉,要言行一致。和世间的德行相比,佛法中也有类似的教导,佛陀要求我们遵循的五戒十善,就是人天乘修行的标准。

有人会认为这是在学雷锋呢,现在的人类就是这个状态,不信可同时办二个讲堂,一个讲佛法解脱,一个讲佛法养生,恐怕前者没几人,后者数不清。为什么大部分的人,在学佛、学道的过程中间,并不想进入“解脱”的状态,他主要是祈福。对不对?然后希望到道场里面去被灌顶、加持一下,或者是行善、布施来积点福,能够今世活的长一点,来世能够活得更好。他只有“退而求其次”地去求取所谓的福报、功能;而不能真正地在心底深处,去下实修的功夫,因为实修的功夫是违背人性的,最后的阶段是教你做不成人的,所以就出现一些人去做苦行僧,千万可不要去笑她们。

从人间佛走向神佛,实际是一项十分艰巨困苦的选择,是从人性走向佛性,完全不同性质的变化,她决不是像我们平时所认为的那种简单的精神境界的升华提高,她要求你彻底抛弃人的属性,什么姓氏、家庭、亲情、钱财这些人性的东西,都将成为随生命流转业力中的历史印记,不会再让它结出人性的果实。在佛性的层次上看人,人是负有原罪的,所以才在六道中轮回。不是有人批评佛陀、弘一法师不讲人情吗,你看到的只是现在的亲情,她们看到的是和人人都有情,再往前看,还都是从一个爆炸点出来的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建立人间净土,只是相对高境界的人间社会,神佛层次的人间净土是不可能有的。佛陀伟大的本愿就是在于净化人间,期将娑婆秽土转化为清净国土,真到了哪一步,净土根本就不会有人类的存在,何谓人间?

那么,神佛是否我们的终极?神佛仍处于二元世界,就不会是终极,终极一定是绝对的,神佛的涅槃才是终极。在“杂部经”里,有问佛陀:涅槃的作用或目的是什么?佛陀回答说:“罗陀啊。这问题无法获得其结果,是没有意义的。修习梵行就是以涅槃为其目标,为其进入绝对真谛的最后关口、为其最终目的。”终极是不可思议的。

依笔者的看法,我们可以有终极的目标,虽然说一旦有了目标,就会容易产生二元对立,但是,如果你连这个目标都不给自己,你连这个提醒都不给自己,那你只可能活在一个散漫的妄念之中,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觉醒。所以至少这样一个最后的提醒、最后的一个刻意,还是必要的。

事实上,到达终极是件毫无一点意义的事。如同我们玩游戏一样,最有刺激的是开始到终极前这段过程,一旦玩完了,你还会感觉到有激情存在吗?所以说,这个最后的绝对目标实际是在消灭目标,是原地钉钉,什么也没得玩了。生命(灵魂)从此终止,“源出于道,复归于道。”

我们在说到因果、业力时,经常会提到共业圈,这个共业圈就是根据“物以类聚”的原则形成的,她们都彼此有比较相近的意识愿望,有过类似的业力,走到一起来了,各个世界的组成,灵魂群,包括地狱等等,都可以看成是共业圈。

\

在修炼界,根据修炼方法的不同,功理见识的差异而形成了种种的门派,历史以来,这些门派不仅在世间得到了传承,逝去的祖师、先师们的灵体亦在各个层次的空间形成了自己的共业圈或称为世界,这些门派的弟子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往往会得到先师们的加持和栽培,这就是修炼过程中外力的作用,这对于后来者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也是大都修炼人乐于加入各种门派的主要原因。提倡一心念佛的净土宗就是典型的例子。不过派内的门规戒律对弟子也有很大的约束。记得有不少资料记载有的修炼人在渺无人烟的境地长寿达几百岁,很使人羡慕,却不知这些早该入仙班的修炼人迟迟弥留人间,其实曾犯有违背门规戒律的先例,先师将其挡在门外而已。

真正的大成就家往往是无门无派者,她们博学众长,集思广益,不受门派的约束,更敢于创新,成功后大都成为一代宗师,如佛陀就是典型的代表,不过这对个人的素质要求非常高,最后无功而返者比比皆是,青史留名的难有几人。

时下很多人学佛大多谈神通感应,和自己的身心毫无瓜葛,就算能通天遁地,也无法灭除自己的烦恼,如此学法又有何益?“金刚经”说过:“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法是心法,修行即修心。学佛的重点是随时观照自己的念头,改变自己的意识,安住自己的心。佛陀告诉我们: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本文对烧香拜佛的行为进行的评判,可能会扫了一些人的心情,其实不必太介意。烧香拜佛、经忏佛事等等,作为学佛人的修行功课是看错了方向,不过对于一般佛教信众来说,其做法还是十分有意义的。笔者有个建议,求列祖列宗、故人福荫保佑的前提,最好是先做一些忏悔、赎罪,西方宗教特别注重忏悔、赎罪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这么说,后人对先去的故人永远是存在愧疚的,想想父母,想想爷爷奶奶等长辈生前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是如何作了回报,我们是否又做过一些不该做的事……。总之,我们首先是请求原谅,求不要对我们惩罚,然后才是其它的。说实话,在现实生活当中,活人受亡灵报应的事是很多的,只是许多人不信而意识不到这一点,即使有所意识,往往也难以启口。

先灵既然可以实现保佑,当然也可以实现惩罚。笔者家庭也经常给过世的父母做佛事,我们都十分后悔,深深地忏悔。今天我们的日子确实比过去好了许多,可是,把我们辛苦养大的父母却没有等到这一天,就远离了我们。我本人并不相信有什么披头散发的鬼存在,但我深信父母的英魂一直存在,能读懂我们今天的心思,她们一直就存在无形世界里,更可能就存在我们的业力印记之中。大家都看到,连最铁杆的无神论者都对着纪念碑在深深地鞠躬,何况是深信来世因果的信佛众生。不过笔者还是希望信众能多学佛理,走真正的学佛修行之路。

学佛能给我们变出一堆金钱吗?能给我们变出一幢房子吗?能给我们变出一个家庭吗?都不能。那么,为什么要学佛呢?

学佛的意义在于:在开始阶段,佛法可以给我们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念,依法修行能使我们培养健康的心态。所以说,学佛是为我们的幸福人生服务的。

在中间阶段,学佛能使我们将眼光放远,不仅从现世的生命着眼,更考虑到未来的命运。不仅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精神意识境界,更要做到用慈悲待人,通过学佛,完善并提升我们的生命素质,按佛陀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在最后阶段,学佛能使我们今生的凡夫,解脱人生的一切苦厄,来世成为高级生命体的神佛,创造自己的清净国土。

佛教在开创的初期,在印度就被视为邪教对待,因为佛教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与当时的等级分明的奴隶社会体制格格不入。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历代最强大的王朝都和佛教的兴盛息息相关,可是为什么又不能持久呢?因为统治阶级只是把“人人平等”当成了一种谎言蒙蔽百姓于一时。如果今天的中国能是“人人平等”,哪怕是相对世界别国的平等,中华神州势必会成为引领人类世界的人间乐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古诗原文[挑错/完...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解...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古诗原文[挑错/...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