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标题

佛教科学论 — 人死并非如灯灭

来源:金刚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9-08 09:35:14
佛教科学论 — 人死并非如灯灭

  佛教科学论 — 人死并非如灯灭

\

  第三章 轮回与因果  人死并非如灯灭  在大乘佛法的显宗,是将整个生命与物质的存在分成胜义与世俗两个层次。胜义即是最本质、最真实之义,它已超越了世间语言所能描述的范畴,也是人们修行、实践所要达到的终极境界。世俗层次是人们所能感知的表层境界,在这境界中,有我们熟悉与并不熟悉的种种现象,大至神灵、三千大千世界,小至蝼蚁、微尘不等,因果缘起、六道轮回(包括天道、阿修罗、人类、旁生、饿鬼及地狱众生)等即是佛陀所揭示的这一层面上的真理。现代科学所致力研究的,正是这世俗范畴中的部分内容。
  科学家们有著为世人所敬仰的注重实践、孜孜求真的崇高精神,但在佛教界看来,还存在著研究思路的封闭、实验方法的单调等弱点,致使直到今日,仍有许多重要的领域一直是科学无法进入的神秘地带。可喜的是,现在已有许多科研成果在某些方面已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致使原只是佛教独有的一些领域内已印上了科学先驱者们清晰的足印。比如,通过研究,他们已逐渐认识到,人死并不如灯灭,还有一个世俗间所谓的‘灵魂’——佛法中所说的心识,在延续著人的生命,这种心识恒时存在。
  许多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为我们讲述了不少关于灵魂方面的事例。对濒死体验经过了五十年的研究的威廉·巴雷特主张:‘灵的世界确实是存在的,死后仍是活著的,而且死者可以和我们的世界通讯联络。’现在国外已把濒死体验研究列为生命科学中最前沿的学科,还成立了世界范围的‘濒死体验国际研究协会’,收集了大量有关灵魂存在的生动事例。蜚声全球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在1918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有过类似的体验,当时一枚奥地利人发射的霰弹在他身旁爆炸,他感到灵魂或其他的什么从身体中抽出,就像捏著丝巾中的一角,把丝巾从口袋中拉出一样。灵魂四处飘荡,然后回来进入身体,他就活过来了。他后来把这个体验写进了他的名著《永别了,武器》之中。
  又佛经中指出人在临终等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见到尚在中阴等状态中的过世亲人、仇敌等等,有时是因为这些亲人、仇敌对他尚有贪嗔的执著,故能相见,有时是因为自己在中阴等状态中的心识,化现成自己所熟知的人的形象。比如蒋纬国先生在晚年病重时,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早已过世的父亲蒋介石、国父孙中山及戴季陶等长辈前来探望,还见到了白衣观音。在接受台湾《时报周刊》记者采访时蒋纬国先生说:‘当然你们一定会说这是一种幻觉,但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也无从证明,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一清二楚的,确确实实的。’
  在佛教教典中,对‘灵魂’有著详尽、清晰的描述,上述濒死体验中的灵魂,非常接近佛经中所说的‘中阴身’,即众生从一期的生命终结时到下一期生命开始之间所经历的过渡阶段。在藏传佛教中,有一本极为重要的经典-《中阴救度经》,经中具体介绍了中阴身所需经历的种种状态,并且指导中阴身在所处的状态中如何运作,以实现对轮回的超越,回归到至真的法界中。因此藏族便有在亲人亡故后都要请僧人念《中阴救度经》以超拔亡者的习俗。佛教经典中描述众生进入中阴状态不久,便会经过一段黑暗时期,尔后见到各种光明现前,这已被许多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所证实。
  现在科学家们已承认在人的身体之外,独立存在著一个心识。如1963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爵士艾克理说:‘人体内蕴藏著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1981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史柏理博士也说:‘人的自我是一种崭新的或必要的非物质。’这在生理科学上也同样得到印证,加拿大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潘菲特博士也认为人类并不仅是只有物质的躯体,必然兼有无形的非物质灵魂。我们知道,佛教经论在论述世俗方面,指出众生正是以非物质的我执心识为因,而漂流于三界轮回的。只有到证得最终的解脱果位时,心识才会全然转化成胜义的智慧。虽然现在科学仍在飞速发展,但这些理论还是经受住了考验,诚如英国基勒学院的麦楷博士所说的那样:‘至今仍无一种已知的学说足以推翻艾氏与史氏两人的“生物有灵魂”理论。’  ——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承鼻息 仰承鼻息

仰承鼻息成语名称仰承鼻息成语拼音yǎng chéng bí xī...

仰观俯察 仰观俯察

仰观俯察成语名称仰观俯察成语拼音yǎng guān fǔ chá...

价增一顾 价增一顾

价增一顾成语名称价增一顾成语拼音jià zēng yī gù成...

价等连城 价等连城

价等连城成语名称价等连城成语拼音jià děng lián ché...

价廉物美 价廉物美

价廉物美成语名称价廉物美成语拼音jià lián wù měi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