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关于财富的随想_1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9-24 09:34:22

\

  财富不仅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富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我们的人生态度。  在学佛以前,听说香港片《霍元甲》中演霍元甲的那个人出家了,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粗茶淡饭足矣!”我听了很感动,且回味体验了许多年。后来开始学佛,也是用这句话来构筑自己的价值观。我坚持吃长素,喝很便宜的茶,穿着也尽量简朴。细细体会粗茶淡饭的人生,很有一番滋味。  外国有位学者通过计算发现:人类只需现有物质财富的几十分之一,就完全可以幸福地生活。我觉得,这其实是人类学的大问题。我们整天说自己穷,并为这种贫穷的感觉而痛苦,到底是为什么?西方理论界提出了“异化”的概念,认为这是“后工业社会的异化”。也就是说,现在的许多消费都是异化的,所谓的物质消费其实是心理消费,而所谓必需性消费其实是奢侈性消费。  我们常常笑话孩子玩许多没有意义的玩具,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沉溺于种种玩具中呢?反思中国二十年来流行的消费时尚,从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到VCD、DVD乃至家庭影院,每一样都曾经让我们趋之若鹜又弃如敝履。我们拼命追求的这些,难道是我们的真正需要吗?如果是,为什么它们会那么快地失去作用,那么快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现在很少有人再听收音机、录音机了,甚至VCD、DVD也不再让人感到兴奋。现在人们梦想的是家庭轿车,好象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交通不便。  这就是成年人玩过就扔的大玩具。这就是社会学家所说的“消费的异化”,这种“异化”消耗了多少资源?浪费了多少财富?消耗了人生多少宝贵的时间?现在流行一个绝妙的词:“发烧”,实在是一针见血--因为没有理智和智慧而处于病态之中。  从个人角度来说,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我们不妨看看今天的社会现状:震耳欲聋的现代音乐,已使现代人感到麻木而迟钝;目不暇接的山珍海味,已使现代人感到无所适从;而高度的物质消费,更使许多现代人变得精神空虚,只知一味地追求刺激。这是一个老子所说的“人心发狂”的时代,一个可怕的时代。  人的各种感知、享受,实际是由主体(人自己)和客体(被感知的客观事物)共同决定的。如同改进收音机的接收效果,或者加大外部信号的发射强度,或者提高内在的接收灵敏度。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人类。我们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为什么不改造自己的心灵世界,提高我们的“接收灵敏度”呢?美好的事物都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受不到呢?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总是苦苦地“外求”,而不考虑“内修”呢?  从社会角度来说,“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短短二百多年,人类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和利用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可人类“解放”了吗?“自由”了吗?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产业革命迅速打破了国家间的力量平衡,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势能”,又演变为“动能”——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连连发生的“2.5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革命的、进步的人类文化吗?事实上,它只是使人类变得更加疯狂,使人类更加信奉“弱肉强食”的“动物法则”。   曾几何时,“竞争意识”已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不能否认竞争带来的活力,但盲目强调竞争,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因为过度竞争必将激化人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必将造成资源的快速枯竭,造成环境的急剧恶化。竞争的哲学来自于“动物法则”,即“丛林法则”或“社会达尔文主义”,这其实是一种极端片面的哲学思想,其结果只能加速人类的毁灭。实际上,“生物达尔文主义”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而“社会达尔文主义”更是十分荒谬,它只是建立在自我利益上的短期行为。在生物界,竞争现象确实存在,但共生现象也同样存在,而一些人却把竞争无条件地抽象成为自然界的“绝对真理”,只字不提共生现象的存在,其目的无非是为了粉饰掠夺和屠杀,为强权寻找美丽合法的外衣。   无休止的竞争,更使现代人的生活变得高度紧张。即使在和平时期,有多少人能好好地品味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心灵被这样或那样的烦恼所占据。当我们发明了机器,并用机器来组织、构造现代社会时,自己也变成了这个机器系统中的一个小小齿轮,只能迫不得已地随之运转,“自由”何在呢?这里是“信息爆炸”,那里是“金融危机”,我们何时能真正静下心来?何时能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祥和心境?   万物都是相互制约的。如果一个单元不受限制地生长并扩张,那是癌细胞的特征。当癌细胞把肌体破坏之后,自身也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结果只能是同归于尽。所以说,人类要幸福平安地生活下去,就必须知足而有所节制,必须考虑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对于财富,我们应该从古代哲人的思索中去寻找答案,那里有着关于和谐、中庸和天人合一的法则。我们也应该从佛教的智慧中寻找答案,早在两千年前,佛陀就为我们讲述了如法求财的种种方便,更为我们讲述了因果之理、缘起之法和中道的人生哲学。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成语名称仰面朝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cháo ti...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成语名称仰面唾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tuò tiā...

任其自流 任其自流

任其自流成语名称任其自流成语拼音rèn qí zì liú成...

价值连城 价值连城

价值连城成语名称价值连城成语拼音jià zhí lián ché...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